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霖混龄”课程的教育方法

“依霖混龄”课程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霖混龄”课程课题研究组很重视对儿童社会实践课程的研究,因为它是“三学”领域中“四大板块”学习的补充,是幼儿园为教育培养“完人”作准备的素质教育。梁志楽教授在《现代学前教育》中谈到的五种德育方法为“依霖混龄”课程在研究中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依霖混龄”课程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育方法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手段,它更关注方法是否适合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达到既定的目标。

“依霖混龄”课程的教育方法有如下几个要求:

(1)所选用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混龄或者异龄儿童现有的水平。

(2)所选用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宜于教师家庭共同使用。

(3)所选用的教育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适宜。

(4)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解释、说明。

(5)教师是否对怎样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6)教师在选择何种教育方法时考虑到儿童是否喜欢,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7)教师在选择运用教育方法时是否考虑家园共育,共同陪伴儿童。

(8)教师选用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不同的学习特点。

(9)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是否考虑混龄儿童之间互动的空间,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10)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是否考虑儿童的创造和创新的天性。

教无定法,混龄教育中的教育方法要比传统的同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一般情况下混龄活动中教育方法按其活动组织形式可分为“一家人”活动、同龄儿童小组活动、同龄儿童集体活动、异龄儿童小组活动、异龄儿童集体活动、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区域“一家人”操作活动等等,活动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按照内容来考虑哪一种形式适合3—6岁儿童一起活动或不适合一起活动。

如果按照儿童个别教育学习模式还可分为直接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模式、儿童中心模式。

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教育方法、特殊教育方法。一般教育方法是指对普遍大多数儿童在大多数情况、场合下均可实施的教育方法;特殊教育方法是指对个别儿童,个别场合、情况下采用的教育方法。

按其层次水平可分为原则类教育方法、具体教育方法;按其教育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智育方法、体育方法、德育方法(社会性培养教育方法)、美育方法等。

(二)社会性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依霖混龄”课程课题研究组很重视对儿童社会实践课程的研究,因为它是“三学”领域中“四大板块”学习的补充,是幼儿园为教育培养“完人”作准备的素质教育。梁志楽教授在《现代学前教育》中谈到的五种德育方法为“依霖混龄”课程在研究中提供了重要启示。他在该书中指出,目前理论或实验研究已证实,有五种儿童德育方法是卓有成效的:

1 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

杜斯等人(Doise,Muwy,198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所提出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认为,儿童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或观点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在解决冲突时,儿童不仅要考虑自己而且还要考虑同伴的行为与观点。这样,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导致儿童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诱发社会认知冲突的客观情境,并且不急于向儿童陈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这样迫使儿童在争论和辩解中、在社会认知冲突中去主动探索、寻求正确答案。

2 移情训练

移情,亦称情感移入,是个体的一种重要心理特征和内在过程。通俗地讲,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美国费希巴克(Feshbach,1980)设计的“学会关心移情训练方案”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韩兰、琚贻桐(1991)自编了“幼儿移情——亲社会行为系列教育活动”方案。该方案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成套移情训练方法,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训练技术简便易学,教育活动实用性强。

3 角色扮演训练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地位和所处情景,遵循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儿童角色扮演训练的主要手段就是角色游戏活动,即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从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道德规范。角色游戏是儿童期主要活动,是儿童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儿童一日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4 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又称“价值观辨析法”,是由美国价值澄清学派代表人物拉斯(Lewis Raths)在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把道德教育与儿童需要相联系,让儿童在活动中直接思考一些价值选择的途径,使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周围的人产生积极态度。其实质就是让儿童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审查自己的行动,分析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揭露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与别人进行价值观念的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行事。该方法能够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具有简单、灵活、生动有趣等特点,是当前对儿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5 去自我中心化教育活动模式

儿童期道德发展实质上就是从自我中心道德向社会化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道德实在和客观责任感等儿童期特有的道德发展现象,都是儿童自我中心化思维的产物。儿童道德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使其从自我中心走向社会中心,促进其去自我中心化。梁志楽(1991)等人设计并提出了儿童德育的去自我中心化教育活动模式,根据儿童情感认知系统交互作用和发展的规律,综合运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社会认知冲突训练、价值澄清法和社交技能训练等多种德育技术。

(三)问题行为的教育干预、矫正方法

“依霖混龄”课程课题研究中遇到3—6岁不同年龄儿童在一起生活学习,互相影响的空间增大,尤其对小年龄儿童来说,大年龄儿童就是他们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往往胜过教师的说教。

1 强化法

强化法的教育方法,能够起到“大带小,小促大”的教育效果。强化法可分为几种:正强化法、负强化法、间歇强化法。正强化法也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它是指当一个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概率会升高。

强化物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消费性强化物,指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2)活动性强化物,指看电影(电视)、看画册(小书)、过生日、郊游等活动。

(3)操作性强化物,指玩球、涂颜色、绘画、跳绳等。

(4)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儿童可拥有享受的东西。

(5)社会性强化物,指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

正强化的操作程序和操作原则为: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行为应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控制的、可评价的。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考虑到个体差异。

(3)正确实施正强化。强化时告诉儿童某种具体行为引起强化。

强化法是一种基本的教育方法,如代币法、表扬鼓励、期望法、暗示法、惩罚法、行为塑造法等常用的教育方法均是以强化为基础的。

2 模仿、榜样法

在行为改变策略上,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是相当有效的。模仿就是通过观察别人做某些事,看到这些行为的结果,导致本身行为改变后通过模仿可以增进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效果:

(1)习得新的行为。通过观察榜样,学到新的行为。

(2)强化已有的行为。学习者已具有该行为,但频率不高,通过模仿增强该行为。

(3)解除抑制行为。指学习者看到榜样的某种行为征兆未遇到惩罚,致使该行为表现增多。

运用模仿也可减弱行为,主要有:

(1)抑制行为。学习者看到某种行为会受惩罚。

(2)不相容行为。学习者模仿好的行为就放弃不相容的不良行为。

模仿疗法有四种基本类型:

(1)电影、电视或录像模仿。

(2)现场模仿。

(3)参与模仿。

(4)想象模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