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做法是由主备教师建立备课专帖并完成教学初设计,然后在网络中邀请专家参与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然后在原设计上进行修改。起初对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语言优美、理解起来并没有多大难度的小诗,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实、新、活。2007年3月我开始在网上尝试建立随笔专帖《成长的足迹》,用来记录每天上课的情况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网络教研 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 李春梅

伴着课改的春风,踏着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步伐,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态应运而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研为教研方式的创新注入新的血液,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学习、研讨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网络给自己工作带来的便捷、高效,与此同时网络教研也为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辟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参与网络教研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及收获与大家交流共享。

一、在网络中集体备课,提升教研的实效性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见的教研模式,一般情况下都由主备教师完成教学初设计,然后备课小组集思广益修改完善并进入课堂实践阶段,在实际教学之后展开反思研讨,二度设计后推广运用。这种备课模式实用性强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参与人员有限、耗时耗精力、不利于备课资料的全面收集和保留。可如果在这种传统的教研模式中注入信息化的元素,让其与网络有效结合,则可削减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我在2006年参加全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课大赛之前,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尝试参与网络集体备课,下面就此次备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集体备课专帖”为例谈谈在网络中进行集体备课的好处。

1.网络集体备课跨越时空界限与专家、教师交流,凝聚集体的智慧,完善教学设计。

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集体备课形式的创新,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我们与名师专家拉近距离。具体做法是由主备教师建立备课专帖并完成教学初设计,然后在网络中邀请专家参与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然后在原设计上进行修改。在此次备课专帖中就邀请了不同层面的教师广泛参与,其中有省市级教研员也有一些大赛获奖教师和普通一线教师,他们很多都远在江浙一带,对课改教材有着深刻的理解掌握。在研讨互动中,他们不但会对我的设计和实际教学中产生的困难进行认真的修改和解答,也会给予我大赛中必要的心理指导,更会在交流中让我们的集体备课专帖更全面规范,使网络集体备课的形式更具可操作性。而专家的参与更让我们备课活动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之上,这样一来就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而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也会避免言语霸权现象,大家平等地交流,集思广益,有效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2.网络集体备课可以更好地收集教学素材,如课件、设计、反思、案例等。

传统的集体备课我们所能留下的就是一份反复修改的教学设计,而网络集体备课则不同,由电子教材和教学初设计引头的研讨专帖可以高效网罗备课材料——大到相关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小到一张图片、一个字音都可以链接进来,为参与教师提供全面的材料,从中比较甄别从而准确把握教材、运用教材。这次集体备课不仅呈现了我的教学设计原形及不断修改成形的过程,更有专家教师们搜集的优秀设计十几份,教学课件、反思、案例一应俱全,甚至制作课件用的不同形态的荷叶图片都有几十余张。可以说这样的备课形式有效利用了网络资源,并借助网络平台较完备地保留备课资料为更多一线教师所用,事隔几年之后这个备课专帖仍被老师们看好,点击率不断攀升。

3.网络集体备课能提升教师的研课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精品课堂。

这次网络集体备课与我参加全区教学技能大赛是同步的,也可以说网络集体备课的过程也是我“磨课”的过程。起初对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语言优美、理解起来并没有多大难度的小诗,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实、新、活。于是我不仅仅呈现我的教学设计而且将我在试讲之中遇到的问题也一一呈现,就连作业的设置也不放过,一次次征求大家的意见。在研讨修改的过程中燕儿那份《不一样的快乐》让我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重难点的突破心中有数了;绿宝石《这个省略号的位置合适吗?》使我知道要立足文本有效“补白”;边缘舞者告诉我语文课要书声琅琅,课件要精要、恰到好处,课堂要其乐融融,课要上出特色;还有陈志华校长细心修改整个设计,一个小小的活动、一句随意的提问都会与我商量……在积极而热烈的互动中,他们更会给我鼓励并提醒我不要被众多的意见所左右尽快定稿。

