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究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美术人才流向多元的、符合社会岗位需要的艺术专业人才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设置任务引领型课程,并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希望对以上问题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成效,起到教改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任务引领型课程为特征的课程设计。也可以采用并列式和流程式任务引领型课程。

摘 要:本文探索了中职教育美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如何符合学生发展生存需要和适应行业岗位需求,任务引领型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造型活动和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思考了如何健全评价学生学业的机制。

关键词:任务引领型课程 头脑风暴法 视觉日记本 形成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平民化教育转变。这给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随着高中的扩招,进入职校的学生文化和专业素养逐年下降,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一套既能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质,又富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手段呢?如何在平民化职业教育中帮助原本不爱学习美术的学生,克服浮躁、功利的心态?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正确的育人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存在所设专业与岗位不对应,所学课程内容较滞后,学科课程设计与工作关联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与时俱进,设置符合现在职校学生发展和生存需要的课程是我们目前急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美术人才流向多元的、符合社会岗位需要的艺术专业人才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设置任务引领型课程,并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希望对以上问题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成效,起到教改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二、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看,中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课程存在比较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以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在以“美术精英”为目标的培养过程中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用在平民化的职业美术教育上,容易造成教师、学生两方面都丧失教与学的积极性。原因是,现在的职校学生在学习要求、学习目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学习美术仅仅是为了降低文化分数线,有助考进大学,或者就是考不进高中而无奈进入职校学习美术的学生,这些学生内心其实并不热爱美术,他们的通病是基础差、怕吃苦,不会学、不愿学、不想学、不愿进行基础训练、不做教师规定的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把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反应又会导致教师丧失教学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不恰当培养,会偏离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本研究提出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实行任务引领型课程,就是想通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给教师以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关联选择的主动权和教学设计的参与权,运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联动性,探索出一条符合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的信息更多元,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的手段更丰富,教学的方法更有效,让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以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学目标。

三、研究所需可实施条件分析

(一)内部条件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在全国都具有影响的专业美术学校,有着近30年的办学经验,拥有50多位专职美术教师和一大批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还有特级校长的支持和关怀;有美术特级教师、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的主持;有区美术兼职教研员、有专门从事专业管理和研究的资深教导的协作配合;有专业的实训楼等教学设施。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实施条件和基础。

(二)外部条件

目前上海市职业学校都遇到了学生文化素养下降、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比较薄弱的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制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就业能力。

四、实践教学研究

(一)设定学习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出发,依照学生心理、生理及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驱动、灵活科学的设计教学单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任务引领型课程为特征的课程设计。为了激发和维持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探究和解决美术设计学习中的问题,以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任务的选取和设计课程,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完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试用各种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体验造型活动和创新的乐趣。运用综合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美术设计与生活、美术与学习的关系,培养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我们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在工艺美术专业的运动休闲用品的VI视觉传达设计、滑板装饰设计、运动鞋装饰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空间模型设计等等设计课程中采用了任务引领型课程设置,初步证明任务引领型课程这种全新的理念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方面、在训练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在教学效率较之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头脑风暴、确定主题

教师根据课程进度,采用递进式任务引领型课程,即按工作任务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进行选题。也可以采用并列式和流程式任务引领型课程。或者采取多个备选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

主题确定后,还要在思路的拓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形象元素,这个过程通过“头脑风暴法”来发展。具体方法为分组进行讨论,几个人一齐参与主体的确定,围绕主体从中心向四周树枝一样延展开去(如图1所示)。期间不必过于强调直接对应主题,重点是让大家把个人的想象力、个性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畅所欲言。教师在此期间主要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启发协调、辅助的作用。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在后面的每一步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都可能影响主题,主体线索是在不断修正、确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2.市场调研,资料搜索

主题线索初步成型以后,关键在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通过社会同类产品的市场调研和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资源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并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出产品优点及缺陷,就缺陷提出问题及适当的改良方案。以便为将来进一步设计做好准备。

图1 由头脑风暴法开始构思

3.观念的表现,创意的实施

草图在资料搜集的同时就可以进行绘制。在线索指引下,利用“视觉设计日记本”,记录作者的观念和想法,草图可以是线索的视觉元素落实下来的试验田。这时的草图可能并不是直接指向正稿,而是线索的视觉串联,它是无序的,却可能是激发灵感的诱因,也可能是创意诞生的源泉。

