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工培训模式比较

农民工培训模式比较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贫困地区适用的是农民工自发培训、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和富平模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基础和职业教育较落后,农民工参加培训机会较少。

农民工培训的不同模式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性,以下总结农民工主要培训模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一)各培训模式优缺点比较

1.成本最低的是农民工自发培训:农民工自发培训几乎不需要任何组织成本,只要在师傅带领下,通过观察与学习,就能掌握技能,进入工作岗位,不需要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因而组织成本低。

2.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职业院校培训:职业院校培训大多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及学历学位教育为主,专业性强。职业院校拥有更加充裕的师资和教学资源,能够实现市场化导向,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它们按需培训、学用结合,因而培训质量更高。但存在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3.针对性最强的是企业培训:农民工所在企业投资培训,首先就有它的信息优势,因为企业能及时发掘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其次,企业是直接受益者,因而有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企业知道农民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能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针对性更强。但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得培训具有“溢出效应”,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决定了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意愿不足。

4.组织程度最高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由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因政府在培训信息收集、政策制定、财政资金分配方而拥有主导权,因而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其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最高。但存在“政府失灵”问题。

5.帮扶性最强的是富平培训模式:富平模式是民办公助的培训模式,它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创办,在招生方面得到输出地政府支持,在就业方而得到输入地政府支持,为贫困地区农民工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其帮扶性最强。

6.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多元化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模式寻求实现中央政府,输入及输出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农民工自身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有效联系,博采众长,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该模式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灵活、资金来源广,是今后农民工培训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运行机制复杂且不能对私人部门等市场主体投资产生有效激励,导致农民工培训市场运行低效。

(二)各种培训模式适用性比较

1.发达地区适用的是职业院校、企业和多元化培训模式: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实力强,对特殊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多,有较好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丰富。因而,发达地区应该更多地发挥培训市场的力量,实行市场化培训。

2.贫困地区适用的是农民工自发培训、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和富平模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基础和职业教育较落后,农民工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因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工培训的帮扶。

3.劳务输出与输入地适用的是政府组织的公共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培训:劳务输出地农民工培训可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职业院校来做,劳务输出地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是为了解决其就业问题,以提高当地就业率。而输入地政府对进城农民工的培训,一般是为了帮助其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4.培训资源丰富地区适用的是多元化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各培训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5.培训资源不丰富地区适用的是农民工自发培训、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培训和富平模式。培训资源不丰富地区,因其农民工想要培训也没有合适资源,需要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义务为当地农民工提供培训,满足其培训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