这样的一次研讨备课活动使参与者受益匪浅,对研课备课有了深入的认识,在不断地实践、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打造了精品课堂并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台阶。也正是因为借助了网络,我得到了专家老师的帮助,深入解析教材完成了备课任务,为上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那次全区比赛中我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教学中的困惑、疑问(大到篇章的教学,小到字词句的练习)这些在现实教学中不愿开口、难以启齿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中建立研讨专帖,与大家交流研讨,达到答疑解惑、资源共享。

二、网络中坚持笔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网络中坚持笔耕,不断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走向成熟。

“网络是个群言堂”“网络是个留声机”这些形象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虚拟世界中的现实意义,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在网络中建立随笔专帖、教学博客、office空间等,将自己的办公空间拓展到网络中,在网络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2007年3月我开始在网上尝试建立随笔专帖《成长的足迹》,用来记录每天上课的情况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要写,就要思考每天的教育教学情况,于是课前课后、上班路上、睡觉前都成了我思考的时间,很快就改变了以前那种只做事不思考的状况。工作之余我会坐在电脑前静静的思考,将思考的结果进行精心的组织。让它趋于完美后呈现给大家,在大家的鼓励赞赏声中更树立自己的自信心,使自己热衷于反思,加快了从工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过渡。

2.网络中坚持笔耕,可以积淀教学感悟、记录教学片段、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

笔耕必然要反思,也可以说笔耕是反思的助推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它是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教师在网络中坚持笔耕,也就意味着要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困惑,亮点与败笔昭示于大家,或与大家分享、或期盼得到帮助。那么你通过文字传送的信息就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断、一段教学场景、一些自我剖析等等,在展示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收集最宝贵的一线教学资料。

3.网络中坚持笔耕,促进自己与教育同行的交流互动。

我最初在网上建立随笔专帖的时候也只是抱着参与一下的态度,趁每天中午的时间记录教育教学的点滴,我觉得记下来的这些大多是一些我工作中的心情日记。这些日记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得到了很多的鼓励。一个又一个的留言专帖给了我写的动力、发表的勇气,使我两年多来一直坚持笔耕,回过头,再读自己的文字,有时会被自己感动,同时我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就在这样的反思交流中改变了我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地增强了我参与教研的自主性。

4.网络中坚持笔耕会获得成就感,在不断笔耕、不断收获、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幸福成长。

网络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进。在网络中,我们不仅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在阅读着别人的感动。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也未谋面,可是在网上我们彼此交流得很愉快,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为对方解答困惑、提出建议。爱上网络教研的我,比以往更忙了,可是这种“忙”让我充实,让我收获。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我丰富了知识,也收获了更多的真挚的友情。网络让我自由驰骋,在网上我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在发帖、回帖的过程中好的帖子会吸引更多人读帖跟帖,自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发表见解的欲望,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我慢慢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大家一起构建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质疑、批评、总结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的网络环境,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研讨”。促进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

5.在默默笔耕中感染着、带动着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充分发挥一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我认为一名年轻的骨干教师就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途径,在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去带动、辐射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网络教研的根本是参与教师要对网络教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爱上网络教研,那么必要的引领会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坚持笔耕,并将自己的点滴记录呈现在网上,让其他教师更加了解一名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以此感染、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感受网络教研给自己工作带来的神奇功效,让网络教研为更多教师树立工作、学习的信心。

三、在网络中学习研讨,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网络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更拓展了传统的教研手段,而且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网络教研会改变教师们的思考方式甚至是工作态度,从而使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不断加强,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1.改变思考方式,激发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1)《盲目跟风要不得》中与专家的学习交流。

2007年11月深爱语文老师在凤凰论坛中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文章《语文教学,盲目跟风要不得》,文章刚一贴出就受到大家的关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看到老师们不断地点击、跟帖,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备受鼓舞。细细品读文章、评论,觉得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也激发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诸多思考。可起初跟帖的多为一些专家、名师或论坛的版主,他们的见解深刻,我觉得自己太稚嫩,渴望发表意见却又缺乏信心、害怕交流,只是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大家激烈地讨论直至深夜。关上电脑,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自我剖析。第二天,我将自己的思考化为文字参与其中,我的帖子很快受到专家们的好评和肯定。

