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辅导员工作的职能要求,辅导员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职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工作的科学化和职业化,形成履行岗位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为职业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提供保证。因此,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其职业素质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当下,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客观要求。在明确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依据辅导员职业化标准的要求,可以推导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包含辅导员胜任本职工作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三方面是辅导员确立职业地位,提升职业水平,实现职业化的基本前提。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基础。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具有明确的技术性,这就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岗位在职业知识上的标准和要求。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辅导员工作的职能要求,辅导员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职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工作的科学化和职业化,形成履行岗位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为职业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提供保证。

1.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

辅导员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实施者。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的任务,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辅导员必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原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等。同时,还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辅导员要具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切实领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觉悟,增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与坚定性。这样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将政治理论付诸于实践。因此,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必不可少的理论武器。

2.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存在着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阶段最直接的引导者,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心理、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辅导员需要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教育学知识包括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成长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恋爱心理、职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辅导员要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培训,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排除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以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总之,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辅导员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3.学生事务管理知识

我国高校大多从狭义上界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经济资助、纪律制度、奖惩评估、学生申诉等行政事务以及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住宿社区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中的管理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领域,辅导员应具备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学生事务知识是辅导员在处理具体学生事务时应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和工作要求。主要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知识、社团与学生会活动指导知识、学生党(团)建与班级管理知识、大学社会实践指导知识以及教育政策法规。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辅导员在处理具体学生事务时应遵循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内容。这些知识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管理的特点、明确学生管理的方向、掌握学生管理的方法,也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生管理的职责和目标、掌握学生管理的艺术。因此,学生事务管理知识是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管理效率的理论支撑。

4.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熟悉国家社会发展形势,掌握职业测评、就业心理指导、创业教育等相关的方法,努力胜任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包括类型学理论、发展性理论、职业指导基础理论、职业指导政策与法规、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合同法等知识,这些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学科知识。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学习育人的全过程,从学生进大学开始,就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轨迹,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骨干人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知识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是高校辅导员活动的实体部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学生事务管理知识对传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知识发挥着理论支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既是高校辅导员对上述知识的深化,也是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工作成熟程度的展现。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高校辅导员运用职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现工作目标的基本能力。在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的层面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综合地体现为符合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所直接需要的工作方式、方法、技巧。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学生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学生工作中展现出来,职业技能的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生工作的效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基本工作技能

辅导员工作首先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技能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在与大学生的各方面接触、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基本工作技能包括持续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第一,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是指获取信息,掌握新知识,增长才干的本领,辅导员要具备自学能力、带动别人学习的能力、研究型学习的能力。面对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辅导员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学习能力的任务。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辅导员,应该审时度势,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终身任务。在学习中更新观念,进行知识、智力、能力的武装,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提高本领,这样才能胜任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担。因此,持续学习能力是一种基础能力,是辅导员成长进步的动力源,辅导员要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必须以提高持续学习能力为基础。

第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进行信息联系、交流和教育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思想、认识、情感和思维内容的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表达能力。辅导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适合教育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富有高度的逻辑性和艺术性。高校辅导员需要熟练使用规范语言,语法正确,语音、语调讲究;语言应简明准确,具有感染力,使学生能够及时迅速地捕捉信息,并获得情感体验。高校辅导员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够把一些经验性的、共性的实践经验归纳、整理、总结成规律,上升为理论,从而进一步有效指导实践活动;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辅导员职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方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辅导员教育影响的效果。

第三,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指辅导员掌握沟通技巧,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交往对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是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坚持尊重和理解的原则,掌握谈话和倾听的技巧,分析和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以平等的心态接近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替他们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辅导员人际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成效和工作成效的大小,因此,人际沟通能力是辅导员做思想工作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

第四,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指辅导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时,能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善于分配好工作时间和精力的能力。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一些具体而细致的时间管理方法,但也应正确处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关系、工作效率与效果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时间管理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第五,情绪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是指辅导员对自身的情绪、情感的控制管理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常常会碰到不顺利的事情和局面,从而造成情绪低沉。但是,辅导员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更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辅导员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尽量避免陷入低落的情绪当中。在情绪可能低落的时候,听一些欢快的乐曲,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用一些积极的话语鼓励自己,这样可以很有效地避免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绪当中。情绪控制能力在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辅导员基本工作技能中也越来越重要。

第六,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当今网络社会中,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能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认识,使大学生自主地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使高校学生工作困难重重。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推进学生教育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另一方面,辅导员要积极利用BBS、QQ、MSN、网易泡泡、微博、飞信、手机短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提高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时效性、针对性。辅导员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娴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与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2.组织管理技能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工作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校风学风。高校辅导员的组织管理技能主要包括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调研能力。

