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奇于名山大川

问奇于名山大川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奇于名山大川登天台 攀雁荡经过几次远游,霞客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也渐渐有了好游的名声。经过一番思索和总结,他决定不再循常人之道而游,而是要独辟蹊径,“问奇于名山大川”。1613年春,抱定这样一种想法他又踏上了旅途,要探奇于浙东名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分别位于浙东天台县和乐清县境内。大业中这个寺修成,即名国清寺。于是霞客又萌生了登雁荡山顶、探山顶之湖的强烈意愿。
问奇于名山大川_魂系祖国好河山

问奇于名山大川

登天台 攀雁荡

经过几次远游,霞客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也渐渐有了好游的名声。然而,回到家里整理旅途日记时,他又总觉得自己的旅游尚没有走出一般游人的窠臼,凡所见所历,也都是别人所见所历,没有超出他人之处。没有新发现的旅游也就没有意义,写出的游记也不会有新鲜感,或许正因如此,他初期的旅游没有留下游记。经过一番思索和总结,他决定不再循常人之道而游,而是要独辟蹊径,“问奇于名山大川”。1613年春,抱定这样一种想法他又踏上了旅途,要探奇于浙东名山天台山和雁荡山。

天台山和雁荡山,分别位于浙东天台县和乐清县境内。两山首尾相接,蜿蜒绵亘于东海之滨,气势雄伟,兼备山海之胜。尤其是雁荡山,据地质学家考察,这里在遥远的地质年代曾是火山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区,地下溢出的熔岩铸成了山冈峰峦的肌体,而后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沉没于大海,海浪像一位雕塑大师,对它进行了精深细致的艺术加工。再因地壳运动,后来山体重又升出海面,大自然的风风雨雨,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侵蚀,又进一步塑造了山体的外观。因此,雁荡山具有奇谲善变的怪石,鬼斧神工的奇峰,千姿百态的洞窟,以及绮丽壮观的瀑布和神秘莫测的山顶湖沼,自古以来便享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

这两山又都是佛教圣地。天台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山中名寺国清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在佛教界享有很高声誉。雁荡山则在北宋时期广兴寺院,据雁山志书所载,计有10院、18刹、16亭,后历代又有增修,香火极盛。众多的寺院庵亭点缀于峰峦之间,使这两山更加引人入胜。

江阴迎福寺的法师莲舟上人与霞客结伴同行。他们由水路经杭州到绍兴,再经宁波到宁海。一路上,他们观看了神奇壮观的钱塘江潮,游览了风景清幽的绍兴东湖,领略了普陀洛迦山“海天佛国”的超然意境,游兴渐浓。3月30日,沐浴着明媚春光,他们又出宁海西门意气风发地向天台山进发。

每到一地,霞客都要仔细打听路线,然后选择小路、近路而行。来到天台山脚下,霞客照样向山民问明路线,然后叫两位随行仆人挑了行李走大道上国清寺等候,自己则同莲舟上人由小道先攀天台山最高峰华顶。他们沿怪石乱置的山脊艰难地向上攀登,一条小路时隐时现于荆棘之中,或荒山冈上。莲舟上人大为不解,便问霞客,为什么老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偏偏走这人迹罕至的小路呢?霞客则微笑着回答说:“平坦大道无险境,无路山川更出奇啊!我们出来,不就是为了寻奇探胜吗?”这实是霞客初期旅游经验的总结。

经过两天翻山越岭,他们登上了高达1138米的华顶顶峰。来到峰顶,霞客发现这里的植物与山下大不相同,山下有低矮的松林和盛开的杜鹃花,而这里只有凄凄荒草,且草不盈寸,草上结满白霜。霞客看附近山头,也是珍珑俊俏冰花玉树般的世界,霞客第一次看到盛春江南还有这一片冬天景象,很是惊奇。他想,这大概是山高寒冷所致吧。这华顶又名望海尖,因站立峰顶可远眺东海。霞客极目东眺,但见山外海天一色,浑然无际,与站在海边观海大不相同,有可望而不可即似仙界之感。

