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在调节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其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让学生这样走向社会,是教育的最大失败,也是教师道德要求所不允许的。这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这13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为18岁,最小的仅为11岁。他们以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的名义,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郑重地向老师们提出一份所谓“具有最佳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并要求教师保密。

第三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两大主体围绕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展开的双边活动,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在这个人才培养工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多种人际关系,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调节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其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一、热爱学生

(一)热爱学生的意义

1.爱是学生的需要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心情抑郁、苦闷。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这种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更具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小学生每天有1/3的时间要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种现实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依恋感,上学读书会被看做是一件好事,在集体中生活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总之,他们会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人身心能够健康发展的外在因素。师爱还是一种社会爱,它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少年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学生从教师的爱中,可以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2.爱是教育的桥梁

有人曾经对12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100%的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对学生有浓厚的感情”; 100%的模范班主任和88%的优秀教师做到了“师生关系好,有威信”。这说明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道理很简单,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的时候,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教师,从感情上缩短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会愈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相反,如果教师缺乏爱心,师生关系冷漠,双方心理隔阂严重,学生不仅不会接受教育,而且还会对教师的要求(即使是正确的要求)产生“抗药性”。正如一位教师总结的那样:“……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在这里批评和表扬就成了教育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

学生最终要独立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情感来对待祖国、人民、集体、同志,这对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正确的态度、高尚的情感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爱来培养和陶冶。其中师爱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窗口,一本活的教科书。正确的态度、高尚的情感在这里萌发、培育,最终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教师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在他的生活中,不断地体验到人与人之间那种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等美好的感情,进而逐步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和信念。由于这种认识和信念有着坚实的思想感情基础,所以,它的升华就具有某种必然性。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会由单纯地接受别人的爱,转变为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而且还会形成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和信念。反之,如果学生总得不到教师的爱、集体的温暖,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学生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就是被轻视、被遗忘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憎恨、仇视等心理;如不能得到及时医治,学生就会把师生对立的情感迁移到其他人身上,以至影响他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这样走向社会,是教育的最大失败,也是教师道德要求所不允许的。因此,教师只有把爱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

(二)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经过学校的培养教育,学生应该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这一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与教师是否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热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以及能否升入重点中学、大学,还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学生。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同时,当前还特别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向上、幸福愉快地生活。这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上海市某区的调查,2006年9个月内轻生的中小学生就有13人之多,其中3人抢救无效不幸死亡。这13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为18岁,最小的仅为11岁。造成学生轻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可是,这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未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采取一般的思想教育方法去解决,却不能或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之中,没有经过挫折的磨炼,感情十分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所以,常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2.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

1968年,美国两位心理学家曾在一所小学进行过一次十分有趣的实验。他们以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的名义,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郑重地向老师们提出一份所谓“具有最佳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并要求教师保密。而实际上,这份名单的确定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完全是随意抄写的,其中还包括一些已被教师厌弃的学生。8个月后,他俩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凡名单上有的学生,智力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且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对教师感情深厚。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充分说明了师爱的作用。教师是爱学生的,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最佳发展前途者”的时候,便会增加对学生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地流露出来,使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期待,从而产生了一种精神力量。他们相信自己,因此,能够在各方面很好地发展自己。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即使平时表现差一些的学生也会有所进步。关键是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这的确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因为在一个班里,不仅有各方面突出的好学生,也有某方面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同时,还有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更有相对来说发展水平较低,进步较慢的后进生。教师的责任、教师爱学生的目的,是要塑造、培养好全体学生,所以,教师不能只从个人利益、个人需要考虑爱生问题,而要从全体学生的利益出发,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教师“应该充满着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会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这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也是对国家、人民、未来高度负责的体现。可以设想,如果教师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施以爱心,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毫无感情,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而且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得不到师爱的学生,往往会自卑自贱,情绪消沉,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影响他们对美好未来的积极追求。那些被教师偏爱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容易受到孤立,而且会由于教师的偏爱,形成任性、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意志力薄弱等不良性格,影响进步,甚至影响个人的前途。因此,对每一个学生都施以爱心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的重要标志。

3.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准确地判断出教师是否真心地爱学生。同时,他们也渴望教师能够时时刻刻地关心爱护自己,处处感受到师爱的存在。学生的要求是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就要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一是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个人情绪的变化而迁怒于学生。也就是说,不能心里高兴,工作顺利时,就喜爱学生,而在心境不佳,情绪低沉时,就将个人的痛苦或不愉快迁怒于学生,以致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这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那些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他们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始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颗爱心。二是要求自己不能因为学生的更替而影响自己对新生的感情。换句话说,当学生更换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感情,让新生一走近自己,就体会到爱的温暖,尽快沟通师生的感情。要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教师角色意识,而且要注意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很好地控制自己,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意义

