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乏不折不扣的落实态度

缺乏不折不扣的落实态度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落实不力,第一个原因就是态度,没有好的落实态度。而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态度始终不够优秀,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不注重纠正小的偏差,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严格说来,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据媒体报道,全国每年因人为“失职”造成的交通事故、煤矿坍塌、火灾等重大事故都有数十起!这需要制定激励与约束落实者的标准和制度,即好的落实往往以建立好的流程和标准为基础。

落实不力,第一个原因就是态度,没有好的落实态度。而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态度始终不够优秀,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对落实的偏差毫不在乎

不注重纠正小的偏差,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我国的铁道部和民航总局一直都以提速为目标,其实他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准点。以民航业为例子,国内飞机不准点是正常的,准点反而是不正常的。然而,全世界最快的火车——日本新干线时速达到320公里,每个月的误差却不超过3秒钟。

2.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

很多强大的民族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品质就是完美,对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而我们很多人就没有力求完美的习惯。

我们中间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强调宏大的事业不要忽视微小的细节。然而,环顾我们周围,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随处可见。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应该、可能等等,成了“差不多”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许多重大决策都停留在了纸上,许多重点工作都落实在了表面上,许多宏大的目标都成了海市蜃楼。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到最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

当前,要提高组织的落实能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洛克菲勒邀请了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算不算细节?严格说来,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坚持把这个细节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3.不会在自己的范围内处理一切问题

落实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级和每一个阶段都应重视的问题,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要担当起落实的责任。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每个人都有其担负的责任,有分内应做的事。做好分内的事是每个人的职业本分,也是落实的最好体现。

如果一个人连分内应做的事都做不好,又谈什么落实呢?“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或“在其位而乱谋其政”,其结果必定是“失职”,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媒体报道,全国每年因人为“失职”造成的交通事故、煤矿坍塌、火灾等重大事故都有数十起!惨痛的教训在警示我们“责任重于泰山”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履行责任是落实的首要任务!

4.对于领导的要求不能坚持,也不想坚持

如何真正有效地保证决策变成事实,达到既定的效果?这需要制定激励与约束落实者的标准和制度,即好的落实往往以建立好的流程和标准为基础。

例如,摩托罗拉早在30年前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流程管理体系,既形成了内部控制标准,也体现了公司的经营原则。该控制标准对涉及收入、采购、工资、制造、融资、财务报告、计算机系统控制、政府法规、知识产权等各项业务的流程都做了详尽的规定,而且还指出如果不按照标准做将会产生何种风险。所以,有好的战略,又有好的运转机制和标准来执行这个战略,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