下了华顶,霞客与莲舟上人又登上了昙花亭,游览亭外的石梁飞瀑。这里两山对峙,山腰间有一块天然巨石,如同横空突出的屋梁,架于两山之间。梁下有飞瀑下坠,直捣深谷,声音轰然如雷。霞客为这飞瀑喷雪的景致所吸引,从各个角度观看了瀑布的雄姿,又冒险蹑足于宽仅尺余的石梁上面,俯瞰瀑布泻入深谷的壮观场面。在旁的莲舟上人看到这,也不禁毛骨悚然,忙呼他快下来。

看完石梁飞瀑,霞客与莲舟上人来到了国清寺。这国清寺据志书记载,是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由智alt和尚修建。据传智alt在这深山里修禅,一天梦中有人告诉他:你在这里修座寺庙,国家就会清平了。大业中这个寺修成,即名国清寺。后经历代兴修,发展成为了拥有600余间屋宇的大型寺院,香火之盛享誉四海。虔诚的莲舟上人在大佛像前一一烧香拜过,霞客跟随其后,领略这净土风貌,也不觉染上了层佛意。

离开天台山,霞客一行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雁荡山区。这雁荡山的山体由火山喷出岩构成,经水流侵蚀多呈奇峰怪石,有的如同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立的灵芝,有的像直立的笔尖,还有的像拱手迎客的老僧,各显千姿百态,奇景迭出,使霞客他们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奇乡异境。

在灵岩寺住过一宿,霞客他们来到大剪刀峰下,这剪刀峰很有趣,霞客初看,峰顶分开形似剪,稍转一角度看,又像站着对话的夫妻俩,所以又叫夫妻峰;再转一角度看,两峰相连像一张船帆,故又名一帆峰。同一个山峰出现3种不同形态,且每一形态都酷似人间一情景,真是妙啊。此外,还有含珠峰、美女梳妆峰、老狮披衣峰等,各个都形态毕肖,栩栩如生,令霞客、莲舟上人赞不绝口。

最使霞客兴奋的是大龙湫瀑布,这里巨峰环抱,陡壁千仞。特别是挂瀑布的一面,悬崖微凹,寸草不生,石色深紫,衬托着白练般的水流,流霞映彩。水从57丈高的悬崖上腾空而下,在悬崖的一半处分为几条细柱,迸发出颗颗水珠,接近潭面时,则如大雨倾盆,哗哗响不停。这是霞客所见过的最高大的瀑布,实际上也是我国落差最大的瀑布。飞流喷雪的壮美,四周景色的秀美,使霞客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霞客与莲舟上人坐在一块岩石上,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忽而,霞客想起《大明一统志》上说,雁荡在山顶,龙湫之水就是从雁荡而来。这雁荡,即雁荡山顶之湖,据说雁荡山之名就来源于这湖名。这山顶之湖,自然风景不俗,何不前去看看呢?于是霞客又萌生了登雁荡山顶、探山顶之湖的强烈意愿。

天下起了雨,山雾蒙蒙,但霞客不为雨阻,冒雨至常云峰,由山腰上的道松洞外,攀悬崖绝壁至云静庵投宿,等借问去雁湖的路。云静庵道人清隐知道雁湖情况,说雁湖早已长满了草,成了一片荒田。但清隐已是卧床数十年的瘫痪病人,不能带路。清隐的徒弟说可送他们至峰顶。霞客以为既然送至峰顶,雁湖自然不难找到,而不曾想他说的峰顶仅是指本庵所在的峰顶,而不是雁湖所在的山顶。

第二天一早,霞客同莲舟上人跟随向导,一步一喘攀缘在又深又密的草丛中,登上山巅之时,但见白云迷漫,周围群峰像一个个岛屿一样漂浮在云海之上。这时向导才告诉霞客,雁湖还在西面的山峰上,从这里去还要翻过3座山峰。