第一,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具有组织调动本单位、本部门的力量,形成凝聚力的能力。包括有效指导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开展自身建设和相应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骨干和进行学生队伍建设的能力;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能力。

第二,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是指辅导员贯彻工作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当工作任务已经确定,执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的执行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上级组织、各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的能力。辅导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做到:积极主动,真抓实干;质量第一,实效优先;乐观积极,开拓创新

第三,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要善于整合、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来共同做好学生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高等学校实行扩招以后,高校辅导员管辖的学生班级和学生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学生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因此辅导员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动员各方力量来共同工作。一是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来做学生工作;二是要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作用来做学生工作;三是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来做学生工作。因此,辅导员的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活动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活动开展的运作及活动后的总结能有完整的、详细的考虑和有力的保障措施,并能调动、组合周围人的积极性和优势以做好工作。

第四,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辅导员协调学生干部之间、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以及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工作涵盖了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娱乐休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因而需要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辅导员几乎要与学校每个部门打交道,要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接触,要与学生朝夕相处,没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将寸步难行。

第五,调研能力。调研能力是指辅导员善于通过接触、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并从中发现学生特点、规律,深入分析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有预见性的开展工作的能力。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辅导咨询外,学生的问题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之中。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机会较多,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学生有思想等问题的萌芽,他们常常是“第一目击者”。辅导员的调研能力使他们能在初始阶段就给予及时的疏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业务指导技能

业务指导技能主要是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学生工作的具体问题、完成具体任务时所体现的技能,是辅导员工作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职业与非职业的根本区别。业务指导技能主要包括学习指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心理疏导能力、职业生涯指导能力、就业指导能力。

第一,学习指导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是指辅导员针对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的能力,它在大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内容主要包括:指导大学生选课、补课、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厌学心理、管理逃课现象、创建良好学风等。为此,辅导员需要在全面判断大学生总体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学习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给予大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比如针对许多大学生存在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适应等问题,辅导员应该开展学习技能、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方面的训练与指导;对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干预与矫治,如帮助大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注意力障碍、自暴自弃与学习困难等。总之,辅导员需要迅速捕捉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定位,有针对性地对集体性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对个别性的问题进行单独指导。

第二,生活指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大学生个人生活健康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健康指导、行为指导、人际关系指导等。身体健康指导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对大学生的日常健康提供最为基本的咨询指导服务;行为指导主要针对大学生的缺陷行为、不适当行为、不道德行为、违法违纪行为等方面的指导;人际关系指导主要针对大学生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方面开展咨询和指导。

第三,心理疏导能力。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还必须承担疏导大学生心理的职能。大学生经常面临一些适应性问题,需要辅导员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因此,辅导员应具备心理辅导技能,积极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做好大学生的咨询和指导工作,并及时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的心理疏导技能包括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大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全发展的能力;针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通过运用鉴别、诊断、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心理防御体系,提高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等。

第四,职业生涯指导能力。职业生涯指导能力是指辅导员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技能。职业生涯指导技能不是简单的职业设计或就业信息的提供,而是帮助大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做好职业选择、就业准备的综合性技能。职业生涯辅导能力包括职业能力测评技术、素质测评技术、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实践经验、与大学生沟通的技巧、信息搜集处理技能、预测分析技能、求职面试技巧等。辅导员可以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态度等内容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并指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规划学习、生活,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实现职业理想。

第五,就业指导能力。就业指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系统的辅导,并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实现就业的职业指导能力。主要包括成才教育指导、职业素质培训指导、择业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指导等。具体体现为从就业指导中心、媒体、网络、往届毕业生、企事业单位等搜集静态、动态信息,对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和评估,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发挥专业所长但也注重综合素质提升的观念的能力;帮助大学生确立自主创业观念的能力;指导大学生掌握择业心理调适技能、制作简历的技巧以及面试技巧等能力。

4.开拓创新技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性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很难承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活动,就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来实施。辅导员所具有的开拓创新技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开拓创新技能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工作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第一,科学研究能力。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时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探索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在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极具挑战性。高校辅导员必须适应这种挑战与要求。新时期的辅导员队伍不仅是管理队伍,也是教学科研队伍,特别是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形势下,科研素质是其必备的职业能力,这是由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第二,创新工作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善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陈规是辅导员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作为高校辅导员,其创新工作技能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创造性地调动学生干部及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二是创造性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三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四是创造性地提高事务性管理工作的效率。五是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独立思考、积极进取,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和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三,危机处理能力。危机处理既是辅导员一种育人能力的表现,又是一种育人的艺术。高校发展迅速,改革加快,人员密集,成分多元,周边环境复杂,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发生各种危机事件。面对渐进的或突发的校园危机,辅导员要临危不乱,头脑清醒,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应该果断而不武断、机智而不呆板、忍让而不软弱、谨慎而不怯懦。总之辅导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学会危机防范管理,提高危机干预和危机处理能力,以保障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做到临阵不乱、条理清晰、进退有据、稳妥有方,是检验一名辅导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因此,危机处理能力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平日的修养,是个体人后天习得的行为修养。素养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养通常具有隐蔽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转化和形成的必要条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反思、观察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内在素养。职业素养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在动力和内部保障,是辅导员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一般包括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等方面。