在草图试验的过程中,由于有图像自身发展的原因,会使图形的发展转向。除了始终关注主体的美观外,同时也得为造型的可延续做准备,资料的再搜索,也是为了使图形有一个更明晰的方向,为了更好地表达观念,此时的资料方向更为明确。这时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在图像造型的发展中找到新的主题。新元素的使用应在整体关系质的控制之下渗透到画面中为宜。图2是学生在构思设计T恤衫图形创意时绘制的草图。

4.材料探索,制作方法

在草图的基础上,将主体图形在各种实际产品应用样式上尝试多种变化。先进行平面上的试验,这部分包括局部的正稿,整体的正稿以及应用的效果图等,也是以前传统课程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在任务引领型课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当的媒材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制作出成熟的产品(或商品)。

图2 构思设计犜恤草图

(1)材料的探索。在传统的教学中,创意的实施是通过平面纸质的效果图来完成的。而创意者对如何转化成产品(或商品)不予研究,这最终导致生产厂家因材料限制、制作工艺烦琐和制作成本高等原因无法将创意设计转化成产品而被迫放弃。这也是长期阻碍设计界与企业之间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根据企业岗位任务的需要,在设计课程时特意融入结合适当的媒材,完整地表现创意和想法,制作产品样品这一环节。例如,在工艺美术专业三年级的教学中,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需要开发“休闲运动”系列产品。学生选择滑板运动装备以及衍生产品作为设计制作的主题。到制作阶段时,学生根据市场调研的分析,选择了多种材料制作滑板的初胎,有实木,有中密板,有塑料,有合金等,进行大量的耐撞、耐压、耐摔等试验才确定滑板初胎的材料。然后,根据设计者的创意装饰滑板(又称板花),绘制材料又做了大量的尝试:有丙烯、有油画、有拼贴、有金属镶嵌、有涂鸦等多种材料。滑板运动鞋(简称板鞋)的设计亦是如此,除了设计各种鞋子造型以外,更是结合了多种装饰材料进行板鞋设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拓展了其创新思维,让其运用不同材质创造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如图3所示)。

(2)制作方法与效果。确定制作材料后,需要进行下一步制作产品(或商品)。首先,根据创意图纸进行初胎的制作。不同的材料制作工艺及制作成本都是不同的。制作工具的选用也很重要。初胎制作好,然后进行细节的处理,局部的研磨,此时应随时与商品做比对。其次,具体装饰滑板。用什么形式和手段设计表现没有什么局限,可以博采众长,特别是将圆形与滑板造型综合考虑,不只停留在图形已有的表现手法里。保持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应注意的是,绘制完后,效果的评价应以产品行业标准及市场作为标尺评判。总之,创意表达要到位,制作工艺要可行,制作效果能实现。

图3 滑板运动鞋材料探索及设计

(三)健全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很重要的环节——作业评价,仅凭一张作业、一次专业考试就给学生片面的认定,让部分学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为了整个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现在采用了相对更科学且更全面的多元性评价方式:强调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展示性评价相结合相交叉的方式。

作业的展示与评价在整个教学单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以往都以作品最终完成的效果做总结性目标评价。忽略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过程和闪光点。然而这却是作为艺术类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和可贵之处。所以提出以多元性评价对学生做出较全面的评价,突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展示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展示性评价特指设计专业在任务设计、制作完成后,进行装裱、集中展览式展示,让观者作些简单的投票式和留言评价。展览的布置、宣传、解说、维护都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并以他们为主体进行展览展示操作。目的是使学生引领观者更好地理解全部创意,使他们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上,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如图4(a)、4(b)所示。

图4(a) 运动休闲系列产品设计

图4(b) 学生在设计制作作品、装裱和布置展览

五、结论

通过充分分析工作岗位中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了所需的知识、技能,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走上岗位,迅速适应并顺利完成岗位的工作任务,做到学以致用,致用达理,真正与市场接轨。这只是我们探索尝试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反映了我们的一种教学理念,肯定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整个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些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依然我行我素,脱离市场的需要进行设计制作;有些学生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动手能力较差,无法顺利地制作出产品样品等问题。因此,中职校美术教改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