向导离去后,霞客按照向导提供的方位,向西越过了两座山峰,可他发现山势已渐渐降低,且与大龙湫已隔了两个山谷。霞客对向导的话产生了怀疑。他想,既然志书上说,大龙湫之水来源于雁湖,而大龙湫源自东部的高峰,雁湖也应该在东边地势高峻的山峰才对,不应该朝西边去寻找。于是,他不改变方向沿旧路向东。莲舟上人不堪累独自下山去了。霞客同仆人仍按他的设想向东攀去,越过了两座山峰,走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时候,山势越来越险,山脊像刀背一般陡立峻峭,岩石尖厉突兀,行走其间,如同在剑缝隙间穿行,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霞客主仆又向东翻过了3座山峰,山脊峰巅越来越陡峭,几乎没有容足的地方。霞客又想,像这样的地方怎么会容得下一个湖呢?他开始怀疑书上的说法是不是错了,为此他更加想探个究竟。

霞客和两个仆人走得疲惫不堪,来到一座高峰尽头,前面没了去路,脚下是悬崖峭壁。他们前进不得,后退亦难,且不甘心就此止步。霞客想设法从绝壁上下去,看能否找到一条路。他发现南面石壁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头,便将三人的裹足布接起来当做绳索,自己和一个仆人攀坠下去探路。可下到石头上一看,情况很不妙,这里仅能容足,且下面是百丈悬崖,无路可寻。于是只得攀布带上返。当霞客爬到半空时,不料布带因被突出的岩石摩擦欲断,幸好上面的仆人及时发现,惊叫了起来:“老爷,不好,布带要断了!”

霞客在下面仆人的托接下悠悠下坠,回到石头上。待上面的仆人把布带接好,霞客和下面的仆人又重新上爬。回到原地,主仆三人都不免惊出了一身汗。看看实在没别的路好走,只好沿旧路返回。霞客主仆经过整整一天的跋涉,衣服鞋子都破了,人也累得精疲力竭,寻雁湖的兴致一时已提不起来了。第二天,霞客便带着一个大大的遗憾离开了雁荡山。

但霞客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越来越怀疑雁湖与大龙湫的关系,19年后,即1632年,霞客又曾专程两游雁荡山,重游天台山。这一回,他找到了山面之湖,原来山顶之湖在雁湖岗,原是火山喷出口,后积水成湖,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称雁荡。霞客发现,雁湖之水无论是向南流还是向北流,都只能成为其他溪流的源头,唯独与大龙湫风马牛不相及。从而推翻了《大明一流志》上所载大龙湫来源于雁湖的说法。

那么大龙湫之水,又是从何而来呢?霞客还仔细考察了大龙湫的水源。霞客从连云嶂左边上攀,经道松洞,直攀常云峰,发现绝顶南面和常云峰以北夹峙的山涧,即是龙湫的源头。并顺此涧上溯至绝顶南面的山脊,察明此涧接纳的是常云峰和观音岩的水。至此,霞客彻底解开了近20年存于心中的疑窦,满意地告别了雁荡山。

黄山踏雪 武夷寻幽

游罢雁荡山,霞客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里。刚一进门,母亲便告诉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的恩师和挚友缪昌期终于高中进士了。这使他旅途的不悦荡然无存。霞客看不起一生死求功名的人,但像缪先生这样开明豁达之人,他还是希望他能如愿以偿,进入政界,一展自己的宏愿。受恩师的这一鼓舞,第二年冬天,霞客去游览了明王朝的又一个政治中心——南直隶府南京,领略了钟山龙盘虎踞之势。爬完钟山回家不久,他的大儿子面世了,因自己酷爱山,便欣然给儿子取名为“屺”。

1616年春节,屺过周岁生日,亲朋好友都来庆贺,叔岳许浔阳也来了。浔阳也是个好游山水之人,同霞客谈到旅游一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同去游览黄山、武夷山等安徽、福建的名山胜水。

