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型肝炎转化成肝癌的概率

乙型肝炎转化成肝癌的概率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居男性第七位,女性第九位。7.AFP≥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对Ⅰ期肝癌或单发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可配合化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居男性第七位,女性第九位。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年龄在30~60岁,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病因尚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病有关。

2.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与肝癌发病有关。

3.饮水污染,肝癌的发生与饮水污染有密切的关系。

4.某些化学物质能引起肝癌,如亚硝基化合物。

(二)诊断提示

1.年龄35岁以上,多数有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2.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部分症状常为慢性肝病所致,在中、晚期始出现典型表现。

3.肝区疼痛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4.肝肿大表面常呈结节状或巨块状,质地较硬,不规则,有触痛。个别肿瘤坏死液化或包膜下出血,可呈质软或有囊性感。

5.有黄疸、脾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等。

6.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消瘦,乏力,发热等。

7.AFP≥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

8.腹部B超、CT及选择性肝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三)治疗与转诊指征

1.治疗原则

(1)对Ⅰ期肝癌或单发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cm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可配合化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

(2)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cm的大肝癌应采用多手段综合治疗,尽可能争取手术切除治疗,无法行一期手术治疗的大肝癌,可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或肝动脉栓塞等方法,使肿瘤缩小后再行Ⅱ期手术治疗。

(3)晚期肝癌以综合治疗为主。

2.转诊指征

(1)确诊者,须住院治疗。

(2)肝炎及肝硬化病史,曾检测AFP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3)确诊有肝硬化,近期出现肝肿大,消瘦,乏力,发热、上腹肿块,腹水。

(4)肝癌家族史,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5)术后定期专科随诊。

(四)预防与保健

1.预防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感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打针、输血、穿孔、刺青纹身、性行为或是共享牙刷、刮胡刀等,减少血液、体液接触或交叉感染的机会。此外,乙型肝炎也有疫苗可供接种。

2.积极治疗肝脏慢性疾病。

3.管好粮食,防止发霉。储藏的粮食须防潮防热,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

4.改良饮水,改善饮水环境,改进水质。

5.其他预防措施包括适当补硒.提倡戒烟、戒酒、减少随饮食吃进其他致癌物,限制有机氯农药的应用。

6.均衡卫生的饮食、适度运动、维持适当体重、作息正常、充足的睡眠。

7.对于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硬化病人积极的进行普查。

8.确诊后的心理教育。

9.术后随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