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驾驭四大“体”

驾驭四大“体”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写作四“体”中,主体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哪种体裁的应用写作,都离不开以现象、见闻、观感等来作为选题、炼意、构思的开端。这正说明了写作主体在反映母体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在写作载体的上述三个作用表现中,文学创作可以同时表现出三种作用,而应用写作则要求更注重于“表意”这一种作用。只有符合于受体的接受水平,为受体所喜闻乐见,作品才有望产生出良好的传播效应。

从总体上说,写作首先要驾驭好四大“体”:作者是主体,生活是母体,语言是载体读者是受体。

1. 写作的主体

任何自觉的社会行为,都离不开行为的发出者。这个发出者就称为该行为的主体。写作的主体就是文章的作者。只有主体想写才会去动笔,也只有主体愿意写、乐于写才能够写好。

我们强调写作的主体有两层含意:

首先,写作四“体”中,主体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写作比为一项系统工程,那么主体也就是决策者和实施者。离开了主体的智能作用,母体只能是星散、琐碎的生活,载体不过是互不关联的一个个孤立的汉字,受体那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接收的目标了。很明显,没有主体,其他三体也就不复存在;只有具备了主体,才能有机地集合起其他的三体,并赋予它们以全新的内涵和生命。

其次,主体必须不断地丰富起自己的内涵,所创出的写作产品才能具备更好的生命力,同时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交流、沟通职能。

主体应具备些什么样的内涵呢?一般为下述因素:

①智力因素。主要是记忆力、发现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②技能因素。包括语言技能、结构技能。

③素质因素。指意志强、情绪稳,自我控制能力大。

④修养因素。诸如思想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等。

上述四个因素往往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内在联系紧密而又分别清晰,共同在写作过程中发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写作主体常常是有区别的。文学创作的写作主体大多数是一个个鲜活独立的个人,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行;而应用写作中,除了条据信札类的应用文可以直接表达个人的意志外,其余公务文种的写作主体都只能是整个团队或团队领导,它虽然可以由某一位文秘人员具体执笔,但该执笔者体现的却只能是团队的集体意图。

2. 写作的母体

写作的母体指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且被作者注意、发现并准备开掘、反映的对象。客观世界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事物,只有进入写作主体的视野,引起认知与表达的愿望,激发出交流与传播的冲动,才能成为写作的母体。

相对于写作的主体而言,写作的母体具备三大作用:

①感官刺激作用。无论是哪种体裁的应用写作,都离不开以现象、见闻、观感等来作为选题、炼意、构思的开端。虽然这些现象、见闻、观感等是表层的、零碎的,但是启发思考、捕捉发现的作用却是无比重要的。

②认知制约作用。面对同样的生活,不同的作者为什么却会写出各不相同的文章?这正说明了写作主体在反映母体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写作母体毕竟又是客观存在,它既反映了写作对象的客观性,也限制着作者主观判断的随意性,使任何个人的加工、改造,都不能完全离谱,这也正是写作母体的制约作用。

③思想检验作用。从认识论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从写作论上来说,母体则是检验主体认知的唯一标准。如果不以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作为检验的依据,也就不存在或者说失去了评价是非的客观标准。因为读者在阅读中,固然会用他们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道德观念、知识结构、政治态度去评价、去议论;但是评价、议论的标准最终还是无法脱离生活中的客观实际。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性写作的写作母体也是有区别的:文学创作立足于表现细节,着眼在生动传神;应用写作则立足于说明现象,着眼于解决问题。文学创作讲究过程的完整;应用写作则只重在透视局部。文学创作可以只作纯客观的表现;应用写作则必须加进主观的处理思路或办法。

3. 写作的载体

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写作还必须将观念形态上的主题、思想等再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文字、符号和文章体裁,才能圆满实现传播的目的。这种负载思想、感情、信息的传载工具也就是语言。写作过程中,语言正是以文字符号组成的文章体式来完成其物化过程的。

在写作过程中,载体的作用一般表现有三种:

①表意作用。词语的表意,既有约定俗成的辞典意义,也有随机应变的延伸意义。写作中语言符号的精选与运用,更反映出表意的灵活性和机智性。比如“朝阳”和“夕阳”。在辞典意义上,这两个词所指说的多是一种自然景物;但一旦与“工业”相结合,就产生出延伸意义——“兴旺繁荣的工业”与“日趋没落的行业”。由此可见,写作中词语的选用,不仅要求准确,而且应力求灵活、巧妙、精当。

②抒情作用。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不仅可以表示指说对象的意义,还可以表示人的感情倾向。因为词语的褒贬不同、轻重不同,也就分别使读者产生出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感受。

③显形作用。书面语言符号为什么能够借助于读者的大脑思维而再现出立体的视觉形象来?一是符号自身的排列,可以构成一定形态的整齐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对称或错落美感。二是符号表意的描绘,通过人的大脑加工,能再现出一定的形象画面,给人以一种独特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性写作的写作载体也是明显不同的:文学创作的载体追求形象、含蓄,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进而产生出感染和共鸣;应用写作的载体则只要求明白通俗、讲究分寸,不用修辞渲染,不得艺术加工。也就是说,在写作载体的上述三个作用表现中,文学创作可以同时表现出三种作用,而应用写作则要求更注重于“表意”这一种作用。

4. 写作的受体

写作的受体即读者,是信息传播、思想交流的终端。受体一方面接受主体所给予的信息、思想;另方面又凭借母体,检验着主体所给予的信息、思想。而受体本身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理解能力、思想修养以至阅读习惯等,也都会在接受的过程中分别发挥着选择和评价作用。

①生活阅历的共鸣点。受体与主体中相同或相近的生活阅历,是最容易产生共鸣的领域,也是产生传播效应的基础条件。

②审美情趣的共鸣点。文章作为精神产品,为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情趣的差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抓住其中能引发共鸣的审美情趣,也就是加强传播效应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③理解能力的共鸣点。深刻的思想,需要精到的理解才能品悟;精巧的技法,也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欣赏;严谨的结构,同样得需要依靠完全的理解才能够显示出其不凡的逻辑力量。明了这些,主体在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不关注受体的理解力。只有符合于受体的接受水平,为受体所喜闻乐见,作品才有望产生出良好的传播效应。

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性写作的写作受体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文学创作的写作受体是广大、甚至全部社会公众(公众是个公共关系概念,指任何与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正在或将会影响到该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或组织目标实现的特定目标社会群体),面非常广,也追求广;应用写作的受体则只能是内部公众(即社会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或相关公众(即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中所要涉及的各类组织和群体),面明显局限,有时还必须局限(保密)。至于不同的文种之所以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也是根据该文种受体的不同阅历和理解力而制定的,比如,科技文书中有很多要求就非常专业化,非业内人员往往不一定能看懂;普告性的公文则必须通俗明白,人人一看即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