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绣的发展历程

机绣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快速和标准化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且促进了绣花机器的发展。1890年,Lsaak Groebli又将提花织机的技术与绣花机结合,研制出第一台利用打纸带发出指令控制操作的飞梭绣花机并开始在纽约运行,开创了绣花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道路,使现代飞梭绣花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890年至1906年期间,提花机技术已很成功地被运用到飞梭绣花机中,在蕾丝、花边织造和面料刺绣方面应用广泛。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快速和标准化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且促进了绣花机器的发展。与几千年的手工刺绣历史相比,机械绣花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发明、专利与生产类型。从19世纪初至今,它们在缝纫机式的绣花机、手摇绣花机、飞梭绣花机、多头数码电脑绣花机的多个发展阶段中均有不同的贡献。

1.与缝纫机器共生的机绣(小机绣)

现在被行业俗称为小机绣的刺绣方法,是借鉴缝纫机锁链式针迹的方法,使用单个线程制作绣品,锥针穿透材料,勾住并带动下面的底线移动到下一个针脚位置,通过循环重复形成针迹,将缝纫机的送布牙上的平面针板换为凸起的针板,花板上的针孔眼对准机针板上的针孔,并卡紧。不同于缝纫设备的地方也就在于这个凸起的针板,如图2-63。然后卸掉缝纫机压脚,并把送布牙落下,目的是提升空间,便于绣花绷的灵活移动。手控移动是绣花的关键。

刺绣者操作时,手持绷紧的绣框,配合缝纫机针的上下进出,来回移动形成刺绣针迹。这种绣法因需要人为地移动绣花绷,所以是一种半机械化的绣制方法。绣制时模拟传统手绣针法,将齐针、散套针、打籽绣、鱼鳞针、乱针绣、拉针绣、自由针绣等手绣针法融汇于机绣技艺之中。针路也需按物象的结构纹理而变化,结合运用平针、包梗绣、拉丝绣、云针等几十种针法和绣法,来表现生动的物象形态。(图2-64)

图2-60 水族马尾绣鞋

图2-61 水族马尾绣刺绣

图2-62 水族蝶纹马尾绣背扇

小机绣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的机器绣花方法,广州、汕头、潮州的个体手工业者学习上海的机绣技术,专制服装、床罩、枕套、台布、帐眉和门帘等绣品。此后在广东、江苏、湖南、浙江、山东等地逐渐形成机绣行业,宁波绣品厂的“立鹤牌”机绣品、“水仙花牌”绣衣等在国际服装市场上成为名牌。据《广东省志·丝绸志(上册)》记载“潮汕绣衣生产,始于20世纪初,由于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比较落后,花式品种单调、工艺粗糙,绣衣生产时断时续。到1956年潮汕地区服装工业部门,在外贸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以古代民间刺绣工艺、抽纱工艺为基础,结合近代服装工业技术,努力做到‘日用品工艺化’,受到消费者的喜爱”[1]。之后又成功地绣制了国画人物、山水等作品,并试制成机绣双面绣,艺术效果几乎和手工刺绣双面绣一样,为机绣工艺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技艺方面,除了原来的打籽绣、包梗绣、挖绣、包针绣、长针绣、拉毛绣等外,还创造了翻底绣、盘花绣、经纬绣等新针法。

1956年召开的“全国刺绣工作会议”上,展出了一幅济南刺绣老艺人王玉珍用机器绣制的《菩萨授经图》,绣技精致,针码不乱,能够与传统手工刺绣相媲美,引起了各地代表的极大兴趣,由此掀起了机绣高潮。[2]1958年马秀香开始研制高档机绣欣赏品。她创作设计了“梅、兰、竹、菊”四条屏,达到了线条流畅、色彩协调、针工细腻、形象生动的效果,使机绣欣赏品的创作也得以发展。[3]今天,随着平缝设备的技术进步,这种机绣方法也由传统的脚踏缝纫机变为在电脑平车上进行,在床品和服装企业,依然具有成本低、绣制便捷的优势,如江苏堂皇床上用品集团公司就以这种绣法(小机绣),使其床品具有优雅、细腻,装饰造型自由的刺绣特色。山东淄博等地的机绣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手工丝线刺绣针法的特色,而且吸收了花边中扣眼、抽丝、雕绣等针法以及补花的特长。有的机绣还辅以印花、喷花等工艺,既省工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图2-65、图2-66)

