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获得幸福需要能力

获得幸福需要能力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自己同意这个看法:获得幸福也是需要素质的,需要能力的,它需要哪些能力呢?前天,付永桥老师在交流时说:“陈老师,我看了你的《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后,我的网名改了,叫快乐人生。”我也提这个问题,就是陈教授您是怎么去感受和创造幸福的?第二是外化的幸福。这两个东西没有人能够剥夺你,你可以在其中获得幸福快乐。

六、获得幸福需要能力

陈:“涟漪”老师说:“感受幸福也是需要素质的,有幸福智商这个提法吗?”首先,我要对涟漪老师说对不起,因为对幸福智商这个说法似乎在脑海出现过,但我记不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了。

我自己同意这个看法:获得幸福也是需要素质的,需要能力的,它需要哪些能力呢?第一,要正确认识幸福,知道幸福是什么,主要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第二,是要学会感受幸福,不要明明你很幸福,很多人羡慕得不得了,你还觉得不幸福?明明比过去好多了,你却体会不到。第三,要有创造幸福的能力,高层次的幸福要自己去创造。

陈:有“一介书生”提问:“陈教授,问一个问题:您是愿意做一个普通教师呢?还是愿意做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呢?哪一个让您更幸福?”我对你的回答是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我都会去追求享受幸福。当校长的时候,我觉得当得很幸福,虽然遇到了很多麻烦,但学校有了很大改变,现在想来还在为自己骄傲和幸福;我当老师也享受了到当老师的幸福,这是和学生接触和交流的幸福;现在做继续教育工作者,我也要为自己寻找幸福。比如现在各位老师看到我坐在这里,愿意向我提问题,而且老师还给我鼓励,这也使我感到幸福。前天,付永桥老师在交流时说:“陈老师,我看了你的《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后,我的网名改了,叫快乐人生。”这就使我幸福,因为我的想法对大家的思考和心态调整产生了帮助。

秋:我看到了一个叫“东东”的老师在提问:“我们应该学习一些什么能力去调整心态呢?需不需要学习,还是只是反思就可以获得幸福?”我也提这个问题,就是陈教授您是怎么去感受和创造幸福的?

陈:2002年,我从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的岗位辞职下来一个人到了成都教育学院,我父亲不放心我,就给我打电话问我情况怎么样。我就告诉他,在上班的路上,我感觉哼歌上班的就只有我一个人,请他不要担心。我的幸福从两个方面寻找:

第一,我把自己现在的学习成长当成幸福。我住在七楼,有一天,六楼有个邻居看到我很同情地对我说“唉,又去上班啊!天天都这样。”各位老师,我们想想自己像这样叹过气没有?国庆大假放到10月7日,你是不是在叹气:“唉,又要开始上班了!”

面对邻居的叹气,我在想,你不知道今天我很幸福。所以幸福,是因为我看到了一句话,想到一个成语。这句话是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写的,“如果后现代学教育学能够出现的话,我预测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这句话给自己很大触动,也让自己欣喜,因为我找到了引导老师学习的有效方式,找到了老师们在课堂改革中应该有的追求和方向。

想到的成语是“杀鸡给猴看”。为什么高兴呢?因为对如何给老师讲明白“生物系统是自组织的系统”我一直没有好的办法,那一天想到了。你看,杀的是鸡,但让猴子看,警告猴子,于是猴子就知道收敛自己调整自己,猴子调整自己的时候就是一个自组织的行为。用这个成语给老师们讲不是很有意思吗?我就盼望着有机会和老师交流了,上班就成了期盼。

各位老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正在苦思冥想一个教育问题的时候,突然一下想明白了。这种明白会不会给你带来幸福?这是我寻找的第一种幸福,它是一种内化的幸福。

我提出的观课议课,正在慢慢扩大影响。比如,我在观课议课时,我并不只把进课堂用在考察老师、讨论教学,而是在听课中尽可能多的收获。在听《井底之蛙》的时候,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井底之蛙。当我突然意识到也是井底之蛙时,我在思考我们的“井”是什么,一是身处的“环境”,二是天天坐在井里,认为“天只有井大”的经验,跳出环境的“井”需要行万里路,跳出经验的“井”应该读万卷书。我们为什么永远住在井中呢,当我们努力一跳,跳出这个井,外面是一个稍微大点的井,再跳还有井……人永远处在井中。但是我们还是要跳,这种跳是一种突破和超越。这是在听课中得到的收获,有了这种成长收获,就会获得一种心灵的震颤,是触摸到某种真理后的快乐。

第二是外化的幸福。1992年我当了高中学校的校长,因为喜爱教学。喜欢当老师,所以当校长时还坚持要上课。其实,校长上课要比老师上课有更多的困难,因为很多事情来了校长都要去处理。有时刚要备课的时候,电话就响了,说什么什么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没有时间去写“形案”——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但上课之前我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心案”——自己心里想出的教案。我想的“心案”总是努力在三个方面得到有所改变:一是有没有新的内容可以补充?二是否可以调整教学顺序,改变课堂结构?三是否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在改变和创造中,去感受自己的力量,去发现自己在改变和创造中所带来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改变和创造有了好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自己会觉得很满足。

在外在条件无法改变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能不能找到幸福?我认为还是可以找到。找到的是什么呢?你想再进步并体会学习的快乐,你想改变教学把书教得更好。这两个东西没有人能够剥夺你,你可以在其中获得幸福快乐。

新进来的一个老师又在说:“陈老师,你说的那些我们也想过,可是我们的学生太难教了,问题太多了。”其实都很难,佛语说:“我佛慈悲”。什么叫慈啊?就是关爱,关心别人的处境。即使法力无边如佛,也有难以解脱众生痛苦,所以他要“悲”。悲是什么呀?悲是怀有一种怜悯之心。所以,首先是爱,然后是尽力,这里的尽力也包括尽力学习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