喜庆的日子一过,他们便上路了。正月二十六,他们来到了安徽休宁县的白岳山下。这年初春,天气寒冷异常,江淮一带连降大雪,白岳山也整个地被冰雪所覆盖,满山满坡都是晶莹剔透的冰花玉树,大风吹过,林木间传出一片叮叮当当的冰块碰击声。霞客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大的一座大冰山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不觉兴奋异常。他甩开膀子,冒雪踏雪而登,竟不觉越走越快,以至把叔岳和随行仆人远远地丢在了后面,待他在山中榔梅庵休息了一个晚上,他们才赶到。

大雪天游山,真是别有情趣,到处是溜珠壁挂,冰峰玉柱。有的溜珠自悬崖上垂下,竟长达丈余,如怪兽的巨牙。有的冰挂连片,内中若隐若藏,似仙门之水晶珠帘。在石桥岩,霞客更见一处空灵之境,有一座山横跨而中空,山下空穹处形如半月,山石裸露呈紫色,又似飞虹一般。拱处正对隔山突出的一峰,周围有众峰环峙,大有众星捧月之趣。这就是有名的石桥胜景,诸峰均银装素裹,使这里更有灵幻之气。

下了白岳山,霞客一行又顺着山麓向西,踏着雪来到了歙县黄山。这黄山,可比白岳山高多了,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山上气温比山下要低十六七摄氏度。自然这里的雪下得更早,下得时间也更长,当霞客他们来到这里时,大雪封山已两个多月了。得知他们是来游山的,山下的几个和尚忙劝阻说:

“相公,这山爬不得,上山的路都被大雪埋没了,有的地方雪深齐腰呢。山顶诸寺院都被大雪封堵两个多月了,粮食都送不上去,今天派出去的人只走到半山就回来了。我看你们还是改日再来吧。”

那怎么行呢?这黄山可是了不得的,虽未被列入五岳,名气却不在五岳之下。到过的人们都赞它具有泰山之势,拥有华山之险,兼备衡山的虚幻、庐山的秀美,真可谓总揽众山之奇。有天都、莲花等大小七十二峰,峰峰见奇,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绝于天下。如此美景荟萃之地岂能擦肩而过?何况这大雪的景致又是多么的难得啊!

霞客一行先游览了山下的一些地方,在温泉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荡涤了一路奔波的劳累。2月6日,霞客找到一山民为向导,他们每人备了根竹杖,要踏雪登黄山了。

过了慈光寺,他们从左侧往上爬。这里山道两旁被石峰环夹,石级被积雪填平,看上去已不是路,而是一条凝固的白色小溪,或像是一块巨大的白玉。他们从上面走过,发出嚓嚓的响声,即出了长长一串脚印,回头望时,不觉有种开拓者的兴奋。

往上走了几里,山势越来越陡,积雪越来越深,路越来越险。他们身上渐渐地冒出了汗,心情也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到背阳处,因冻雪成冰,路面坚滑站不住脚,人们都渐渐停了下来,向导也踯躅不前了。这时霞客却拄杖到了最前面,他用杖凿冰,凿得一小窝先置一脚,再凿得一小窝又移后脚而上,开凿出一条路来。后面的人也都跟着学他,一级一级地慢慢而上。就这样艰难而行,他们终于来到了莲花、云门诸峰下。

站在平冈上,霞客放眼四望,但见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拱卫着天都峰。在悬崖峭壁上,则到处都是怪松悬结,高的不足一丈,短的只有几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且越短越老,越小越奇,树枝斜拖曲结比树干长,树根上下穿石逶迤数丈比树枝长。“奇!奇!真是奇呀!想不到奇山中又有如此奇物!”霞客抚杖赞叹不已。

