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研究脉络

主要研究脉络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十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十年,更是不断走向对外开放的十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其强大的政策推动力。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拓展的主要领域,是扭转或缩小对中国贸易逆差的重要产业。十余年来,中国留学生也逐渐成为这些院校经营者的主要“客户”,中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参观考察团的规模和频率也在不断增长。

一、主要研究脉络

近十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十年,更是不断走向对外开放的十年。十年间,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热点纷呈,成果纷繁,但从总体研究脉络而言,依然是在以职教发达国家的国别研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贴近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热点,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朗。

(一)以政策演进为主线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其强大的政策推动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路线图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其比较研究的路线图。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的出台,其实是从关注规范办学,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造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路线的演进。所以,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也多聚焦于此,但具体而言,可以说研究正在向逐步深入推进。

在2004年之前,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或是介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或是关注于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原因,对于课程、师资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如:“当前世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石伟平,2003-10)、“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王艳玲、吴雪萍,2004-2)、“国外合作教育的市场介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陈解放,2003-8)等。这与当时国内学者对于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比较重视,但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着重要关系。

从2004年到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开始关注于办学特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相对中观的领域,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要求,即形成办学特色和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陈解放,2005-6)、“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黄亚妮,2004-8)、“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王朝庄,2004-12)等。这与当时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在实现规范办学后,开始重视特色发展的现状基本吻合。

从2007年至今,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领域日益拓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众多方面均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如:“中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王祥云,2008-6)、中外高职产学合作教育外部动力的比较研究(李振祥,2009-5)、“主要西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委玉奇、郝丽霞,2010-9)等。这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进入示范建设新时期,对于内涵建设日益重视息息相关。

(二)以国别研究为主体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较为关注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国别研究是其中的主体研究成果,真正的比较研究则相对较少。其中,特别是对于德国双元制和学习领域课程、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日本短期大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如:“德国‘双元制’的反思及发展趋势”(高丽、石伟平,2003-4)、“基础学位制度:英国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新举措”(黄学平,2007-12)、“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窥”(吴雪萍、蒋新峰,2002-2)、“澳大利亚TAFE学院办学模式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李训贵,2008-6)、《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胡国勇,2008-6)、“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探析”(吴雪萍、王艳玲,2005-1)等。虽然国别研究的重点在于介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况,但上述这些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在研究中对于相关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特点,或某个方面、某个问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这事实上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以开放办学为主导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拓展的主要领域,是扭转或缩小对中国贸易逆差的重要产业。十余年来,中国留学生也逐渐成为这些院校经营者的主要“客户”,中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参观考察团的规模和频率也在不断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日益为政府、院校所重视。在师资、课程开发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并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日益深入的主导力量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领导、学者、教师和学生前往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考察、访学,带回来更为直观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如:“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胡育辉、栾敏,2008-2)、“大陆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郭福春,2011-9)、“中加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及启示——以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为例”(吴建设,2004-9)等,均是在对相关国家(地区)进行考察、访学之后形成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