短暂的交流却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专家的心理距离,更让自己对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的“跟风现象”有了辩证的认识,让自己学会了在众多的观点中善思明辨,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银川二十一小教学开放日后的交流互动。

外出学习可以开阔老师的视野,而学习之后的交流互动则会提升学习的效果。2007年11月30日,来自全区800多名教师汇集二十一小听课学习,习作、综合性学习、阅读三节不同类别的课型为老师们呈现了一道丰盛而精美的语文大餐。会后在凤凰论坛和二十一小的网站均设立了研讨专帖,老师纷纷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与做课教师和听课教师交流。网络让这次现实中的教研活动更加高效,并保留了许多难得的活动材料。

2.网络提供了研讨平台,能让大家畅所欲言。

(1)“只是说一说”对专家的质疑,对“课标”尺度的把握。

在二十一小的听课学习中自治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马兰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说:“……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快速地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把小山村消失的原因说清楚。’一个是快速浏览课文,这是课标对学生的一个要求。在课堂上应该达成……”作为一线教师都比较迷信权威,对于专家们的话总会记在心上,当时马兰老师的评课使我一下想到了自治区小语会理事长卫芳挺老师在盐池对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阅读课的评课上这样说道:“浏览课文,要求过高了。”两相对照使我一下子糊涂了,虽然这只是课堂上一个极细微的环节,我却无法释怀。回到家后我迅速翻阅《课程标准》,发现的确在高段才提到“浏览课文”的要求,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放在心上让我觉得痛苦,于是我重新申请网名大胆向教研员质疑。很快我就看到了马兰老师的回复,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除了我的疑惑,她谦虚地自省要“三思而言”。是网络让我们敢思、敢言,通过网络中和专家的平等对话,对“课标”尺度的把握也好,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也好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2)“《盲目跟风要不得》研讨专帖”中的针锋相对。

那篇《语文教学,盲目跟风要不得》的专帖在论坛中发布之后,很快掀起了一场学习研讨之风。于是专家与专家、教师与专家之间也就很快投入了讨论的热潮,大家开始分析教学中跟风的利与弊,盲目跟风与跟风的本质区别,也会就“风”的来龙去脉寻根剖源。也正是那场针锋相对的交流辩论,让老师们能理性地对待教学中的流行之风,汲取“风”中的精华,但不去“盲目跟风”。

(3)“反弹琵琶”“也弹琵琶”带给我的思考。

2007年8月在教材培训会上我得到了和江苏南京特级教师潘文彬及南通名师陈志华同台献课的机会。那次亲历对我冲击很大,因为同台献课更甚于现场听课的感受,走下讲台我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更让我从课堂预设到教学生成去与名师反复比较。在我还在思考、困顿的时候,一个网名为“反弹琵琶”的老师一句诘问让我清醒:

“能力强,素质高,又热情还有激情!……

但是,自己的身手太强往往会弱化学生的身手!

如何使自己的强人形象淡化为柔性力量引领学生成为强人——表现欲强、表达力强、参与意识强?”

这样的发问怎能不使我对自己的课深入剖析?于是我们开始在网络中交流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处理的度的看法,我也在琵琶的反弹之音中反思着、收获着。紧接着,又一名为“也弹琵琶”的老师不仅向我发问,更就“拖堂”的问题向陈志华校长发难,于是网络中又一次热烈、真挚而有价值的讨论高潮再次掀起。

试想:如果在现实教研中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反弹”之音,大家会这样诚恳地提出自己颇为尖锐的意见吗?没有这样的讨论我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又怎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呢?亦或许课堂中的一些不当做法反而会成为更多教师效仿的例子!但网络不同,老师们可以以或真实或虚拟的身份畅所欲言,促进教师们走上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道路。

3.收集课题资料,促进课题研究。

网络也是个“聚宝盆”。很多教师在网络中建立“课题资料小口袋”,邀请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研讨课例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去群策群言,将更多宝贵的资料和意见囊括其中,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收集宝贵的材料用以分析研究。

总之,网络教研是课程改革中的一股春风,为教师搭建了展现自我、服务教师的良好平台。作为教师我们也应以一种审视、发展的眼光去接纳和运用,积极、理性地走进网络教研,去收获无限的春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