图2-63 老式脚踏缝纫机绣花针板

图2-64 堂皇家纺的小机绣生产

2.手摇绣花到飞梭绣花机的发展

1828年,英国发明家Joshua Heilmann(1796-1848年)在法国米卢斯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手摇绣花机(Hand Embroidery Machine)[4],瑞士圣加兰的Franz Mange(1776-1846年)向Heilmann订购了两台机器,之后其外孙Franz Rittmeyer (1819-1892年)在技师Anton Sauer的帮助下对手摇绣花机做了改进并使之成功应用(图2-67)。1854年,Rittmeyer成立了第一个装配有120台手摇绣花机的工厂并且开始销往国外。这个发明与之后的改进开辟了工业化刺绣业的发展道路。手摇绣花机利用机械制造的仿形法原理,操作者坐在机器的左边,左手将受电弓沿着刺绣图形的线条轨迹移动,受电弓通过一个杠杆系统在织物上移动就可将图案完整地复制在织品上(通常图稿大于刺绣成品六倍)。用右手旋转一个轮子使之推送织品通过针头,并且用脚夹紧触发装置控制针的起落。绣出satin stitch针迹(国内称为缎面绣、平包针),这是非常费力的工作,一般多为男性技师操作。(图2-68)

图2-65 娄山关 20世纪70年代小机绣

图2-66 堂皇家纺的小机绣床上用品

图2-67 瑞士圣加兰纺织博物馆1830年手摇绣花机

图2-68 受电弓绣花机操作

1860年,瑞士提花编花工人Lsaak Groebli开始尝试将手摇绣花机和织布机的梭子技术结合在一起。[5]1864年Lsaak Groebli开发出了第一台Schiffli machine,中文翻译为飞梭绣花机,该机器通过梭子与穿线针的运动形成线迹(图2-69至图2-71)。1890年,Lsaak Groebli又将提花织机的技术与绣花机结合,研制出第一台利用打纸带发出指令控制操作的飞梭绣花机并开始在纽约运行,开创了绣花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道路,使现代飞梭绣花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设备将提花织机的打孔纸带技术运用到绣花机器的制造中(此为计算机发明之前的数据储存方法),将花型通过打孔的方式记录在纸带上,用穿孔纸带输入程序发出指令到绣花机,以达到控制绣花针迹的目的。1898年Lsaak Groebli的儿子基于集电弓绣花机和电子提花织机系统发明了自动飞梭绣花机,到1900年,该机器拥有312个针位。1890年至1906年期间,提花机技术已很成功地被运用到飞梭绣花机中,在蕾丝、花边织造和面料刺绣方面应用广泛。美国建立了143家工厂,拥有600台飞梭绣花机,瑞士则拥有6000台飞梭绣花机。1970年,电子技术被进一步应用于飞梭绣花机。在此期间自动剪线、自动换色,8单位电子纸带阅读机应用于机器的提升。莫利兹公司(Moritz Embroidery Works)首次测试使用威尔考公司(Wilcom)生产的电子卡,使飞梭绣花机电脑化。电子纹板用一个计算机控制的机械纹板模拟纸带纹板的有孔与无孔去驱动针机构,实现图案的刺绣。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了电脑控制飞梭绣花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平冈WEMS飞梭机(蕾丝花边机)为例:WE-22TW型采用了最新的机械结构和工艺以及精密的控制技术,即使在高速运转中也能发挥稳定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刺绣产品的品质,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WE-22TW宽幅电脑飞梭刺绣机利用多个凸轮梭子的驱动,梭子能高速平稳地运行,将布框的移动与精确化的驱动相结合,通过电脑设定值,严密控制符合花型针迹的最佳供线量。根据单层的构造可使用最大1650 mm的布料,在高速运作下绣出美丽的产品。(图2-72)

3.数码多头电脑绣花机的发展电脑数码机绣,是指使用电脑数据控制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绣花。电脑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它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传统的手工绣花。电脑绣花的成熟得益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数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码多头电脑绣花机是由电脑编程并控制的机械,全数字化的机电控制设备,一方面需要完成花样文件的读取、数控程序的传递、实时控制的显示、监测和报警;另一方面要实现针、梭、压布、摆线、抬针、锥刀以及布框的协调运动控制和逻辑控制。[6]它是基于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在缝纫设备中的应用发展。

1928年,德国德累斯顿的Carl Würker在工程师Max Bretschneider的帮助下,设计出第一台读卡绣花机,并使得多头绣花机变得更小、更自动化。其原型机仅仅是单头,但不久3头绣花机便成为标准机型。到1940年,3头绣花机的使用量达到3000台。(图2-73)

