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拜师学习的内容

拜师学习的内容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下的教育实践中,日益严重的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问题与急需提高的教师育人能力已经构成了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考察当今的教学实践,教师育人能力的欠缺已经严重妨碍了其教学能力的水平提高和功能发挥,构成了制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当代的教师发展理论,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育效果,而且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中国人的“得失”一词蕴涵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专业发展同样如此。

二、拜师学习的内容

青年教师要从指导老师身上全面吸取营养。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拜师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能力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础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下面几种能力构成。

(1)理解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即理解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分析学生特点和组合教学内容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能力;应对课堂情形变化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等。

(2)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即教学语言体现教育性和启发性的能力;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特点的能力;准确流利说好普通话的能力等。

(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即实施教学计划方案的能力;营造课堂学习气氛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即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5)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能力,即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育科研能力;对学生的学情和学力进行评价的能力;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节的能力;参与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等。

2.育人能力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和育人两种能力。教师育人能力是教师出色完成教育任务,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必要条件。

(1)育人能力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育人能力是教师履行上述职责的基本保证。一个育人能力低下的教师,不仅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品德和心理问题,反而使学生的问题愈演愈烈。眼下的教育实践中,日益严重的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问题与急需提高的教师育人能力已经构成了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教师应当把育人能力的提高作为其职业成长的紧迫工作。

(2)育人能力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能力。

学习成绩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和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学效果受到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的双重制约。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的良性互动,会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发挥教师教学能力的绩效。缺乏育人能力支撑的教学能力,其功能的发挥必定大打折扣。考察当今的教学实践,教师育人能力的欠缺已经严重妨碍了其教学能力的水平提高和功能发挥,构成了制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

(3)育人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

当代的教师发展理论,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育效果,而且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强调教师在做出教育贡献的同时,自己应当是快乐的、轻松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压抑职业倦怠、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取得教育业绩的教师,固然可敬,但也说明其职业成熟度不高,尚未达到为师的高境界。教师的许多烦恼表面上看是由日益增多和加重的学生校园问题导致的,实质上却是教师自身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造成的。教师的不良教育情绪,靠合理宣泄,调整认知,可以收一时的缓解之效,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的措施是提高教师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并确保这种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与时俱进地得到发展,从而消除教师的烦恼之源,为教师热爱教育、享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遗憾的是,考查当今的教育实践,相对于教师的教书能力而言,教师的育人能力明显欠缺;相对于教师的教书能力培养而言,校本培训对教师的育人能力的培养明显忽视。

①从校本培训的目标看,育人能力的培养定位模糊甚至缺失。

绝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教师教书能力的提高往往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把它分解成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育人能力的提高,通常是笼统的一句话,甚至连空洞的规定都没有。

②从校本培训的内容看,育人能力的培养几乎是空白。

这几年的校本培训,在教师的教书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教师“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一画(简笔画)”训练,现代教学技能的训练,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拓展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育人能力的培养被搁置一边,虽然师德教育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的育人工作,但这远不是对育人能力本身的训练。

③从校本培训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看,育人能力的提高几乎处于任其自然发展的状态。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个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学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帮助其提高教书能力,最常见的是通过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如说课、集体备课、讲公开课、听课、评课、优质课竞赛、教案评估等,培养教师的教书能力。我们似乎看不到学校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就连对班主任(学校最重要的育人队伍)也只是布置和检查工作。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处于自发状态,只有一些有心研究育人的教师有所提高,而还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却连跟学生谈话都不会,不了解学生,找不出学生问题的成因,对于学生的问题无能为力。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有意识地自觉地向中老年教师学习育人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3.专业发展智慧

学问有两种,即科学的学问和人生的学问。对这两门学问的学习,通俗地讲,就是“学知识”和“学做人”。科学知识和人生学问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通常会把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叫聪明人,把做人经验丰富的人叫有智慧的人,聪明人并不一定就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都聪明。就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而言,有人提出“大智慧,小聪明”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有时所遵循的逻辑并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例如,科学讲求精确,1就是1,2就是2,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能模棱两可。做人太求精确就是机械,就痛苦,很多时候要抱着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心态,“随便”反映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再如,1-1=?,科学的答案是0,人生问题的答案却常常不是这样,你有一个苹果,送给了别人,你就什么都没有了吗?你可能得到了更多。中国人的“得失”一词蕴涵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科学思维去解决人生问题,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呆子”。人固然需要知识,但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后,决定人生发展境界的往往是人生智慧。

专业发展同样如此。从教育实践看,专业发展良好的教师都是那些富有专业发展智慧的人,他们懂得怎样经营自己,怎样弥补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有些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潜质不错,事业发展却不理想,甚至在专业的发展道路上屡屡受挫,这大多是因为其发展智慧低下。有一位中年教师,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遭遇不公,情绪十分低落,教育业绩平平。他跟校长是师范学院时的同班同学,他说校长过去读书时成绩比他差多了,现在却成了管他的人。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缺乏专业发展智慧的教师。一个只看到自己优点、盯着别人缺点的人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人。一个看不到自己不足和别人长处的人是一个难以进步的人,他必然招来更大的痛苦。一个真正“自私”的人,懂得分析自己的缺点,寻找别人的优点,这样既能使自己接受现实,又能给自己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