1.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尊重学生,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平等的关系,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受到尊重。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总则中,更是非常具体地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列为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四大原则之一。由此可见,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本来就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以维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的教师,更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感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内驱力,也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人有了自尊感,才会自爱、自重;做了错事才会自责,才能进行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所以,教师要把尊重学生作为重要的道德要求,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既满腔热情地、充满希望地爱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不容别人忽视的人来加以尊重、理解和爱护,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原则在教育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只有教师敬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产生对自己的信心和希望,积极地肯定自己。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懂得自尊,并且自强不息,在各方面获得进步。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经常感情用事,只强调爱的动机,不考虑效果,往往不自觉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自卑、自我否定,甚至自杀轻生。例如,有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说“你真笨”“你的脑袋真是一块木头疙瘩”;有的教师喜欢用罚站、罚劳动、把学生赶出教室等方式惩处犯错误的学生;还有的教师甚至动手打学生。近几年,个别地方还发生过教师用残忍的手段体罚学生的事件。从法律角度讲,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行为中的某些做法实际上已经触犯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这样的教师,如果不尽快改正自己的错误,不但根本无法履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还将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从教师道德角度讲,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2.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起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由不成熟到成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接受教育,外部的教育影响能否进入学生的内部世界,并转化为学生的认识、情感、知识、能力,形成某种素质,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志,只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才会取得成效。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生虽然年龄小、幼稚,有些学生还不懂得自我尊重,但是,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学校里他们希望教师不要总把他们看做是不懂事的孩子,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生活,处处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如果学生自身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意向,就会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种不断提高自己的真诚愿望。这是主动自觉接受教育的巨大力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同时,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就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可以信赖的朋友,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教师的一片爱心。在这种心理接近、感情认同的条件下,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心服口服。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一种歧视、看不起、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人格的态度和做法,就等于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感情屏障,心灵不通,感情相悖,教育者的要求就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也不会调动起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二)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可见,自尊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却流行着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传统观念,那就是崇尚人们的等级尊严,忽视人们的人格尊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尊重,对于某些教师和家长来说,甚至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他们往往把侮辱学生的人格看得无足轻重,当成家常便饭。这种状况给儿童和青少年敏感的心灵带来的伤害和摧残,是非常严重的。著名教育家苏灵扬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上初中时曾写过一首新诗,兴致勃勃地拿给老师看,老师却批了‘不像诗’三个字,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一辈子再也没有写过一首诗。”还有的教师不调查研究就随意批评学生,结果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无意中扑灭了学生心中渴望进步的火花,甚至造成一些学生从此走下坡路,由比较好的学生变为较差的学生,这样的教训是应该吸取的。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过失,它对学生精神世界带来的打击和给学生人生道路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难以弥补的。

教师对于后进生更要注意尊重,凡是对他们采取体罚、打骂以至设“特座”、评选“最差生”等做法,都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是教师缺少道德的表现,结果只能是全面毁掉他们的前途。所以,教师道德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以鼓励和期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充分地信任学生,也是尊重学生自尊心的体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因为这种信任,表明教师对他的思想、品德、意志、智慧、才能的充分肯定,也就是对他个人的承认,实质上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教师的这种信任感又是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不辜负教师的期望,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有一位优秀班主任,在对一个后进学生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以后,在新年前夕又找他谈话,希望他借辞旧迎新之际把“旧我”留下,用“新我”迎接新年。过了几天,这个学生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上写满了他过去干过的坏事,老师看后,又原样还给了他。他吃惊地问:“您不要?”老师说:“留下它干什么,建议你也不留。那是你的过去,我相信一个新的你将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学生听了非常高兴,老师的这种信任使他后来进步很快。事实证明,教师越信任学生,学生越会用行动让教师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进步和成长。因此,信任学生,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是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不信任学生,也就谈不上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

2.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是成熟度和稳定性不同而已,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各具特色的建设人才,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的生理素质不同,生长环境有别,所以其个性特征也不会一样。例如,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很不相同;不仅兴趣爱好的种类不同,而且其广度、深度和稳定程度也不相同,有些兴趣爱好和课业学习关系密切,有些则完全无缘,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和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允许一部分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反对或压制另一部分学生,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爱好,必须尊重每个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无线电知识,可是处理不好学习和发展兴趣爱好的关系,班主任老师不是停止他课余小组的活动,而是进行家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还和他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不仅当上了“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市“无线电安装比赛”的奖章。还有一些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性格,锻炼了意志,提高了道德修养的水平,激发了上进心,在各方面提高了自己。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比如在班级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科小组,指导他们做实验、搞调查、写论文,提高综合能力,等等。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尊重学生的一条最具现实针对性的要求,就是要坚决克服以往单纯“以分取人”、因学生分数低就歧视他们的错误倾向。教师应当在头脑中树立一种牢固的观念:给学生打分只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的一种手段,而绝不能成为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对学生采取不同态度,甚至对学生进行体格侮辱的根据。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尽可能消除考试分数对学生自尊感产生的消极影响,努力发挥分数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积极作用,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许多先进学校所创造的一条重要经验。

