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的协调。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学生、家长、领导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且在个体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身体健康、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简言之,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的协调。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跟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相比,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没有那么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坦途。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个人问题,它会进一步表现在教师的行为和态度上,进而影响学生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普遍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2.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身体健康标准那样明确、客观、容易掌握,在具备了一般人心理健康要求的同时,也要充分地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需要。心理学者把教师心理健康指标概括为六个方面:

(1)教师角色的认知。即对自己了解恰当并能愉快地接受自身职业,这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标准之一。

(2)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这种环境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心活动背景。

(3)教育独创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基础,反过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独创性也成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4)抗教育焦虑。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忍耐挫折和困难的考验等都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学生、家长、领导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能够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