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

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春,我接受《武林》杂志社副主编梁伟明先生采访,谈话中,他对我的恩师洪均生先生知之甚少,遂以恩师生前整理的《学拳讲习录》示之。梁先生读后,对陈发科公和洪均生先生的武学、人品非常佩服,且赞誉有加,同时力邀我把《学拳讲习录》公之于众,并在《武林》杂志撰文介绍洪均生先生的生平事迹。洪均生先生继陈鑫先生之后,在阐述陈式太极拳理法上作出了新的贡献。洪均生先生为人坦荡,虚怀若谷。

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

2001年春,我接受《武林》杂志社副主编梁伟明先生采访,谈话中,他对我的恩师洪均生先生知之甚少,遂以恩师生前整理的《学拳讲习录》示之。梁先生读后,对陈发科公和洪均生先生的武学、人品非常佩服,且赞誉有加,同时力邀我把《学拳讲习录》公之于众,并在《武林》杂志撰文介绍洪均生先生的生平事迹。

蒋家骏

洪均生先生,晚号八八老人,河南禹县人(1907—1996),陈式太极拳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入室弟子,从学十五载(1930—1944),朝夕相随,言传身教,深得真传。后困于家计,寓济南谋生,虽离师所居,然谨记师训,研练拳技精益求精;默识揣摩,亦每有所得。

1956年春,洪均生先生自济再度赴京,从师进一步探求陈式太极拳技法,蒙师从头一一指点,从推手到散手,反复试验每一招法,精微巧妙,尽得要旨。

洪均生先生,颖悟过人,文武兼优,以渊博的学识和武学修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研究陈式太极拳理法。结合生产劳动习惯动作,使学者易于领悟;又将现身说法,亲与学者试验,使学者如步入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之中,越学越明、越学越深、越学越爱,有欲罢不能之感。确是一位难得的明师。

洪均生先生以毕生的精力研练陈式太极拳理法,又能熟识各家太极拳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前人学说,有新的创见和解释,纠正了一些不正确观点和误识,在太极拳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形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又一大派系——陈式洪架太极拳,备受世人瞩目。

他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理法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他坚强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结果。功底之深厚,理法之缜密,均目前所少见。但他总是谦称自己是陈发科先生不成材的老学生,谦诚之心,溢于言表。

img75

一代宗师洪均生先生

说到他写书,确实不易。第一遍写到一半,正值1961年自然灾害,他患了偏瘫之疾,生活极其艰难,几乎无法支持。幸受著名学者刘子衡先生的支持鼓励,克服困难方写成,愿将师传陈式太极拳法公诸世人,作为对祖国人民的贡献。后虽病愈,然三次易稿都是在多年居住的几平方米一间阴暗潮湿的棚屋里趴在床上写成的。直到1988年方才定稿。名曰《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此书所讲解的拳理拳法,完全遵照陈发科先生讲解的实战技法,并以陈鑫先生的“缠法”即螺旋运动力学原理为依据,引证前人之学说,创前人之未有。

书中对每一个动作均作详细解说,因为每一个动作都有规范,“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必须做到“无过不及”,是以将每一动作在公转上的正旋、反旋、自转上的顺逆,脚的步法,手的位置、手心手指的方向都一一说明,使学者真正理解陈式太极拳之真谛。

书中注重技击实用,不空谈意、气。因为每一个动作都是攻防的着法,为“知己知彼”,故将对方的位置、着法一一说明,以便学者做到:“练拳时无人若有人”,才能在“交手时有人若无人”。

img76

▲洪均生先生演练“单鞭”

洪均生先生继陈鑫先生之后,在阐述陈式太极拳理法上作出了新的贡献。他根据陈鑫先生缠法理论及师授实用拳法,通过教学实践,结合对立统一法则、力学原理进一步阐发了陈式太极拳理论。

例如:根据“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他提出陈式太极拳要求随遇平衡,步法不变,重心不能前后移动、摇摆,只能在左右旋转。重心的位移只能随步法的变换而移动,纠正了“重心全部移于某腿”的错误。

他首次提出手法上的公转与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自转的顺逆以及腿部缠法的具体要求;详细阐明了每一动作公转与自转配合的角度,解决了《陈式太极拳图说》未能阐述的问题。

他对双重作了科学的解释,指出双重之病为前手前足同实、后方手足全实,便为双重。前面双重,必出顶劲,后面双重,又必出丢劲。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及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

他首次提出眼法上也有虚实之分,并主张目视固定目标(对方)纠正了原来练拳时“眼随手运”不符合实用的眼法。因为眼是传达信号的器官,又是指挥全身运动的先行,所以眼应注视目标所在,然后身、步、手随之运动。应当怎样变换身步手法的运动,莫不以眼所视的方向为准。

