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例四】繁杂事务要理出重点

【案例四】繁杂事务要理出重点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午两点钟有客人要来,秘书小刘应提前为约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约见按计划顺利进行。本案例中,小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顺序以致险些耽误了重要工作,作为秘书人员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刘秘书应礼貌地称呼对方的每一个人,并妥善地引导客人前往会议室,与等待在会议室的己方人员见面。本案例中的两人自称王总的朋友,小刘并没有马上相信,而是通过与王总联系弄清真相。

华美公司有一个重要会议,时间是下午两点,地点在公司的小会议室。公司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王总经理、销售部方经理和总经理秘书小刘。

秘书小刘一早就来到办公室,打算为下午的会议做准备。

不巧的是,上午临时又有了新的安排,小刘要去总公司取一份重要文件。等她办完这件事回到办公室已是十点多钟。没等她在办公室坐稳,就看见两个陌生人径直往总经理办公室走去。小刘连忙拦住二人,问他们有什么事。二人不耐烦地说:“我们是王总的朋友,今天都等了一早上了,必须马上见到你们王总。”小刘说:“对不起,你们稍等一会儿,我跟王总联系一下。”王总在电话里告诉小刘:“我不认识他们,你‘挡挡驾’吧!”小刘跟这两人周旋了好一阵子,总算把两个人给送走了。这时,电话又接连响起来,小刘急忙一一接听……

整个上午小刘忙得焦头烂额,竟忘了安排下午会议的准备工作,直到吃午饭的时候她才想起来。请问:

(1)小刘应如何补救准备工作的疏忽?

(2)在接待对方人员时,小刘应注意哪些礼仪?作为秘书,小刘应如何作引见介绍?

(3)小刘应如何为领导“挡驾”?

【问题思考】

有人说,凡是无约人员都应该一概拒之门外,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案例分析及参考要点】

作为秘书日常工作之一的一般性接待,可以分为有约接待与无约接待。在有约接待中,秘书应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应做好环境与物质方面的准备,会客室要清洁、明亮、整齐,会客室应准备好桌椅、茶水等,最好摆放适宜的植物,令来访者感受到舒适而友好的环境氛围。如果是洽谈业务,秘书还要为上司准备好相关资料。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来送往都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在约见之前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物质与心理准备,客人来了之后秘书会手忙脚乱,自顾不暇,难以从容地做好接待工作。

本案例中首先涉及有约接待。下午两点钟有客人要来,秘书小刘应提前为约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约见按计划顺利进行。但是因为临时安排的工作、处理一个无约接待及日常事务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险些耽误了下午的约见准备。秘书工作琐碎而繁杂,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是秘书经常要面对的情况。秘书应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把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优先完成。本案例中,小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顺序以致险些耽误了重要工作,作为秘书人员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小刘可以尝试这样做:第一,另派人去取文件;第二,对于突然闯入的两个无约人员,先行阻拦,然后转交其他秘书去处理,自己立刻去准备下午的约见。

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回答如下:

(1)到了中午小刘才想起尚未为下午的约见做准备,她应该立刻去会议室查看环境卫生与桌椅、茶水等,适当做好环境布置,人手不够时,应立刻请同事协助,此外,要根据下午的约见主题,决定是否需要准备相应的文字资料或电脑等用具。小刘还应在约见时间前十至十五分钟提醒王总及方经理到场,并做好迎接客人到来的准备。

(2)本案例中,小刘可以在办公室等待客人到来,或者到公司大堂去迎接客人,见到客人后应礼貌地起身相迎,并热情地向客人问好;一般情况下,客方的秘书会先作自我介绍,然后按职位的高低依次为刘秘书介绍其他客人。刘秘书应礼貌地称呼对方的每一个人,并妥善地引导客人前往会议室,与等待在会议室的己方人员见面。秘书在引导客人时,自己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相隔一步到一步半距离为佳,体现以右为尊、为上的原则。秘书小刘引导客人来到会议室,应为宾主双方进行介绍。一般情况下,介绍人与被介绍人都应站起来,介绍时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先为客人介绍主人,在介绍己方人员或客方人员时都遵循地位由高到低的原则。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小刘应做到亲切迎客、热情待客、礼貌送客,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礼有节,令客人感到亲切友善,宾至如归。

(3)针对两个无约人员,秘书小刘既不能有求必应,又不能无礼怠慢。秘书必须学会有效地甄别、过滤不速之客。本案例中的两人自称王总的朋友,小刘并没有马上相信,而是通过与王总联系弄清真相。了解了真实情况和领导的意图后,小刘可以告知对方此时王总无法接待,问清客人的来由,如果需要,可以把他们介绍到相关的部门去,或者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们会请示王总之后再跟他们联系。总之,要灵活处理,既不要让客人感到尴尬,又要避免浪费过多时间。

不论是有约接待还是无约接待,秘书都应保持适度的礼貌与热情,既要能友好诚恳地接待上司愿意见到的来宾,又要有礼有节地为上司“挡驾”,婉拒上司不愿见到的不速之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