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须植根于“价值”

“创新”须植根于“价值”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样重视,强调“创新”须植根于“价值”之中,同时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和成本整合一体时,才能为企业本身及买方实现价值跃升。九龙仓刚进入千禧年代便强调多元的“创优增值”,这与“蓝海战略”提倡价值创新可谓不谋而合。集团卓越的商场发展及零售管理傲视同侪。

众说 Interaction·百佳CEO

吴天海丨文 李剑丨编辑


   
       

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须检视自身的强、弱项及因应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开发新蓝海,并且善用人才,培育新一代领导者,让企业可以持续发展。


   

去四分之一世纪,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先是全球一体化,再遇上游资泛滥,此外,信息科技日新月异,颠覆传统世界及思维。面对这高速发展的新世代,企业须与时并进,不断求变、创新及开拓新领域,这样才不容易被时代洪流淹没。

一家上市企业能屹立超过一个世纪,殊非易事,尤其是在经济未开放、信息不流通的年代,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智慧大多是从无数的实战中累积起来。昔日商家只能凭个人经验去经商,今天大家可轻易透过互联网汲取管理知识。巧妙的是,在多如繁星的管理理论中,有一些基本元素是历久不衰的,此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2005年出版的《蓝海战略》,作者讲述不少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迷失,只顾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与对手拼杀,腥风血雨,身陷“红海”。与之相反的是“蓝海”,蓝海开创者是采用一套完全不同的战略逻辑,他们不以击倒对手为目标,反而着眼于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创造并获取新需求、打破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把企业活动整合为一个体系以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样重视,强调“创新”须植根于“价值”之中,同时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和成本整合一体时,才能为企业本身及买方实现价值跃升。

九龙仓集团多年来的发展轨迹有部分与“蓝海战略”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九龙仓刚进入千禧年代便强调多元的“创优增值”,这与“蓝海战略”提倡价值创新可谓不谋而合。


   

成立于中国香港、有130年历史的九龙仓集团于1980年由“船王”包玉刚爵士收购,并出任集团主席,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革新,集团截至2016年6月底的综合资产总值超过560亿美元,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地产、酒店以及货箱码头等。

包玉刚祖籍宁波,是中国香港商界一代风云人物。他早年居于上海,是一名银行家,至1948年(其时30岁)移居香港。此后,包氏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20世纪70年代,环球航运以运力计已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独立船队,包氏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因而被冠上“世界船王”之名。然而,其时石油危机,几乎把整个航运业摧毁,他部署“新蓝海”,巧妙避过一劫,成功把业务由海上登陆,并开始涉足地产行业。1980年成功收购九龙仓控股权后,更成为香港最大业主之一。

由上海到香港,由海上到陆地,突破地域及行业界限,跨越经济高低起落,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机遇。包爵士高瞻远瞩,魄力惊人,为九龙仓撒下成功的种子。


   

九龙仓活跃于香港和内地,以地产发展为策略重点,并以收购土地、项目发展及市场推广等能力见称。集团卓越的商场发展及零售管理傲视同侪。凭借“创建明天”的理念和卓越的执行力,业务多年来表现稳健及具高效益。早在50年前香港恒生指数成立之初,九龙仓已成为7家成分股之一,至今仍是交投最活跃及最多人持有的本地蓝筹股之一。

九龙仓起源于1886年在香港尖沙咀落成的码头和仓库。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散货运输逐渐被集装箱货运业所代替,加上香港经济起飞,进出口量倍增,须觅地兴建规模更大的新码头以提升香港竞争力。码头业往外移为九龙仓带来新契机,建于维多利亚港旁的仓库亦被拆卸重建为今日的海港城。海港城是九龙仓的旗舰物业,市值近250亿美元,其中包括年度零售额达40亿美元的购物商场,全球排名数一数二,是最强国际品牌的最强伙伴。海港城于2016年踏入50周年,过去数十年多番进行扩建及升级工程,力求创新,制造蓝海,令其得享群聚效应和更高曝光率。

集团旗下第二个最重要物业,为坐落香港铜锣湾的时代广场,1993年落成,今日市值近70亿美元,但前身却是毗邻蔬果肉食街市的旧电车厂。其中17层的直立式商场,可说是全球最成功的直立式商场,是许多市民及游客必到的本地购物地标,每年零售额达12亿美元。20多年来,时代广场不断创优增值,成绩超越期望。