眼应平视目标,不可偏高、偏低。如需要向某方向转身进步,眼光转向某方;如步法不变眼应视某势中手的最后一个动作的方向。

用眼注视的目标为点,点的内外为面,面的界限约150度。拳论所说:“左顾右盼”,顾的就是点,为实;盼的就是面,为虚。因此在左顾的同时,也有右盼。顾盼不但是为了指挥自己的动作,而且是为了观察对方的动作,以便于因敌变化。同时,也应观察到地形和周围环境的情况。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的见解,对后学研究陈式太极拳者指明了方向。洪均生先生为人坦荡,虚怀若谷。在太极拳理法探讨上主张展开讨论,坚持真理。他所写的文章涉及有关著作和个人,他也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陈式太极拳法以技击性强闻名于世。洪均生先生常说:“陈式太极拳没有一个动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他运用太极拳的技法与各门派、各拳种来济南交流访艺者切磋验证,进一步验证了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之真义。

洪师九十大寿,我请著名书法家惠民(号老云)先生书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圆转如意,中有权衡,大家风范,威而不猛”颂誉洪师拳法,作为大寿敬献。

1995年5月初,我和弟子刘洪利、陈广友、张新建等人再度赴济南求师指正拳法。在此期间,蒙师谈技说法、尽心指点,并亲手教我实战,这是我对陈式太极拳真谛之领悟乃一次质的飞跃。却万万没有料到这次洪师传我技法,竟是最后的一次!每想于此,凄然泪下,人生无常,夺师而去,如刀割身,悲痛欲绝!

一日洪师讲解散手与推手时,他老人家一高兴,离座站起,要我与他交手试验散手技法,并要我随意进攻,不拘成法。当时,我深信老师拳法高超,然总归洪师年高九旬,怎能与老师较拳?犹豫不决间他似看透了我的想法,笑着说:“你随我三十余年,我看你最近功夫长进了没有?”接着又说:“你不要有任何顾虑,只管放心来攻,否则陈式技法,怎能进一步领悟?”当时我考虑再三,想出了一个两全之法,那就是以虚手引化、保持距离,既安全,又能展示自己的功夫,又不负洪师之意。谁知一交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两全之法,只剩下一全了。

当时,与洪师试验散手,我以左手虚晃他面门(防则虚,不防则实),同时进右步,速发右拳,直攻胸前,本意拳到他胸前寸许停住,察其变化,以防不测。却没料到,他随势进身,破坏我保持的距离,同时以右手外侧接我右拳。说时迟,那时快,我被打了一个后空翻。其速度之快,手法之妙,无与伦比,我仅觉得发出的右拳好像碰到了一个飞转的轮子,身不自主的翻转过去。要不是洪师当即抓住我的手腕,还不知摔倒跌伤是什么样子呢?真不可思议!一身冷汗顺身而下,旁观者齐说:“精彩,漂亮!”并问我化解洪师的招法“后空翻”,我们从来没有见你练过,你翻转动作既快且美,说说你是怎么练的。我摇了摇头,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近乎道,神乎技矣!”,大家听后,面面相视,不知其里。我以实告之,相互大笑。

洪师非常谦虚,有古君子之风,即使在学生面前,也从来不夸自己。我从师三十余年,只有一次听洪师说:“人来攻我,让他仰跌、前扑,必须预期效果,甚至与真正敌人交手,不但要他折胳膀,断腿亦不难,就是要他死,也不会离开一步”。当时我虽相信这话绝非夸大,但如何使人仰跌、前扑,都能如意指挥,我却还不了解。后来我学习有关力学规律,又联系陈式拳法,听洪师详细解说,这才明白到重心问题。前倾是重心从背后上升,形成前面双重;后仰是重心从胸前上升,而成后面双重所致。这如同人们不小心踩上西瓜皮所致仰跌,绊着石头而前扑,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道理讲起来都好理解,但练到身上,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习太极拳者之多,超过任何时代,但能明拳理,功夫练到身上的为数太少。名师好求,明拳理有功夫的“明师”难找。同样明拳理有功夫的明师,想找一位有天资肯下功夫的学生也是不容易。

我从1964年拜在洪师门下,言传身教,情如父子。每次到济南他都亲传拳技,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言犹在耳,师已西去(洪师于1996年1月23日去世)!使我至今愧负我师期望,不胜内疚。我以一个太极拳迷恋者,能对此拳理精法密,略窥门径,无一非我师所赐。每念恩师,永铭难忘。誓愿将吾师所授,公诸同好,并把恩师遗著公诸于世,永久纪念我师。

img77

▲洪均生先生指点蒋家骏推手

窗外簌簌落下阵阵秋雨,举目看到墙上悬挂恩师亲书:“学无止境,不负师望”的遗训,感慨万千。我以“秋雨同作悲泪,遗训永是家风”为座右铭,老师永远在我心中!

以后无论我到什么地方,都把老师的遗像放在案头。这照片看上去有几分严厉,有几分慈祥。每当我研练拳法有所得时,总感到先师在遗照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似欣慰、似鼓励;每当我有所懈怠时,又总感到先师在遗照上露出严厉的表情,似批评、似鞭策。先师这严厉又慈祥的面容永远激励着我。

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