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高职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2004年2月,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学生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因此,各个年级面临的问题不同,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与此相反,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一、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

(一)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生理发展阶段来看,高职学生正处于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绪,都可在高职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如有难过、悲伤、悲哀,遗憾、失望、绝望之分。从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高职学生表现出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较极端的情绪体验;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高职学生情绪与文化的交融也更加明显,交际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更细腻、复杂,有的高职学生还开始体验一种更突出的情感——恋爱,而恋爱活动往往又伴随着深刻的情绪体验,这种特殊的体验对高职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高职学生的情绪呈现出相当丰富多彩的特征,以惧怕的情绪来说,高职学生所怕的事物,主要与社会的、文化的、想象的、抽象复杂的事物和情势有关,如怕考试、怕陌生人、怕惩罚、怕寂寞等。

(二)波动性和两极性

大学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一阶段完成。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高职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尽管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也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也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高职学生相对敏感,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一句善意的话语,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支动听的歌曲,一首情理交融的诗歌,都可以使他们情绪发生骤然变化。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新与旧的价值观的更替,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情绪的波动与困扰。

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正处于情绪表现的“动荡”时期,自我认知、生理及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等原因,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带有明显的两极化特征。胜利时得意忘形,挫折时垂头丧气;欢喜时花草皆笑,悲伤时草木流泪。他们情绪的反应摇摆不定,跌宕起伏。有人对大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约70%的大学生的情绪经常都是两极波动的,也就是像“波动曲线一样,忽高忽低”。

(三)冲动性与爆发性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由“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渡期,其特点是动摇、起伏的,他把这一时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由于他们兴趣广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轻气盛和从众心理,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犹如狂风暴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往往会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迅速产生热烈的情绪;对于不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则会迅速出现否定的情绪。个别的人有时甚至会盲目狂热,而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又会灰心丧气。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平息也快。

高职学生情绪的冲动性常常是与爆发性相连的。高职学生的自制力较弱,一旦出现某种外部强烈的刺激,情绪便会突然爆发,借助于冲动的力量驱使,以致在语言、神态及动作等方面失去理智的控制,容易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和后果。

2004年2月,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学生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撰写了《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四)阶段性和层次性

高职阶段由于不同年级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不同,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也有所区别。因此,各个年级面临的问题不同,高职学生的情绪特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高职新生所面临的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定位、确立新的目标等问题。新生阶段,自豪感和自卑感混杂,放松感和压力感并存,新鲜感和恋旧感交替,情绪波动大。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过程,能够融入校园生活中,情绪较为稳定。毕业班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就业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消极情绪多。另外,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要求、期望的不同,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别,高职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

(五)外显性与内隐性

高职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常形于色,比起成年人更为外露和直接;但比起中小学生,高职学生又会文饰、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内隐、含蓄的特点。一般而言,高职学生的很多情绪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如考试取得第一名或赢得一场球赛,马上就能喜形于色。但由于自制力的逐渐增强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他们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高职学生会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例如,对学习、交友、恋爱和择业等具体问题,他们往往深藏不露,具有很大的内隐性。另外,随着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逐渐完成与心理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根据特有条件、规范或目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的外部表情与内部体验不一致。如有的学生对异性萌生了爱慕之情,却往往留给对方的印象是贬低、冷落人家。

二、情绪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一)情绪对高职学生健康的影响

根据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影响。若能保持愉快的心境,为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则人体免疫功能活跃旺盛,可以减少患病的机会,有益健康。良好的情绪不仅使大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满怀自信,而且能够使他们的求知欲增强、思维敏捷、富于创造力、爱好广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全方面发展。

与此相反,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在压抑、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长期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内脏功能也会受到伤害。许多研究表明,消极情绪是健康的大敌。突然而强烈的紧张情绪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度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制力。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心律失常、月经失调、神经性皮炎等生理疾病,都与消极情绪有关。

(二)情绪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

情绪不仅与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与高职学生的潜能开发、学习效率有关。良好的情绪情感往往使大学生乐于行动,有兴趣学习、工作和活动,有助于开阔思路、集中注意力且富有创造力。研究发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而轻松是思考和创造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心理学家用实验方法研究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时,通常将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采用自我评定法和生理反应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呈倒“U”形。

因此,适度的焦虑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均难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有的高职学生在考试时过分紧张,结果出现“晕场”;反之,有的学生对考试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理想。

(三)情绪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的良好情绪特征,如乐观、热情、自尊、自信等,是人际间产生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能使彼此间心理距离缩短、情感融洽;而自卑、情绪压抑、爱发怒的人,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双方很难沟通,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与传染性,因此良好的情绪,积极而稳定、适度的情绪反应,正性情绪大于负性情绪的人,更容易受到欢迎,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赞赏,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位高职学生这样形容宿舍的另一位同学:“他的情绪如六月的天,喜怒无常,无法把握。与他相处,如履薄冰,我们时刻要受他情绪的支配与感染。我们认为他没有用坏情绪影响我们好心情的权利,因而我们选择逃避,尽量少与他交往。”

同时,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学会适度控制与调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情绪对高职学生行为目标的影响

1979年,心理学家埃普斯顿在《人类情绪的生态学研究》一文中,介绍了他对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情绪与行为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当体验到的是积极的情绪,如感到高兴、亲切、安全、平静等,大学生的行为目标也往往是积极、生动的,对新经验的接受和开放,对周围人的尊重和理解,对价值和长远目标的献身精神等,都有明显增强。当体验到的是痛苦、愤怒、紧张或受到威胁等消极情绪时,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下降,反社会行为增加,对新经验持审慎,甚至闭锁的态度;另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向消极方面转化,而是吸取教训,准备再来。

埃普斯顿的实验结果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积极的行为变化之间总是有一致的关系。因此,在大学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缔造这种关系,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使之转化为长远目标和为价值献身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