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教知识内容到教思维分析方法

由教知识内容到教思维分析方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这些在教材中往往不容易直接看到,但它们常常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典范,是学生最需吸收的精神养料。由此可见,“纵”“扑”应该是葛朗台的本能反应,他对金子的占有欲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因此教学经典文本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方。

第七节 由教知识内容到教思维分析方法

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我们知道,教材的编写因为要受到书面形式等的限制,总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当教材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把学科知识内容固定下来时,它必然省略了隐含在其中的、有丰富内容的思维过程,这样就带来一个矛盾,即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形式上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或论证,这也就是说,以书本(教材)形式出现的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内容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和说明的表述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入进去,挖掘和揭示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如数学中的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证明的;语文中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是怎样体现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表达中心思想,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要用某个词,而不用其他同义词。这些在教材中往往不容易直接看到,但它们常常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典范,是学生最需吸收的精神养料。

潘新和教授曾提出,理想的文本解读“要还原到言语生命体中,破译他的遗传密码,感悟文字背后的一个独特的言语生命存在,从中汲取言语生命的智慧和能量,以滋养、激活自身的言语生命”。

如教《梅雨潭》一课时,对“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儿,不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这句话中的“扯”字,一位语文教师就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懂得作者用这个“扯”字的匠心:这里的“扯”字用来描写水从上而下,撞击在岩面的石头上,被分成了几绺的情景。这个“扯”字用得极为准确,极为传神,作者不用“分”,也不用“撕”,而选用“扯”,与“绺”搭配用以体现瀑布冲泻下来的巨大力量,极形象地表现了瀑布被山岩石块分割后的壮观景象。显然,只有展开作者这一潜在的思维过程,学生才能理解并欣赏作者用词的匠心所在。

有人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思考。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路,并和作者一起思考,能根据作者思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和文句的言外之意。如《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词意矛盾,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隐含意义。像孔乙己这样身份低微的多余人,死于何时何地何因,无人关心,无人知晓,所以说“大约”死了。又从他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和掌柜后来不再提起他,“我”也没有看见他,推断他是“的确”死了。特别是因他欠十九个钱,而唯一记住他的掌柜最后一次把记账的粉板取下,把他名字擦掉后再也不提起他,更是表明这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已经消失。文句的言外之意无穷。这样理解,“大约”和“的确”不仅不矛盾,而且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案例1:“纵”“扑”两个动词的精彩解读[1]

《守财奴》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学生阅读时一般都认为这几句文字浅显,一看便懂,没有值得深究的地方,因而不大重视。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这样引导学生来理解——

师:“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句话中的“纵”“扑”两个动词,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老虎。

师:对,是形容老虎的,这两个动词写出了老虎扑食婴儿时的迅猛。那么用在葛朗台身上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文已经提到,此时的葛朗台“刚刚跨到七十六个年头”,是一个十足的“老头儿”,而76岁的老头儿一般是不可能有如此敏捷的动作的。

师:看来“纵”“扑”两个动词用在葛朗台身上确实不太合适,可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不是,应该合适吧?

师:为什么?

生:表面看来,这两个动词用在76岁的老头儿身上不太合适,不过仔细想想,这是用在葛朗台身上,他有如此不正常的举动,完全是因为看到了金子做的梳妆匣。因此,从这两个动词中,我们看到了他为了金子可以不顾一切的性格,可以说,这“纵”“扑”恰恰表现了葛朗台对金子的强烈占有欲。

师:有道理!两个看似不合适的动词其实蕴涵着作者的良苦用心。下面请大家进一步思考:老虎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生:应该是在看准了猎物的情况下。

师:那“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时,他清楚梳妆匣里是什么东西吗?

生:从下文“什么东西?”一句可以看出,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也说明他当时根本就没看清楚。

师:对,葛朗台在没看清、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眼前金光一闪,便做出了近乎疯狂的举动。如果他知道里面装着两斤重的金子,真不知道他会有何种令人惊骇的行动。由此可见,“纵”“扑”应该是葛朗台的本能反应,他对金子的占有欲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正如作者所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嗜财如命的人。

看似不经意的两个动词,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看到了人物的内心本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容易忽视一些文字浅显却大有深意的地方。而经典文本往往以浅显的文字来彰显其魅力。因此教学经典文本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方。

案例2: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2]

教《秋天的怀念》时,窦桂梅老师独具慧眼地抓住了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于是,她把“好好儿活”作为了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围绕着“好好儿活”,窦老师的课堂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因为不想“好好儿活”,我暴怒无常、伤心欲绝;因为想我“好好儿活”,母亲痛楚隐忍、苦苦恳求;因为践行母亲的遗言,我与妹妹决意要“好好儿活”。她带领学生置身于用泪水与歉疚写成的文字中,深情地朗读,深刻地体验,动情地畅谈,并且演绎开去,在引用了一组来自《合欢树》、《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病隙碎笔》等关于母亲的文字来印证作者“好好儿活”之后,她让学生畅谈“好好儿活”的意义,从而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这个“密码”的发现与演绎比之通常意义上的“母爱”主题,无疑有着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含义。可以这样说,这堂课的文本解读为文字找回了生命气息,让学生倾听到了文本背后的生命足音。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题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当前语文教学最缺少的正是课堂中的生命气息:文字是文字,教师是教师,学生还是学生,三者不能有机地融合,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对文本反复地研读与琢磨,从发现和破译文本密码开始,建立多向的教学对话,倾听来自文字背后的生命足音,才能教给学生真正的思维方法。

案例3:“颗”和“棵”[3]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生字(课件出示“颗”),仔细观察,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生:“颗”字左边一个“果”,右边一个“页”,合起来就是“颗”。

师:“颗”有一个好朋友(出示“棵”),比较一下,它们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生:它们都有一个“果”字,“颗”的偏旁是“页”,“棵”的偏旁是“木”。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里有一道练习题,你们能把“颗”“棵”填入其中吗?

出示:一()松树 一()白菜

五()葡萄 一()小草

两()星星 四()花生

生说出并齐读。

师:我们来把这两行重新排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植物就用“棵”,而颗粒状一个个的东西就用“颗”。

生:看来颗粒状的、一粒粒的东西就用“颗”,树、草等植物就用“棵”。

师:是啊,葡萄、星星、花生这些都是颗粒状的东西,我们都用“颗”字来表示了。看老师来写这个字(示范写后,生描红练习)。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点,教师不仅注重了生字词的教学,而且对字词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这一环节里,教师没有满足于让学生用“拆字法”记住“颗”的字形,也没有简单地告诉“颗”的用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己找出“棵”与“颗”的用法。这种让学生自由观察、自由分析、自我发现的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