他们一边欣赏着怪松,一边继续上攀。循莲花峰往北,翻越了几个山岭,来到了天门。这里两巨石相夹,仅露一线,他们从中缓缓穿过,摩肩擦背,有巨石挤压之感,令人毛骨悚然。过了天门,有一大山谷,云雾浓罩时似大海,故叫前海。再上一峰到平天矼,矼上面是光明顶,由矼而下是后海。这里有一大平台,霞客他们便坐在平台上休息,拿出干粮就雪用起餐来。可正当他们享受着“美食”时,忽儿风起云涌,云雾很快填满了山谷,一眨眼工夫,他们便置身于云海之上、云海之中了。云雾上下翻腾似海上的波涛,波涛涌至,下面的世界尽没,云海之上只剩下几个峰尖像孤岛,又像飘动的大船。见此情景,他们都不禁丢下食物站起来,一个个又喊又叫,“哈哈,我们成仙了,成了云游的神仙了!”

下了平台,霞客一行又游了狮子林、松谷庵等地,后经飞来峰由原路下山。

这大雪天登山,有独特的情致意境,但也有遗憾,还是有许多地方去不了,也有些景观被大雪掩盖了真形。不过,两年以后,霞客又曾再游黄山,登上了天都峰、莲花峰等诸峰,把大雪天没法去的地方,没法看真切的地方,统统看了个够。想去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想看的东西就一定要看到,这就是霞客的性格。通过两游黄山,他无限感慨地写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出了黄山,霞客一行径直南下,过江西境直奔福建崇安县的武夷山。

这武夷山的景致可和黄山大不一样。黄山山体是由黑色花岗岩构成,石黑山高雪白。而这里却是一片丹霞地貌,山体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且三十六峰峰峰环水,水绕山转,石红山清水秀,把他们完全带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2月21日,霞客和叔岳及仆人在幔亭峰下登上了一条竹筏,溯九曲溪而上。因这溪流穿行山中宛转九曲,故而名九曲溪。这武夷山的风景就尽在这九曲溪两边。

霞客一行先溯流至第六曲,然后舍筏登陆,进入云窝。这里山环苍翠,云雾四生,近处如丝如缕,远处如烟如纱,上看则排云穿石,变幻无常,仿如置身仙界。霞客想,大概传说中的武夷君就是由此下凡的吧。据说在很早以前,神界武夷君察视人间,见此山风景殊异,便忍不住下凡留驻,故此山被命名为武夷山。

绕过接笋峰,他们来到了茶洞。这茶洞并非真有洞,乃是只有一石洞门,因这里翠峰环绕,中间有几亩平地,产茶味甘清香而得名。霞客从岩石一裂隙中攀援而上,要登隐屏峰,攀至绝壁处,悬大木为梯,贴壁直竖云间,梯有3架,共81级。梯尽,又有铁索横系山腰,岩上凿坎以落脚。霞客攀索转过山峰向西,穿一夹壁,遇壁中有冈阻路,又凿磴以登,终于到达了大隐屏峰顶。顶上有亭有竹,四面皆是悬崖峭壁,凭空下眺,犹如置身天上人间。待悬梯而下回到茶洞,仰望刚才所到之处,高远险峻如在云天。

霞客同叔岳沿茶洞隘口北崖而上,又登上了天游峰。在峰顶有一览亭,霞客站立亭上向九曲下游方向极目远眺,但见半轮红日西垂,远近峰峦青紫万状,九曲环碧萦回如带,各处山水之胜一览而收。霞客感慨赞道:“此峰不临溪,却能尽九曲之胜,理当为武夷第一峰!”

