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案件的几点思考

”案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8”案件就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和扭曲的恋爱观所引发的。“4.18”案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召开了辅导员会议和班长、团支书会议,通报了案件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避免了不明情况学生的谣传和误解,减少了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即使在家长做出过激行为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同学围观,学校教学仍然秩序井然,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稳定。“4.18”案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安排心理老师对案件当事人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对策案例分析——“4.18”案件的几点思考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余益峰)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逐年增多,给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高校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关注及高校自身的重视。

一、案例简述

2009年4月18日12∶40左右,某高校一名女生被发现在某酒店遇害。案件发生后,该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成立了接待组、宣传报道组、内部维稳组和协助警方侦破组四个领导小组,全力以赴配合公安部门迅速破案,全力以赴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校园隐患排查工作。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后,有关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一直等到凌晨两点才等到学生家长,通过公安部门将案件情况通知被害人家属。学校还积极争取当地村干部的支持,耐心安抚被害人家属情绪,安排专人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联系,积极配合被害人家属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派专人赴当地吊唁,慰问家属,学校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行动最后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理解。慰问期间,被害人家属对在学校发生的一些过激行为表示歉意,事件最后得到了妥善的解决。4月25日,接公安部门通知,24日下午在钱塘江打捞出一具男性尸体,经身份确认和DNA检测,系案犯,死因确定为投江自杀身亡,案件告破。

二、案例分析

1.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从我国近几年高校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突发事件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性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类事件、精神缺失类事件、恶性伤亡事故与学生意外伤害事件以及自然性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学生自身原因引起的,但更多的是因为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外部影响所致。

(1)学生自身原因引起突发事件

当代大学生基本是80后或者90后一代,社会不断进步,生活相对安定富足,导致这些学生忧患意识较弱,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弱,安全和生命意识淡薄,面对困难时缺乏必要的勇气和耐心,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遇到突发事故应急能力不强,遇到挫折和失败易走极端,自我意识强,包容能力弱,因人际交往、感情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而导致的心理疾病有上升趋势,心理非健康状态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极大隐患。“4.18”案件就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和扭曲的恋爱观所引发的。

(2)社会环境的外部影响引起突发事件

高校扩招带来的办学主体与办学层次多元化、学生成分复杂化、素质层次差异扩大化、后勤管理社会化及高校管理社会化等特点必然带来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一些学生中造成价值取向的冲突和矛盾。上述突发事件的发生,除学生自身原因外,有的是因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迷茫,受他人的鼓动和误导而导致的(如一些由社会政治事件引发的学生示威游行事件);有的是因为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如一些打架斗殴事件和学生盗窃事件);有的是因为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而造成的(如一些交通意外事件和溺水死亡事件);还有的是因为自然性突发事件造成的(如地震、洪水、雷电非典肆虐、甲流流行等)。

2.做好高校安全工作的对策

(1)建立快速反应的动态信息反馈系统与机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完善的预警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前提保障。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速、措施果断”和“控制事态、防止激化”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还要建立寝室长—层长—楼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总支书记—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上级管理部门和学生信息员、学生干部、助理班主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总支书记—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上级管理部门以及公寓管理人员、公寓总值班室—辅导员—总支书记—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上级管理部门的有效联动信息网络,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预兆和引爆点,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突发事件现场,把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事态的扩大。另外还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机制,掌握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并保持紧密沟通,从而有效地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发展。“4.18”案件发生后,学校迅速启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成立“4.18”案件处理领导小组,并通过寝室长—辅导员和班主任—总支书记—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上级管理部门的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协助公安机关在接案后2小时内就查明了被害人的身份,并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为案件的快速侦破创造了条件。

(2)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积极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通过平时的工作,深入教室、深入宿舍、深入食堂、深入活动场所,往往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了解得更准确、全面和及时,因此对一些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异常信息也能最先捕捉,如果此时能及时介入处理,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辅导员不能再把自己局限于“事后救火的消防员”角色,而是要转变管理观念,变“事后救火式管理”为“事前主动式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4.18”案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召开了辅导员会议和班长、团支书会议,通报了案件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避免了不明情况学生的谣传和误解,减少了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即使在家长做出过激行为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同学围观,学校教学仍然秩序井然,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3)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这使他们成为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心理弱势、经济弱势、人际弱势、学校处境弱势、学习弱势等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除了有自身的因素外,更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社会以及教育等外在的因素而造成的。当他们把自己的这种弱势归因于社会时,他们可能会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出来,并产生越轨性心理和行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马加爵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急需关心的群体,也是容易引发危机的群体,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与各二级学院应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安排专门人员跟踪、了解他们的动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健康成长,从而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发展。“4.18”案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安排心理老师对案件当事人所在寝室和班级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了同学中的心结,有效地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化。

(4)及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确保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

意外事件发生后,对于亲属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抚慰失亲之痛和尽可能解决生活困难,因此做好善后工作是稳妥处理突发事件的重中之重。在理解和尊重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协助家长及时和详细地了解事件原因和经过,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与家长的及时有效沟通可以消除家长心中的疑虑,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不能把矛盾激化。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寝室和班级的情绪稳定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4.18”案件发生后,由于学生家长不在老家,联系不到;学校就通过当地村干部,想办法第一时间通知了被害人亲属,等其亲属赶到学校时,已是凌晨两点,校领导及学生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一直在等候,公安人员向被害人家属详细通报了案件的进展情况。4月19日和20日,在被害人家属情绪比较激动的情势下,学校始终有理有节,沉着应对,积极协助家属做好善后事宜,这也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和理解,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的悲痛情绪,确保了事件得到妥善的处理。

(5)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4.18”案件带来的教训之一是学生对恋爱观缺乏正确的认识。虽然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因为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加之涉世不深,对恋爱、婚姻的爱情观了解很少,因此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爱情与友谊等等关系。恋爱往往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在特定的环境里,青春期的萌动容易冲昏学生头脑,使其失去理性。学校今后要注重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设恋爱观专题讲座、女性保健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行为,树立健康向上的恋爱观。

(6)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4.18”案件的发生,说明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比较薄弱,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社会阅历不深。各校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可以建立学生突发事件案例库,将典型校园突发事件的说教全面纳入新生的始业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春阳.当前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8,9(下):181-182.

[2]王楠,吴峰.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沟通机制研究.理论导刊,2008,(10).

[3]张开骏.高校学生死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案例评析.成都大学学报,2008,(9):32-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