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工再就业培训

农民工再就业培训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实现初步思想解放之后,十四大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得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政府角色开始慢慢转变。《计划》首次明确了市场化的农民工培训机制,开始按照市场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可见,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经费承担者,农民工培训的其他受益者也开始负担培训费用。

1992年到2001年我国的经济和政策背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政府角色也在发生转变。

(一)经济与政策背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实现初步思想解放之后,十四大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得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户籍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并且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92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达4000万人,而到2001年,转移人数高达8961万人。大规模的“民工潮”不仅给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可见,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井然有序的跨区域流动已经成为这一时期政府政策关注的焦点。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政府角色开始慢慢转变。

(二)政府角色解读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自然受到政府的极大关注和推崇。然而,由于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农民工培训政策话语也随之发生变化。

1994年8月,劳动部发布了为期两年的《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提出在全国所有市、县(区)劳动部门基本建立起就业训练基地,初步建立按市场需要决定训练方向的机制,建立并实行对农村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训练制度……地方就业服务工作经费由当地政府在财政中支持,今后逐步发展为通过建立就业基金,在基金中列支。《计划》首次明确了市场化的农民工培训机制,开始按照市场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同年11月,劳动部又在关于《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将“其他具备相应资格的民办就业训练机构”纳入到承担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就业培训机构之中。这就打破了政府是唯一培训实施者的局面,民办培训机构这一新兴力量也开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实施机构之一。

2001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而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中提到,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收取学费……有条件的行业、企业和学校,应而向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务工者,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切实减轻其就学负担。可见,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经费承担者,农民工培训的其他受益者也开始负担培训费用。

总之,这一时期的政府角色特征如下:

1.在农民工培训实施方面,主要以各级教育部门下属的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和各级劳动部门的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辅之以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同时还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培训机构纳入培训实施机构中;

2.在农民工培训经费方而,主要以地方建立培训专项基金,中央财政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农民工个人、行业企业也应负担小部分的费用;

3.在农民工培训目的方面,主要是服务于劳动力的跨区域有序流动。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政府仍然承担主要供给者的角色,即1992年到2001年,政府在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角色是主体型供给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