第二天,霞客一行游览了七曲之小桃源,八曲之三教峰等名胜,又来到了九曲之灵峰。登上峰顶,来到九曲尽头,这里重岩回叠,境幽气爽。霞客见岩北尽头又有一奇岩,上下均为绝壁,唯壁中间有一线横坳。霞客又要沿坳攀行而过,去看看奇岩那边的风景,叔岳和仆人都惧怕不敢过,于是他便一人沿坳前行。一开始,霞客尚可伛偻而进,可越向前坳越低,坳面也越窄,外面的峭壁也越险峻可怕。随后便只能跪膝爬行了。尤其是到了坳转弯处,上下高仅7寸,宽只有5寸,坳外则是绝壁万仞,他又只好改膝行为匍匐而蛇行了,胸背均与石崖相摩擦,如此扭曲良久,方闯过险境。出险之后,但见奇岩轩敞层叠,气势雄伟,又是另一重天地。霞客独自欣赏了一会儿重又循坳返回。

这一去一返,在霞客似乎并不觉得什么,可在旁的叔岳和仆人却紧张死了。他们两眼一直紧紧盯着在绝壁坳中爬动的霞客,嘴里不停地喊着“小心”。到危险处,看到霞客的半边身子都悬在崖上,心更是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时看到霞客安全回来了,又由惊而喜,由喜而叹,“真是奇人哪!”

“奇人”后来成为人们对霞客的普遍赞誉,意为非常人。在这世上,攀悬崖以寻雁湖,凿冰以登黄山;冒险过绝壁探奇岩……如此舍身以探大自然的人,除了霞客还能有几人?

嵩山问奇 华山探险

霞客很早就有一个大的构想,要经湖北入陕西,登西岳华山,再由剑门关过连云栈入四川,登峨眉山,然后考察长江顺流而返。但总因有种种顾虑未能成行。自武夷归来后,霞客又先后游了宜兴的善卷、张公诸洞、安徽九华山、江西庐山、福建仙游之九鲤湖等名胜。至此,附近的地方都已游得差不多了,加上年纪也渐渐大了,便日增西去的愿望。1623年春,母亲大病痊愈,经过两年家居的霞客终于下决心踏上了西去的旅途,但因不忍心久别年迈的老母,他还是不得不大大改变了原计划,改为绕一个不太大的圈游嵩山、华山和太和山。

这年2月1日,阳光和煦,霞客领了仆人出发了。他们由陆路北上直驱徐州,然后向西进入河南,经开封府直赴登封县嵩山。

过了开封,霞客所见一路都是尘土飞扬的黄土,平衍广漠,这就是古称为“陆海”的中州大地,水和石都难得一见。到了嵩山附近,才看到蜿蜒起伏的山峰,以及回旋盘伏于土碛中的水流。只有到了中岳脚下的石淙,方又看到了南国熟悉的一派水石交融的景象,但在这里所见,则感格外的清新悦目。水从嵩山东谷流下来,一路陂陀屈曲,到石淙时,忽逢怒石挡道,水冲石而行,变化万端。环水之石则被水冲洗得形态各异,有的如鹄立,有的如雁飞,有的如犀牛饮水,有的如睡卧之虎。霞客跳于石上,洗去满脸的灰尘,欣赏这水石之趣,不禁游兴骤起,完全忘却了20余天旅途奔波的劳累,于当天下午便开始登山了。

这嵩山,是五岳中位居最中者,又称中岳。它东西绵亘60余里,横卧突起于莽莽苍苍的中州大地上,北揽河、洛,东近古都开封,西迫古都洛阳,地势险要,气象雄浑,历来被统治者、宗教人士和文化墨客所看重,因而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著名的有历史悠久的道观中岳庙,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少林寺,古朴典雅的儒家理学基地嵩阳书院等等,不胜枚举。霞客对这些当然不会放过,须一一仔细领略,但他游山的主要目的是来领略自然风光的,他最想见到的是大自然的奇异景象。

然而,关于嵩山,游过的人多认为“嵩山无奇”,山势平绥,没有很突出的奇峰。对于这一说法,霞客很不以为然,他想那是因为人们偏爱走大路的缘故吧,如独辟蹊径,便必定会有奇了。

