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性向理论着重探究如何实现“人职匹配”程度,即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职业性向构成要素不同的个人,对应与之适合的职业类型。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撰写简历中突出目标岗位所需能力的实践经历;为学生求职提供职业性向测验报告,让用人单位对学生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凸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就业就是选择并从事某一种职业。然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趋缓,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发展,高校连年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下,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就业的职业,灵活就业,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始终是职业院校关心的焦点问题。职业性向理论着重探究如何实现“人职匹配”程度,即职业的价值观、兴趣、人格和能力等职业性向构成要素不同的个人,对应与之适合的职业类型。其理想状态是适合的人找到适合的职业;适合的职业找到适合的人。这不仅使个体在工作岗位上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而且也容易使人产生较高的职业满意度。其就业质量也更高。所以,职业院校要运用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为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或为“人职匹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学校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方法,形成理论、实践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既有就业、择业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和观念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现在与未来入职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推荐工作中的“人职匹配”(张汝敏,赵培军和刘景芳,2010)。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职业导师或就业指导队伍,运用职业性向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的测验与分析,了解毕业生的职业性向,了解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为有需求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对照个人的主观条件和与其有一定可能性的社会职业岗位,使学生能结合自我职业性向特点与当前能找到的就业岗位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纷繁的职业机会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转换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帮助选择与其特性相近的职业,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撰写简历中突出目标岗位所需能力的实践经历;为学生求职提供职业性向测验报告,让用人单位对学生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凸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