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校学生工学结合初探

中等职校学生工学结合初探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改的深入,“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又摆上了议事日程。工学结合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工学结合方式存在“学生工作的专业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中等职校学生工学结合初探[1]——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

朱冬建

一、工学结合的起源

工学结合国外发展较早,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开始实施的一种“三明治”教育模式就是早期工学结合的萌芽。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基本类似的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美国于1962年成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1963年在委员会的推动下成立了合作教育协会,1983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定义“合作教育是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政策或教育形式。它是以学校与企业部门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涵盖了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在内的各国各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得到各国普遍的认可。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曾经风靡一时,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新中国早期出现的一种“工学结合”模式。这一时期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偏差最严重的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使教育的偏差发展到几乎断送我国教育的地步。半工半读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无视学校教育特有的规律,盲目改革,使半工半读偏离了正常轨道。半工半读成了“只工不读”,勤工俭学也演变成“勤工即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国民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改的深入,“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又摆上了议事日程。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1991年以后至2005年广大职教人围绕“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进行积极探索。2005年8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专题会议”上,周济部长提出“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强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 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强调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二、实施工学结合的意义

工学结合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模式。用原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话来说,它可以使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业上的经济负担,并在毕业后能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工作需要;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让学生能把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2)为学生提供一个检验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机会,同时锻炼了学生适应环境能力。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学生们亲临工作现场经受职业训练、接受职业指导,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3)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自食其力的喜悦,同时也能体会家长工作的不易,切身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通过工学结合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

(5)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学会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共事、学会相互交流、学会相互尊重、学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增强了学生今后就业时参与竞争力。

(6)工学结合为家庭经济条件较低的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学习与工作期间,一边赚钱一边学习,在职完成学历教育,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

(7)实行工学结合,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顺利对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顺利地被用有单位录用。

三、实施的途径与思考

我校从2002年起开始进行工学结合探索,总计2400人次参与各类形式的半工半读,学生获得劳动报酬总计760余万元。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形式的半工半读实施途径。

1.以校办企业为平台实施工学结合

学校建有“前店后厂”式的实训工厂。我校汽修专业创办了如东县永升汽修厂,利用校办企业平台,组织学生在校办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将学生的平时实习放在一种企业的真实环境下进行。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熟悉了生产设备,体验了现实生产,感受了企业文化,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实践能力,树立了较好的就业心态,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继续接受技能教育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种工学结合模式使职业学校做到了“企业、学校结合;师傅、教师结合;产品、作品结合;经营、实习结合;生产、教学结合”,使师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的工作任务。借助于企业环境和实际生产,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了解企业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又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利于培养一支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高等职业教师队伍。

2.生产突击型工学结合

这种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旺季到企业进行顶岗生产,平时在学校上课的一种形式。我校在江苏常发集团生产旺季多次组织汽修专业的学生到企业顶岗生产,学生从中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满足了企业对人力资源阶段性的需求;同时学生又通过参加劳动获得报酬,减轻了家长负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工学结合方式存在“学生工作的专业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仅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工学结合的目的是多元的,“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仅是其目的之一。“生产突击型工学结合”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能力和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还是很有利的,因此只求与所学专业有联系,不求完全对口。虽然有时这种工学结合时间仅一两个月,但有企业工学结合经历的学生,在就业面试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优势,企业人事经理很看重这些经历。

3.课余工作式工学结合

“课余工作式”的工学结合方式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工学结合方式,既可让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又可通过实际工学结合去体会父母的辛劳,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学习上会更加勤奋了;还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既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这种工学结合方式中,学校和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推荐工作岗位。学生具体从事何种工作在哪里工作由学生自己选择。我校有学生在“肯德基”打工;有利用假期帮企业推销产品;有学生在假期到做超市理货员等。学生普遍反映工作比较辛苦,但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下来。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坦言:课余工作经历使他们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开阔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让他们觉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1]原载《新课程研究》.200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