在中岳庙住过一宿,第二天一早,霞客便寻来了一个樵夫为向导,要他带着从小路去登东部太室山的绝顶。他们从金峰玉女沟出发,没着北面的土山上一条窄得像线一样的小径上攀。因山陡地滑,霞客须手脚并用,抓住一切可以攀援的东西向上爬。如此走了约20里,越过了黄盖峰,然后向西沿狭背行走。这日是个阴天,且天气越来越黑,当走到这山峦狭背处时,浓云如泼墨,好像时时要大雨倾盆的样子。但霞客丝毫没有退意,而是一个劲地往前行,好在雨也并没有真的下来。时而浓云稍开,露出一片亮光,霞客则趁机下瞰,见绝壁重崖,如列绡削玉。时而浓云重合,云雾山色浑然一体,则人如行于大海之中,茫然难辨。

过天门峰,来到登高岩,要从岩崖中通过。这岩崖幽深而不畅,根据霞客多次游历的经验,这种地方往往会有胜景。他站于崖口仔细察看情形,但见岩崖上倚层崖,下临深壑,洞门重峦拱卫,左右台嶂环倚,确也别有洞天。霞客初入岩中,看到崖洞又深又大,洞壁斜透,可从中穿行不远,崖忽中断5尺,没有落脚的地方,幸好向导经验丰富,敏捷如猿,侧身跃过对崖,取出两根木头横架为桥,方得以度过。

出登高岩,再往北上5里是绝顶。他们在真武庙中用餐,霞客又仔细打听下山的路,因为他是从来不主张走回头路的。为向导的樵夫说:“若走正道,从万岁峰下,到山麓有20里。若是从西沟悬溜而下,则可省一半的路,只是路非常险峻。”霞客欣然选择了险道,因为他认为有险就会有奇,凡是听说有险的地方他都想去历一历,这样才能领略到别人所领略不到的奇景佳境。于是他催向导赶紧上路。

开始时,他们还依岩凌石,拨开草木而下,接着就从两石峡溜槽中直下。在峡槽中,开头尚可行走,可欣赏一路的景色。抬头上看,但见夹崖逼天,感觉自己似从天而降。在山顶时,雾滴成雨,随着往下走,天色渐开,景色也渐明朗奇丽。但不久,峡槽变成了陡悬而没有石级的山沟,不仅无法行走,且停留也是不可能的,便只有任其滑溜而下了。越往下,崖势越壮阔,一峡到了尽头,忽又转入一峡,惊险异常。霞客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目不旁视,双脚也不去做停留的努力。如此滑行了10里才出了石峡到了平地,走上了正道。

在少林寺歇过,霞客又要去登西边少室山的绝顶。他求少林寺的僧人为向导,僧人各个都说少室太远,且大雪封道,不能去。可霞客偏有副倔脾气,别人越说不能去的地方他就偏要去。他对仆人说:“人们说少室俊秀,顶峰南寨峰峦峭拔,似‘九鼎莲花’,今天天气晴朗,正好可以看看少室的真容,哪能因雪受阻!没向导,我们自己摸着去!”

他们从少林寺南渡涧登山,走7里到二祖庙时,山全成石山,没有寸土,没有树枝。他们只能仰攀,手脚并用在光秃秃的石背上爬,十分吃力,两旁又是危崖千仞,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此爬了7里到大峰,山又变作土山,满是荆棘草生。他们穿荆棘深草向南攀行,又5里方到南寨。站在南寨峰顶一看,霞客发现,这少室山的顶峰中间裂开而成数峰。所谓的南寨就是北面一峰,峰势展开如一具屏风。南面一峰则耸峙如排列的剑戟。两峰分开只有数丈,中间是很深的陡崖,直下如劈。而在两崖之间又突起一峰,高出诸峰之上,这便是摘星台,是少室的中央。霞客寻见摘星台与南寨之间在崖下有一丝相连的地方,又脱衣从悬崖下面攀援而过。登上摘星台,霞客环视众山,前后左右之势更加明晰了然,但见“南顶之九峰,森立于前,北顶这半壁,横障于后,东西皆深坑,俯不见底。”正看得仔细,忽然一阵猛烈的北风吹来,霞客站立不稳,几欲被风卷走。他不禁重重打了个寒战,有高处不胜寒之感,遂下山而去。

