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助学制度分析

国家助学制度分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国家助学制度主要采取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把日本作为例子,具体观察国外国家助学制度的实践。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中心。第十一章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特征。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来自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的惜贷,而商业银行惜贷又来自于贷款学生拖欠还贷率高和总体受益率低。

建立在上述研究目的和分析思路的基础上,本书从把国家助学资金作为保证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性和公平性的一种方式出发,比较分析政府在中日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国家助学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本研究共12章,分三部分。三部分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以第三部分为中心。

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具体分为两章(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章探讨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和公平标准;第二章总结世界各国的大学生资助,尤其是国家助学制度的资金来源、基本形式、运营机构、选拔标准和资助目的等的主要特点,并从其对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的促进作用出发,分析国家助学制度的功能。第一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以总结国际上各国助学实践为基础的有关国家助学制度的理论体系,阐述国家如何进行大学生资助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国家助学资金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和公平要求。

第二部分分为六章(第三章至第八章),研究日本国家助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日本国家助学制度主要采取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本部分从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体系和类型、资金来源及构成、运营机构和申请程序、选拔标准和方式、回收保障机制、资助效果等方面对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把日本作为例子,具体观察国外国家助学制度的实践。日本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制度和国家助学制度比较发达且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其国家助学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自己本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对国家助学所提出的要求,并实现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的有机统一。分析时侧重于两个视角:一个是日本的国家助学制度和国际上国家助学的一般趋势有哪些异同,以及产生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另一个是日本国家助学制度和我国国家助学制度的异同,及其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地方。

第三部分分为四章(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研究我国国家助学体系的整体构成和基本特征。在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和第二部分对日本国家助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把对我国国家助学体系的研究置于理论观照和与日本进行比较的大背景之下,总结了我国国家助学体系的整体构成和基本特点,其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与日本等国的比较,指出我国国家助学制度所存在的若干不足和可能的改革方向。

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中心。其中第九章描述我国现行国家助学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形成简史。在论述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同时,又特地用相当篇幅分析了我国的国家勤工助学制度。第十章通过对2007年出台的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文件的解读,研究了我国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其资助标准的合理性及其不足。本章主要围绕国家奖助学金选拔标准和资金来源的变化对制度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最后从选拔的公平性角度指出国家奖助学金运营机构和选拔程序上存在的问题。第十一章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特征。我国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着供求失衡、商业银行惜贷和贷款学生拖欠还贷率居高不下三个问题。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来自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的惜贷,而商业银行惜贷又来自于贷款学生拖欠还贷率高和总体受益率低。所以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如何降低贷款学生的还贷拖欠率;二是如何通过调整商业银行、高校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增加从事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三是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供求失衡的现象。第十二章则通过个案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整体力度和其中国家的助学力度。分析时从纵横两个角度进行,首先从横切面分析了2006年各种资助形式的资助大小,其次分析了2004—2006年间各种资助的纵向变化,最后,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国家助学制度今后应有的发展方向。

注 释

[1] 金子元久,小林雅之.教育の政治経済学[M].日本东京:財団法人放送大学出版会,2000:38—42.

[2] 罗三桂.精英与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82—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