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二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明显实效。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而自我教育则是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内因和最终目标。

第四节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6)

一、父母关爱,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情中之最,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尽管不在孩子身边,但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关爱孩子,履行监护职责。沟通是关爱的最好形式和表现。身在异地的父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与孩子沟通。一是语言直接沟通。即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二是间接沟通。建立空中走廊,由学校老师定期向家长汇报留守孩子的成才情况,家长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金钱,要对子女的消费支出有计划、有监督。否则,将会给子女赌博、迷恋上网、浪费等不良行为留下隐患。选择家中托管孩子的监护人也应慎重,不能把孩子托付给言而无信、游手好闲、迷信愚昧的人监护。家长还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学校关心,营造温暖、活泼的学校教育环境

出门打工的农民工已无法将关爱直接施于孩子,此时学校的老师理所当然要担负起这一使命。

第一,教师角色要转变。为适应留守儿童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抚养职责,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教师要把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像父母一般对留守孩子监护抚养。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缺少家庭的关爱,教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填补其情感空白。如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防止产生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实践中磨砺意志等,使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像亲人一样和谐。

第二,教育理念要更新。显然,传统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采取适合留守孩子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一要坚持以留守儿童为本的人本思想,处处为留守儿童的成长着想。二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表扬,激励,更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特长,甚至批评中也应有赏识。三要有服务型教育理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染他们,在服务中收到教育的效果。四要运用愉快教育法。校园要为留守儿童创造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他们愉快、温馨的家。五要有和谐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和谐、平等,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

第三,学校功能要增容。农村中小学的学校功能要增容,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相适应,要有新的学校理念,要建设校中有家、家校合一的新型寄宿制学校。学校除应加强教学功能外,特别要加强其生活功能、服务功能的建设,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衣食住行融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根据留守儿童“失家”的实际情况,学校要为他们“安家”,让他们在学校能找到回家的感觉,享受到家的温暖。

三、社会关注,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教育环境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明显实效。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有力监管,极易被社会的不良现象所诱惑,加之他们自制力差,必然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各级政府应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优秀家庭成员和优秀成员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鲜活的好人物、好事例树立典型,从而以点带面,不断辐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自律自强,强化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来塑造和培养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广大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自我教育则是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内因和最终目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最终还得通过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