1.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敏锐性、政治品质、政治气节的总和。这是辅导员各方面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对其他素养的形成起着激励和导向作用,是高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不仅对其本身起支配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政治素养及其成长、成才。具体地说,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能力、政治纪律、政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4]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对一定阶级、派别、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坚定信念。政治信仰是否正确是检验高校辅导员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高校辅导员应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辅导员应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给学生以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了这样的政治信仰,高校辅导员就会有长久的工作动力,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辅导员必须有正确的政治信仰,这不仅关系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因为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年大学生主宰着国家的未来,青年大学生必须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远大的抱负,才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第二,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政治问题时的基本出发点和态度,它集中反映着这些人所代表的阶级、派别、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看法、态度、思想感情就不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警惕并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只有具备了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才能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成功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第三,较高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主要是指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锐性以及善于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种政治问题的能力。较高的政治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坚持正确的方向,科学把握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问题,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上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政治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分化”、“西化”之心未死;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信仰易发生动摇,加之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和蔓延,致使不少学生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大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对辅导员的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政治鉴别力,清醒地把握政治方向,从政治的全局观察和处理问题。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领域,善于从政治上划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对一切有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此,高校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理论同改革开放实践及发展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发展中看成就、看问题、找对策,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轨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发展规律,针对性地以改革发展事实切中要害,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只有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条件下,分清是非,识别真伪,正确处理各种政治问题,搜集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调动和储备政治资源,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

第四,严格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和规矩,是规范和调整党的各级组织与全体共产党员政治行动和政治言论,使之符合党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和政治路线的行为准则。遵守政治纪律,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政治问题上,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办事,绝不能另搞一套。邓小平反复强调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干部必须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阳奉阴违,抵制和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要求高校辅导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对高校辅导员而言,严明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如果高校辅导员不能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政策评头论足,发表与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甚至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示怀疑和不满情绪,就会起到一种反面宣传的作用,就会搞乱大学生的思想,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利益,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可见,有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党性的体现,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原则性问题。

第五,较强的政策水平。政策水平主要是指认识、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的水平。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正确贯彻党的政策,按照党的政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不同事物的界限,如:正确区分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界限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高校辅导员要熟悉并善于运用政策,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2.思想素养

思想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从思想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上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素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系统,是保证思维活动正确运行的规则、线路和手段[15]。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的结果,也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或意识化,具有系统整体性、社会历史性、相对稳定性、规范性、自动性等特点。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僵化的思维方式阻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根本上就是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就是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坚持发展的思维方式。

第三,优良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思想素养的重要内容和综合表现。高校辅导员的思想作风素养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3.道德素养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不仅要有真理的力量和科学方法,而且还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无法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优秀的道德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杰出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16]。辅导员杰出的人格魅力能有效地吸引和影响大学生,促使大学生由知向行转化。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传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业,解的是人生之惑,其人格是一种情感意志人格。辅导员如果能够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动人,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激发力,达到“以情动情”教育效果。

第二,优良的职业道德。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执事敬”、“敬业乐群”的思想。高校辅导员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仅取决于它的知识和才能,更多地取决于他对从事事业的态度和情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养体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勇于追求,创新教育等。

4.身心素养

高校辅导员的身心素养是衡量和考察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辅导员工作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其劳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有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因此,身心素养包括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

第一,身体素养。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养是其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各种生理条件的综合。健康的身体素养是辅导员搞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高校辅导员就难以胜任繁忙的工作。辅导员身体素养的要求主要有:体魄健康,充满生命活力。

第二,心理素养。心理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学习活动的组织、日常生活的管理等;既是学校贯彻、落实、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渠道,又是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师(任课教师)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教育的桥梁,同时也是建造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因此说,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素养至关重要。辅导员心理素养的要求主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想象,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

“集体如同一种非常灵敏的乐器,只有在调好音调的情况下,它才能奏出影响每个受教育者心灵所必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要调准音调只有依靠教师即教育者的个性,更确切地说,就是要靠受教育者是否把教师当作人看待以及他们在教育者身上所观察和发现到的东西。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17]。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