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三元环境结构入手探讨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三元环境结构入手探讨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陕西三大地理单元内传统聚落景观评价,笔者认为。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类型丰富的传统民居资源。文章分定性与定量两种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选用模型时,在评价估算各指标数值基础上,使用了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简洁有效,结论可靠。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陕西聚落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拓展的空间视野较大。对传统聚落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人居环境”的创新之路。
学术讨论_新文化地理学

通过对陕西三大地理单元内传统聚落景观评价,笔者认为。

(1)传统聚落景观对现代社区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类型丰富的传统民居资源。对众多区域性民居资源的研究,还有许多未知盲点,今后应该积极提倡对区域传统民居的个案研究,特别是对西部12个省区的研究。营建融于自然、具有精神文化灵魂的社区人居环境,是现代人对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与建设关注的热点课题。传统聚落景观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它因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紧密联系,而具有朴素和丰富的生态学内涵,它是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呈现出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人居环境。它为我们现代聚居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业祖润.现代住区环境设计与传统聚落文化——传统聚落环境精神文化形态探析[J].建筑学报2001,(4):44-47.)。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是一种和谐的社区型人居环境,可以为现代社区营建亲和友善的人文环境精神,以宗族血统为核心构建人际交社、邻里友善的环境氛围,以伦理教化和乡土文化创造环境的精神和文化品质。

(2)评价方法有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完善。本书采取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有效确定各因子权重。采用较成熟的AHP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因子权重,分析结果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情况。文章分定性与定量两种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选用模型时,在评价估算各指标数值基础上,使用了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简洁有效,结论可靠。基于传统聚落景观的三种环境结构定位,进行目标层、功能层、因素层、指标层因子提取。但是指标层评价因子选取更多依赖于国内外有限的文献、已有的定性评价经验与目前基础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

(3)初创研究模式,类似研究案例尚需深入。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三元环境结构入手探讨了陕西三种典型的聚落景观,可作为聚落资源旅游开发等功能拓展的基本依据,其适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陕西聚落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拓展的空间视野较大。

(4)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陕西民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拓展的空间视野较大。中国传统民居浸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李连璞,刘连兴,赵荣.“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14-117,124.)如何合理挖掘评价指数的地理学意义并指导多层次有序的保护工作,如何应用“类设计模式”(关瑞明,陈力,朱怿等.传统聚落的类设计模式建构[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151-155.)在“保护”与“开发”中取得一种平衡,如何深层次挖掘美感性评价指数的景观文脉视点,如何在景观资源向旅游资源拓展并取得效益,如何总结传统聚落旅游开发模式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传统聚落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化人居环境”的创新之路。本书以中国传统聚落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载体(赵荣,李同升.陕西文化景观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288-289.),在评价体系构建基础上,运用适当评价方法对陕西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了与传统聚落相关研究方向。初步建立一种研究区域型聚落文化景观的定量路线与模式(图3-11),探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要突破个案研究局限,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需根据不同地区聚落特点总结不同开发模式,为传统聚落景观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