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强调”的方法

课堂教学“强调”的方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上课时为了使学生不错过知识点的“站头”,也需要强调。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调动多种强调方法,既达到强调的目的,又避免单调、枯燥感。这里,介绍几种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广泛的联系或比较,也不失为“强调”的好方法。

潘肖珏在《公关语言艺术》一书中记载了上海20路车一位售票员的独白:

“亲爱的乘客,下一站是‘大光明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要到了。要在‘大光明电影院’下车的乘客,请准备下车。”

售票员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重复了三遍“大光明电影院”这一短语,这是售票员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唯其如此,才能使乘客们“心中有数”,不至于坐过了站头。这种重复是必要的,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与售票员的语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教师上课时为了使学生不错过知识点的“站头”,也需要强调。当然,教师的强调方法并非只有重复一种。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调动多种强调方法,既达到强调的目的,又避免单调、枯燥感。这里,介绍几种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方法。

老师对某个问题作了必要的讲述以后,马上就其重点设计问题提问,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在一讲一问一答之中,强调了重点,学生的印象得以加深。

教师在口头上讲述某个知识点的同时,把要点板书出来,让学生抄写下来,这样,通过听、看、写三个环节的“强调”学生就会记得牢靠。

教师在课堂上,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广泛的联系或比较,也不失为“强调”的好方法。因为由此及彼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把握规律;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共性与个性,使新授的知识得以巩固。换言之,联系比较法,是以讲授的知识点为中心编织记忆网,环环扣紧,形成一体,中心点就不会脱漏。

唐人李端有一首题为《听筝》的诗: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活用了三国名将周瑜的典故。相传周瑜精通音乐,即使在醉酒的情况下,座中奏曲有误,他也能敏锐地听出来,并朝奏曲人投去一瞥。因此,当时流传着两句话:“曲有误,周郎顾。”李端诗中写的是一个弹筝的女子,为了博得意中人的眷顾,故意频频弹错音调的故事,颇有生活情趣。这种故意搞错而另有他图的方法,课堂教学中也是可以借用的。我们不妨把课堂上需要强调的重点或容易搞错的内容故意讲错,然后再引导学生辨析、更正,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走弯路。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弹奏琵琶时曾中途作过短暂的停顿:“凝绝不通声暂歇”,然而,这种停顿不但无害,反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课堂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停顿手法。如我们在将要讲到重点时,不妨戛然而止。这一停顿学生肯定为之一怔,这一怔便使注意力相对集中起来。接着再讲需要强调的内容,效果会好得多。

每个人讲话的声值、速度都有一个常态。我们讲课时,如果陡然改变常态,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使声值提高或降低,声速减慢或加快,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2000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