   

借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九龙仓秉承创优增值的精神,积极开拓内地市场。集团在20多年前就看到中国经济腾飞,遂开始到国内投资,是最早投资内地的香港地产发展商之一。2007年九龙仓更订下目标,把内地资产在集团资产的比重,在5年内提高到50%,这目标已基本上完成。


   

九龙仓集团旗舰项目海港城


   

集团的发展物业项目遍布内地15个城市,2016年销售额超过人民币300亿元。在投资物业方面,除了时代广场系列及上海会德丰广场外,集团自2008年起倾力在成都、重庆、长沙、苏州及无锡打造5个国金中心,总投资额达460亿元人民币,其中位于成都及长沙的国金中心规模及重要性更媲美香港海港城。

2014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开幕,当中的大型商场汇聚接近600家国际顶级品牌,其中逾100个品牌更是首次进驻华西地区;写字楼部分以“垂直华尔街”为发展概念,汇聚跨国及本地金融机构。该项目凭借独特优势奠定卓越地位,现已成为华西地区新地标,并屡获殊荣。成都国金中心的出现不仅为成都的商业项目确立新标准,亦为消费者呈现全新的生活消闲方式,同时更为成都锐意成为国际化都市增添动力。此外,无锡国金中心已于2014年启用,重庆国金中心计划于2017年开幕,而长沙国金中心和苏州国际金融中心亦将相继落成。九龙仓在香港及内地的投资物业组合持续增长,2015年占集团核心盈利的78%,成为集团的主要增长动力,带动改变当地的生活态度和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素。

九龙仓默默耕耘,将货仓码头变成海港城、将电车厂变成时代广场、将业务由香港伸延至内地15个城市,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潮流,创造新需求,成功开创一片又一片蓝海。


   

企业需要人力资本,若缺乏员工的支持,任何计划、宏图也只是空谈。九龙仓有一支资深及实干的管理团队,推动集团发展,但长远来说,如何开发人才蓝海呢?

过往企业在香港履行社会责任多单以捐款为主,九龙仓也不遗余力,透过非营利组织支持社会上各阶层。2011年,九龙仓打破传统,提倡BIC(Business in Community,“社、企共勉”)概念,让企业直接进入社会,减少企业与社会阶层的洪沟。多年来,这概念更伸延至专业人士入社区PIC(Professionals in Community)及退休人士入社区RIC(Retirees in Community),希望凝聚一班有能之士一起扶助社区。

除了多年来透过非营利组织支持社会慈善项目之外,九龙仓在过去数年间,也推出了多个自创的BIC项目,包括“学校起动”计划、“九龙仓全港中学生绘画比赛”“建筑设计实习计划”等,以培育不同背景和具备不同潜能的年轻人。这些项目的成果,既是公司的带领,亦有赖逾千名企业义工的支持。在推行这些项目的过程中,让不同员工一展所长,发挥领导才能,令团队精神有所提升,创造了意想不到的蓝海。

当中规模最大的是“学校起动”计划,该计划由集团牵头组建了一个开放平台让社会不同人士、企业及机构并肩合作,为家庭或学习条件稍逊的中学生提供各种机会,透过多元化活动,协助学生提升沟通技巧及基本才能、扩阔视野、建立自信,启发他们规划人生。这个计划让学生可以多接触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特性及雇主期望,让学生看到社会上除了入读大学以外还有许多机会,鼓励他们及早装备自己,向着目标进发。现时参与中学达51家,惠及逾43000名学生,支持企业及机构近40家,其中有本地公司,也有外资,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和新加坡等国;涵盖不同的行业,包括地产、零售和保险业等。

年轻人是社会未来栋梁,传统社会讲求精英制,但现实是无论学术水平高低,只要有合适的岗位亦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学校起动”计划正是另辟蹊径,帮助弱势学生之余,同时发掘被人忽略的人才蓝海。

昔日世界虽然多变,但变速较为稳定且有规律可寻。然而,今天的世界转变急速且难以预料。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须检视自身的强、弱项及因应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开发新蓝海,并且善用人才,培育新一代领导者,让企业可以持续发展。希望以上所述有关九龙仓在营商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吴天海是香港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常务董事。在《哈佛商业评论》2016“中国百佳CEO”榜单中,吴天海入榜并排名第48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