出了嵩山,霞客一行又快马加鞭直奔西岳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东部华阳县南,北临黄河和渭水平原,南接秦岭,素以巍峨雄险、陡峭如削而著名。华山三主峰——东朝阳峰、西莲花峰和南落雁峰鼎峙耸立,海拔均在2000米左右,其中落雁峰高达2160米,为五岳中最高峰。华山山体系花岗岩构成,岩层经过大自然风风雨雨的剥蚀,到处都是陡峻的悬崖峭壁和深邃的幽谷深壑。华山之险,也位居五岳之冠。

“华山自古一条路”,要登华山,可谓山高路险,山险路窄,许多地方让游人举步维艰,而又没有任何选择。云游四方的霞客却正喜欢这样一种大自然的挑战。3月1日,霞客匆匆参谒了坐落在华岳镇的西岳庙,便进入了峪口,开始登华山了。

峪口是登华山的孔道,这里两崖壁立,中间是一条溪流。循溪流随峪而行,10里过莎萝宫,山路便开始陡峻起来。再行10里,进入高山盆地青柯坪,由青柯坪往上,便步入险途了。先是过千尺幢,这是一陡峭的石级小道,两侧壁立千仞。向上仰望,天如一线,俯瞰深谷,下临无地,有“华山咽喉”之称,石刻“气吞东瀛”正反映了它的气势。霞客攀援铁索而上,还一边细心地数着石级的级数,共有377级。

过千尺幢是百尺峡,百尺峡险如千尺幢,只是较短而已。再上是老君犁沟。相信老子在华山修炼时,见人们凿山开路很是辛苦,便牵牛犁山,开成此沟。再上是猢狲岭,又名猢狲愁。相传自华山水帘洞来的猿猴经过此地,见路险而不得过,愁视而返。霞客都一一渡过,又过三面绝壁悬于深崖中的白云峰,来到了苍龙岭。这岭横于两峰之间,长约45丈,宽仅3尺,岭背拱起如龙背,旁是幽壑深谷,沓不见底,行于其上令人心惊目眩。据说唐代文豪韩愈曾行经此岭,至岭中时,惊恐万状,自感无希望生还,竟投书简于岭下,失声大哭。后来便有人在岭上刻石为“韩愈投书处”。看到这有趣的石刻,霞客想起了本朝诗人王履的诗句:“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重”、“谁知万险中,得此稀世奇”。这真是险中之险啦!

霞客跨过苍龙岭,又经玉女峰顶,于傍晚时分终于登上了东峰朝阳峰,据说这里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可惜的是,这时已是余晖夕照了。

第二天一早,霞客请道士为向导,又攀上了南峰落雁峰的峰顶。这高2000多米的华山之巅,并不像其他高山山顶那样空旷荒芜,却是古木参天,风景幽绝。南面一侧是断层深壑,壁立万仞,显得孤高突兀,险峻异常。站在峰顶察看完山势走向,霞客又特意由南侧悬下,来到了华山最险的通道——长空栈,又称“九节臬兀椽”。这是一条九节相连的木构栈道,人走在上面,栈道会摇摇晃晃,还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而下面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令人胆战心惊。

下了落雁峰,霞客又登上了峭壁千仞的两峰,霞客见峰上石头耸起,又有石片覆盖其上,形如荷叶,所以这两峰就叫莲花峰。

出了华山,霞客同仆人又急匆匆地赶到湖北均州(今均县),游览了道教名山太和山(武当山)。霞客攀上了太和绝顶天柱峰,游览了金碧辉煌的金顶等名胜,于回龙观郎梅祠讨得数颗郎梅禁果孝敬母亲,便顺汉水、长江而回,于4月9日回到了母亲身边。


注:1里=500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