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萨柏是美国代表性的职业学家,从1953年开始研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根据“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有人曾对美国成功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94%以上的人都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纵向的职业指导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

萨柏是美国代表性的职业学家,从1953年开始研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职业偏好、工作能力和自我认识等方面会随着年龄、经历和经验的变化而变化,择业行为和心理的调适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人的职业生活不仅受其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影响,而且受到个人智力、人格和机遇的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不仅是自我认识形成、发展和完成的过程,而且也是主客观折中、调和的过程。他根据“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一)成长阶段(0—14岁)

在这一个阶段,孩童会通过对家庭成员、朋友和老师的认同以及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建立起自我的概念。对职业经历着从好奇、幻想到兴趣,再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在这一阶段,他们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学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且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不断尝试来修正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包括如下3个时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 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并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 以兴趣为中心,矇眬的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 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是否相符合,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知识链接

有人曾对美国成功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94%以上的人都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换句话说,工作的基础条件就是兴趣。一个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人,不管如何努力,都不会有优秀的表现。

很多人常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工作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它对于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衣食住行,实际上,它更是人们实现理想的途径、是使一个人快乐幸福的隐形伴侣。

(二)探索阶段(15—24岁)

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青少年通过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等作了一番探索。在这一时期中,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他们谋略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以及通过学校教育、休闲活动和业余工作等途径中所获得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在这一阶段的开始时期,他们往往做出一些带有试验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职业选择。然而,随着个人对所选择职业以及对自我的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这种最初选择往往会被重新定位。到这一阶段结束的时候,一个看上去比较恰当的职业就已经被选定,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开始工作的准备。人们在这一阶段上,以及以后的职业阶段上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也许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形成一种现实性的评价。处于这一阶段的人,还必须根据来自各种职业选择的可靠信息,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这个阶段包括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 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及就业机会是否匹配,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 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3.尝试期(22—24岁) 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三)建立阶段(25—44岁)

属于选择、安置阶段。这个阶段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职位,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职位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包括2个时期。

1.尝试期(25—30岁) 对初次就业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变换次数各人不等,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2.稳定期(31—44岁) 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四)维持阶段(45—64岁)

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这一较长的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的阶段,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同时会面对新的挑战。

(五)衰退阶段(65岁以上)

属于退休阶段。由于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退出工作岗位,结束职业生涯。

专家提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纵向的职业指导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每个人的职业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必须了解这种职业周期的重要性,因为你所处的职业阶段将会影响你的知识水平以及你对于各种职业的偏好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