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效能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效能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话题,早已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作为承担培养创新型劳动者的中职学校以及践行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接受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探索出契合我国“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的、能给学习者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的课堂教学模式。

1 “262效能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性增加,对中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新的定位,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职教的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如何让更多适龄初(高)中毕业生走进职业学校,通过3年的职业学校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为自己今后30年的职业生涯奠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则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仅反映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对待“学”与“教”的态度,还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并辅以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在理论教授、技能传授时基本上沿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其特征是以“教”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外实践,甚至连课堂实践、师生互动等也被忽视,最终导致“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局面成为课堂常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相继渗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其中有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教育理论、布鲁姆目标管理教学理论等。随着电化教育的发展,一个时期在欧美流行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也受到了一些人的重视。由于电化教育强调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与凯洛夫的直观性原则、斯金纳的强化刺激—反应理论、主张强化外部刺激等接近,因此很快被接受并融入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由“教师满堂灌”“教材机械灌”发展为“电化强制灌”,成为新形式下的“填灌式”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仍是以“教”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直接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获取大量的信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模式。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中心”论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混淆了“主导”与“主体”的区别,以纯科学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各学科教学,虽然省时、见效快,能系统地传递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授”“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功能目标上,学习主体缺位。所谓学习主体缺位,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主体事实上没有听课或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显性缺位和隐性缺位两种。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而未到课堂上课,称显性缺位;而学生已进入课堂,但并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成为没有进入到学习角色的学习主体,称隐性缺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状态;问答的内容限于认知性的问题,答案是预设、唯一和定型的,学生机械学习、惰性学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而且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大脑和手脚被一种变形、固定的框架束缚着、禁锢着,其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未得到基本的保证和发挥;教学手段单一,操作程序机械,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学效果评价以一纸考试成绩作评价标准,学生的满意度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考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再仅以是否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以自己是否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增强了素质为旨归。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满意,因此,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以求不断发展。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体的发达,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变化等因素,均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即在保持或发挥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克服其弊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所有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胡锦涛曾说:“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温家宝也说过:“对于教学改革,要减轻学生负担,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教是为了不教,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话题,早已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作为承担培养创新型劳动者的中职学校以及践行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接受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探索出契合我国“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的、能给学习者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1年,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成功申报了“全国首批示范中职学校”,确立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示范校建设工作核心,在“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大主旋律下,秉着“办幸福教育、建幸福课堂”的职教理念,拉开了“精品职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着手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262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让中职教育的课堂活起来,师生乐起来,课堂效能高起来,使每个教师“教中乐”,每一位学生“乐中学”,让课堂充满幸福,人人收获成功。

在262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上,我们经历了1. 0版“262幸福课堂”和2. 0版“262效能课堂”两个阶段的实践、发展、提炼、升级。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期,关注的中心是学生,“五以”体现课堂教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引领、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课堂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学、想做,会学、会用”,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幸福课堂。它包含“教学时间262”“教学任务262”“教学结构262”三大丰富内涵,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和中职学生的兴趣特点,围绕课堂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步骤全面改革,教学设计以任务为引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以能力为导向,最终实现“培养行业青睐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新”诠释课堂的幸福、快乐:理念新——以就业为导向,以幸福快乐为根本,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认识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形式新——对陈旧课堂模式的颠覆,学生“展示”成为改革突破口;评价体系新——摒弃了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通过活动呈现、作品展示、课堂氛围、解决问题和任务的成熟度等进行多元评价。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完美契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吹动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春水,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的人少了,借助校园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人多了;课堂“闲人”少了,互助学习的人多了;羞于表达自我的人少了,勇于展示、善于质疑的人多了。在262幸福课堂上,学生想学、想做,会学、会做,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但“262幸福课堂”的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课堂氛围,注重以活动诠释“幸福”,弱化了课堂教学的“效”“能”。在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依托校园信息网络,在网络承载能力、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等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引进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共同研究行业需求、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点,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提炼特色,构建出以职业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基本素质教学为辅线,以教师教学的实效、效益、效率和发展学生的技能、潜能、动能(创新能力)的“三效三能”为核心,融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维度和30个元素为一体,升华为2. 0版三维多元“262效能课堂”,并开发“262效能课堂”评估系统,使活跃的课堂形式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内涵无缝对接,完成了26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完美蝶变。

262课堂教学模式承载了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突破了制约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的瓶颈,是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建设全国首批示范中职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实现培养学生3年,要为学生30年幸福生涯着想,要为民族300年振兴着想的教育目标和“职业化、信息化、国际化职业名校”的办学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62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改科研能力;促使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行业前沿信息和新技术;促使教师深入行业顶岗学习,引行业“活水”进校园,加速了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教师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一对一、一对多进行辅导,准备学材,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效能评价,教师从教育专家变为行业专家,教师从讲解理论变为行动引导;从讲得多变为启发学生多、操作指导多;从黑板、讲台用得多变为深入企业时间多、走进车间指导实训多。教师们在实施的过程中用一句话精辟总结“累并幸福着,累并成功着”。

262课堂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行业青睐人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任务为引领,活动为载体,建学习小组,让课堂成为开放的课堂、展示的课堂、产品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从听得多变为见得多,做得多,说得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培养与提升。在非传统意义的教室——工作室、实训室、仿真车间里,完成了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促进了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无缝接轨,提升了融入职场的能力。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厚积薄发获得佳绩,在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中,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了行业的好评。

26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启动后,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 0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问卷中,95%的学生认为此新型的模式的应用能够激发自己的求知欲;88%的学生认为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90%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6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师艺术地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其职业技能、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学要求,适应学生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