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建立于2000年3月。当年初,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当时下发的文件精神,同时配合院系调整,在原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的基础上,整合相关教学及研究力量,组建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同时申报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截至2010年年底,此中心有校内外专兼职研究员27人,分别承担了中心20项重大课题以及多项其他课题。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建立于2000年3月。当年初,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当时下发的文件精神,同时配合院系调整,在原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的基础上,整合相关教学及研究力量,组建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同时申报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年12月,申报获得教育部的批准。

此研究中心建立10年来,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精神,坚持以搞好科研为重心,以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为前导,以争创国内以至国际一流为目标。在科研体制上努力创新,带动和促进国内东方文学及东方学的学科建设,尤其在中心重大课题的设计上注意拓宽研究领域和体现新的研究思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东方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交流平台,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一、总体情况

此研究中心现有古代文学与文献、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文化与综合研究四个研究室,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行政办公室。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此中心在人事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和全员动态管理,现职的所有研究人员均在中心承担有各类正式立项的研究课题,按照“带(给)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要求进行聘任,并与中心签订有相应的聘任合同。截至2010年年底,此中心有校内外专兼职研究员27人,分别承担了中心20项重大课题以及多项其他课题。

从学科性质讲,东方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基础研究,因此,此中心科研工作的方向主要瞄准学科前沿,包括出新成果,在学科上填补空白,在理论上争取有所创新。此中心10年来组织实施的重大课题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学科研究中过去注意得较少,国内研究比较薄弱的题目。在重大课题的设计上,此中心注意拓宽研究领域和体现新的“大文学”的研究思路,把语言、文学、文化以及历史的研究融为一体。10年来,此中心共申报和获批20项基地重大项目,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共20余项。

此中心的建立,为一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机会。中心成员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以及所获的奖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骨干撰写和获得的。此中心还通过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等办法,力求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努力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的人才。此中心根据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知识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利用各方面的条件,选派本科、硕博士生赴对象国以及欧美、日本和港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学术交流。此中心定期编辑出版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东方研究》、《东方文学研究通讯》已经成为国内东方文学研究界发表成果与交流信息的重要学术平台。

此中心自建立以来,先后召开过多次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同行学者来访,也多次派出人员参加国外或境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或做学术报告。此中心在2008年5月和2009年1月分别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默克和大江健三郎来北京大学作讲演。此中心也邀请过欧美、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一些大学,其中包括著名的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维也纳大学等海外学者来讲学共50余人次。同时,此中心还接收过4名印度的高级访问学者来做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此中心在2009年、2010年两年的暑假期间连续举办了两届东方文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为提高国内高校东方文学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培养人才发挥了作用。此中心成员也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此中心主任王邦维在2007年应印度政府的邀请,作为国际顾问,参加在印度重建那烂陀大学的工作,目前是那烂陀大学董事会成员。2010年12月,王邦维随同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并出席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印文化界高层人士座谈会。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0年来,此中心成员以唯一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包括专著、译著和编著)共有92部,论文600多篇。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代表国内研究东方文学的前沿水平,在国内比较文学、民间文学、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心人员完成的论文中,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英、美、德、法、日、印度、荷兰等国的学术刊物或出版物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此中心在国际上的影响。

此中心成员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的奖项有:仲跻昆的《阿拉伯现代文学史》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郁龙余的《梵典与华章》、陈明的《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分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张玉安、裴晓睿的《印度的罗摩故事与东南亚文学》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陈明的《殊方异药:出土文书与西域医学》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玉安、陈岗龙主编的《东方民间文学概论》和李政的《赫梯条约研究》分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方汉文的《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册)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总结1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此中心的体会是:走有自己特色的学术研究之路,即坚持以研究对象国的语言文献为基础,综合开展文学、语言、文化和宗教乃至历史的整体研究观念,不追逐时髦,强调文本细读与研究的深入和透彻。此中心重视对原典文本,特别是东方非通用语种的文学文本的翻译,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此中心倡导“大文学”研究,强调古典与现代并重,将古典研究与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综合起来,特别注重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运用比较文化学、民间文学、宗教伦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东方文学的研究。在文学文本分析的同时,也努力加强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黄宝生的《梵语诗学论著汇编》

本书是基地项目“东方古代文论史研究”的成果之一。书中汇集了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印度古代文学理论史上10部梵语诗学名著,所有翻译均译自梵语原文。对于梵语诗学著作中的一些难点,译者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2.仲跻昆的《阿拉伯现代文学史》

全书对阿拉伯世界各国现代文学的渊源、流变、现状、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诗人及其代表作都作了详略有致的分析和介绍。此书是国内第一部综合性的阿拉伯文学史著作,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3.张玉安、陈岗龙编著的《东方民间文学概论》

全书四册,是基地项目“东方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书中运用东方国家20多种语言的第一手民间文学资料,对东方各国民间文学进行系统描述和理论阐述。本书荣获北京市第十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十二五”的发展思路

1.鉴于过去10年中课题的设计基本具有大型化特点,“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继续保持已有的研究特色,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对以往一些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增加一些更加前沿的研究领域

未来5年,作为此中心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有:

(1)东方文学经典的翻译和研究。原文经典的翻译与研究一直是此中心科研重点,也是研究优势之一,因此将继续加强东方文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

(2)东方文学的跨文化研究,包括“东方文学中的宗教与东方宗教中的文学”、“东方传统:文学、表演与图像的关联”、“东方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等课题。

(3)东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包括“东方文学作品的跨国跨区域流传与比较研究”、“东方民间文学的深化研究”等课题。

(4)东方文学的前沿研究。此中心将强调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的创新,关注以往为学界所忽略或成为学界关注盲点的领域,用比较和交叉的学问意识和方法论做出具有原创造性的研究,发掘新材料,从而推动东方文学的前沿研究。

2.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争取与世界各国包括对象国的学者及学术机构建立持续有效的合作关系

此中心将鼓励自己的研究人员走出去,在国际学术界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