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检测 主要检测项目为血小板聚集实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行肝素抗凝治疗后,以aPTT检测结果较正常对照组延长1.5~2.5倍为佳。应用肝素过程中可定时检测抗凝血酶Ⅲ水平使其维持在120%以上。当抗凝血酶Ⅲ<70%时,需补充血浆或抗凝血酶Ⅲ制剂。肝素可致免疫性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1%~2%,常发生在应用肝素后2~14d,因此应定期查血小板计数。应用一般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不建议进行常规监测。

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检测 主要检测项目为血小板聚集实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另外应用噻氯匹定500mg/d的患者在始用药1~2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各1次,进入稳定期后每2~4周检测1次,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至正常的20%~30%,BT延长为治疗前的1.5倍为宜。

2.抗凝药物治疗的检测 aPTT是检测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时(500~10 000U/24h)可不做实验室检测,但是应用中等剂量(10 000~20 000U/24h)时或应用大剂量(20 000~30 000U/24h)时必须定期进行aPTT实验室检测。行肝素抗凝治疗后,以aPTT检测结果较正常对照组延长1.5~2.5倍为佳。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需依赖于凝血酶Ⅲ,抗凝血酶Ⅲ正常血浆水平为80%~120%时应用普通肝素有抗凝效果,当抗凝血酶Ⅲ<70%时肝素抗凝效果减低,当<50%时肝素几乎失去抗凝效果。应用肝素过程中可定时检测抗凝血酶Ⅲ水平使其维持在120%以上。当抗凝血酶Ⅲ<70%时,需补充血浆或抗凝血酶Ⅲ制剂。

肝素可致免疫性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1%~2%,常发生在应用肝素后2~14d,因此应定期查血小板计数。

因子Xa抑制试验:肝素与AT-Ⅲ结合后,使AT-Ⅲ抑制Xa的作用大于抑制凝血酶,通过因子Xa与底物反应,最终反映出受检标本中的肝素含量,方法有发光底物法,荧光底物法,分子标记法和Hepatest药盒。LMWH主要抑制Xa,故此法主要用于监测LMWH。应用一般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不建议进行常规监测。

PT是检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口服抗凝药的过程中,PT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2倍为宜,PT比率维持在1.5~2.0为佳,可防止抗凝不全所致的药物疗效降低或出现并发症。目前INR为检测口服抗凝药用量的一种较好的表达形式,比PT检测更有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