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民办高校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5所本科院校还是14所高职院校,它们的办学定位必须是以培养为上海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规划学校的发展,在国家职业教育的体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民办高校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应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类型。

在世界范围内,高等院校的分类定位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国外大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型大学,拥有卓越重点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接触的学科带头人群体,重视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有少量研究生的精英学院、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均属后一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中提到,按照教育等级和教育计划定向的交叉分类,整个教育体系共分7个等级,A,B,C三种类型。其中关于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的分类,根据人才培养职能将高等教育分为5A和5B两类,5A类是理论学术性教育,5B类是实用技术性教育。5B类的内涵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能力与资格。[1]我国专科的高职院校都属于5B类。

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类型定位上具有同质性,都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教育特征,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只是层次上的差异,即“专科”与“本科”办学层次的差异。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视角看,这两个层次应相互承接,逐级存在于ISCED5的5B高等教育体系中。应将目前本科教育中相当一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并逐渐转型发展,与高职专科形成高职教育的完整结构,共同与理论型即ISCED5的5A高等教育形成“类型差异”,从而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所以从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来说,我国的民办高校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专科层次,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都是以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都应该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

民办高校的优势在于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有就业竞争力的职业型人才为特色,这是民办高校的生命之源、立足之本。与实力雄厚的公办高校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校教育实力明显处于弱势。因此,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融汇于学历教育中,以区别于公办高校。由华中科技大学柯佑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民办高校定位、特色与发展研究”结题成果中对民办高校的定位和特色现状描述如下:从外部来说,深受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就内部而言,学校的培养目标、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收入水平、历史积淀、地理位置等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至关重要。[2]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相一致,由此决定了民办高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

上海市现有19所民办高校,其中5所本科院校,14所高职院校,学校的在校生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而言,与公办高校相比是缺乏竞争力的。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地明确办学地位和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无论是5所本科院校还是14所高职院校,它们的办学定位必须是以培养为上海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规划学校的发展,在国家职业教育的体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民办高校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应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