1951年,Erik Gross以“沃克”(Würker)机为模型,生产出了美国本土制造的第一台多头机械式绣花机。1953年苍克斯(Zangs)开始制造多头机械式绣花机。之后德国汉堡的迈高公司(Markscheffel Co,缩写为Marco)和德国Krefeld苍克斯公司紧密合作,在1952年和1953年的欧洲展览会上展出新机型。而在美国新泽西州,格露斯自动绣花公司(Erik Gross Embroidery Automat Inc)也开始制造多头绣花机。[7]

图2-69 瑞士圣加兰1858年手摇飞梭绣花机

图2-70 自动飞梭绣花机

图2-71 飞梭绣花机针迹形成

图2-72 1900年后的蕾丝花边

1957年,日本爱丽娜工业公司(Elena Industries—Yoshio Shibata family clothing business)在美国买了一台“格露斯”多头绣花机,由于机器的规格不合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的需要,Shibata开始研制绣花机。1964年,日本东海缝纫机株式会社(Tokai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Ltd.)开始生产”田岛”牌多头自动绣花机。

多头单色绣花机—TM自动型。1968年,日本百灵达公司(Barudan Co.Ltd.)推出其第一台机械式多头绣花机。1967年,日本京都的爱德公司(Eltac Co.)开始制造绣花机,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将电子控制的8单位纸带机引入多头绣花机的公司,爱德机器主要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销售,主要代理是香港的汉兴公司。爱德公司破产以后,其绣花机的生产业务由日本幸福公司(Happy Machine Co.)接手。

20世纪60年代,还有许多与多头绣花机相关的成就,如1962年, Erik Gross发明了跳针装置,使得绣框移动时针可以不穿透布料。196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Robison-Anton为Beauty-form Lingerie Co.生产的专门用于多头绣花机的尼龙线。绣花业主兼打版师Coleman Schneider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关于绣花的书Machine-Made Embroidery,等等。

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被应用于飞梭绣花机,带来了绣花机技术的更新换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部分绣品是机械式生产,竞争的焦点是开发全电脑化的机器。美高公司(Melco Industries)推出世界上首套电脑绣花打版系统—Digitrac,并卖给了位于日本大阪市的高达绣花公司(Goda Embroidery)。1973年,日本田岛(Tajima Industries Ltd.)推出6色全自动化的TMB系列。1974年,超霸绣花机公司(Ultramatic Embroidery Machine Co.)和苍克斯公司,在美国缝纫设备展览会上展出其第一台单针6头电脑绣花机。1977年,Meistergram在Bobbin Show展览会上展出其第一台字符电脑绣花机。百灵达公司制成第一台全电脑多头绣花机。Randall Melton和William Childs为超霸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字符电脑绣花机,并取得”弧形化键盘字符”的专利权。1978年,日本田岛公司开始生产TMBE6色及自动换色桥式绣花机。百灵达公司推出其第一套电脑绣花打版系统。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的威尔考公司开发和销售电脑绣花打版系统,现在是我国使用很普遍的绣花制版软件。

1982年,G+S公司(Gunold+ Stickma)在亚特兰大市建立了美国G+S公司,经营线和打版服务。稍后,其经营的产品扩展至绣花辅料和打版设备及打版软件。帕尔斯公司(Pulse Microsystems)为绣花界开发了第一套花样存档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以及数据采集软件。

1988年,美高公司推出一种名为”Epicor”的电控系统,是第一个将绣花机电脑与绣花机机械分离而单独提供电控系统的商家。1993年美高推出一种崭新的绣花机—Advantage 18,它只有1根针,却可以用18种颜色的线。它使用了气动技术,使绣花机可以自动剪线、接线和穿线。[8]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作为服装纺织品出口大国,仍然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进口的缝制机械。当时电脑绣花机每台售价至少10万美元,约合当时人民币60万~80万元。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86年,轻工部将电脑绣花机列为科技攻关计划,当时的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前身—北京一轻研究院”电脑绣花机项目课题组”承担了该项课题中电控部分的研发。[9]1988年,中国第一台大型多头多色全自动电脑绣花机通过轻工部鉴定。1989年初,在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研制的多头绣花机可同时缝绣12个相同花、存储30种不同花样,每头可换9种颜色的绣线,一个花样内换色次数可达99次。[10]之后,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长城光学仪器厂、上海协昌缝纫机厂、青岛电脑刺绣机总厂、武汉美佳服装机械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苏州市国营二六七厂等均有电脑绣花机生产。1999年,中国深圳富怡集团从事绣花机制造、绣花软件设计、磁碟机生产、网络系统和服装CAD业务,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和网络支持。

近些年,电脑绣花机的生产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开发出相应的品种与不同的规格型号,常用的刺绣工艺如彩绣、贴布绣、串珠绣、盘带绣、雕绣、卷带绣等都可通过功能特种设备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图2-74至图2-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