总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培养每个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重新认识自己,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否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国家、集体的事业,与他们在校期间所受教育、所处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主人翁的责任感、集体的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在师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对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培养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关系密切。如果总是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看做是班级的主人,认真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能做的工作,绝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这个集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集体搞好,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萌芽。集体意识的产生,经过不断的强化,成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当他们离开了教师的直接指导,独立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这种道德意识还将起作用,指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由此可见,教师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仅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尽职尽责。如果教师不是这样去做,总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不得学生的一点意见,缺少民主作风,那么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就很难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即使他对班级工作有好的建议,教师也不会接受,更不会采纳。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集体,主动积极地为建设好它而献计献策,当然,更谈不上主人翁的责任感。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它的责任却在教师身上。所以,教师应该从对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真正把学生看做是班级的主人,并且创造一切条件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了解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意义

1.了解学生是教师培养爱生之情的需要

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师爱首先来自教师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对未来的热爱,同时,也来自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好学生?因为在他们身上显示着教师所期望的许多品质,而且这些品质的不断积累,会使教师看到自己工作的结果和希望以至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样,一些学习不好、品德不佳、各方面都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让教师看到比较多的是缺点、弱点、反复多次的错误,一句话,让人感到缺少可爱之处。所以,一些教师对差生爱不起来,对中等生也缺少期望。事实上,并不是差生身上没有优点,中等生没有向优等生转化的条件,而是教师缺少对这些学生的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教师的头脑中,只有差生过去的“死材料”,而没有对他们身上优点乃至闪光点的发现;只有中等生各方面表现一般,既不会给教师找麻烦,也不会有多大起色的老印象,而没有观察了解到中等生在向优等生方面努力的现实表现。由于对他们缺乏了解,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变化,所以也就谈不到对他们的热爱,在这样一种情感的作用下去教育学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教育学生,就得全身心地爱他们,而要真正地爱学生,就必须全面地了解他们。这样,教师才可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经过教育可以转变的人,一个在不懈追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人。当这样的一个活生生的学生形象矗立在教师面前的时候,教师就会感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一种要把学生培养好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同时,也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学生的可爱。

2.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客观需要

了解学生,是在实践中做到热爱学生的起点,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世界。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可以这样说,“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这是由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教育的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决定的。换句话说,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已经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地克服不足,由不成熟到成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要实现教育目的,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而它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切实了解,只有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会具有针对性,爱才能爱到实处。没有了解的爱,只能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只能是主观主义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正确地指出:“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二)了解学生的基本要求

1.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人的心扉都是向知己者敞开的,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和教师的实际接触中,切实感到教师能够理解他,教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的时候,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苦恼、忧伤、困惑以及对父母都不愿启齿的话,告诉教师,求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学生。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首先就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关系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需要教师扩大和学生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对学生了解多了,就能够做到因人施教,取得教育的成功。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还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全新的形象,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他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道德高尚、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乐于并善于和学生打交道的人。这样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也是学生可信赖的、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朋友。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学生在他们的面前也会无话不讲。这就为了解学生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反,如果教师仅仅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但在学生面前只是一个单一的某科教师的形象,甚至只是一个教书匠,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东西很少,那么,学生也不会把教师看做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更不情愿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教师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更谈不上很好地教育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认识与学生交朋友的道德价值,并努力地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德识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主动地和自己交往,在交往中获得对他们的全面了解。

2.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深入地了解学生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学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心灵的窗口向任何人敞开。所以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他们的内心世界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成年人关闭着。我国的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有关部门曾经组织了一次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大调查,在回收的大约2300份学生问卷中,只有4.8%的学生表示心里有话最想找老师说,只有12.2%的学生表示心里有话最想找父母说。由此可以推断,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教师和家长,实际上都处在一种对于学生或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十分了解的状况之中。而许多成年人又恰恰习惯于把儿童和青少年看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在他们敏感微妙的内心活动面前常常表现得粗心大意,麻木不仁。这种状况,无疑是影响教育工作效果、甚至给教育工作带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因为深入了解学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就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地下一番工夫。首先,教师不应当让学生感到敬而远之,而应当乐于接近学生,善于随时随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喜怒哀乐和性格特点。其次,教师还必须注意不能漫不经心地以自己的心理去代替学生的心理,而要善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体察入微。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情感及感受周围事物的方式,都具有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性。教师只有在实践中细心地去揣摩这一切,从中摸索出规律,才不至于对学生产生误解,使学生感到孤独、委屈和无望。

对于教师来说,还要特别注意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真正做到全面、公正地认识学生,否则,将影响育人的效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第一次效应”“成见效应”“定势效应”“光环效应”“自己人效应”等的影响,因为这些效应有可能制约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如为什么有些教师得知某某好学生犯了大错误,感到特别突然,不相信这是事实。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受了“光环效应”的影响。由于好学生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于是他的优点就掩盖了他的缺点,甚至他的某些缺点也被看做是优点。因为教师往往只看到他的优点,而看不到或者忽视了他的缺点,也就是说对他的了解并不全面。由于不能及时地指出他的缺点,并帮助他克服,所以,导致了大错误的出现。此外,对差生也有一个防止“成见效应”影响的问题。由于对学生形成了某种成见,所以,当学生再次出现类似以往的错误时,教师往往不去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而是根据已有的成见来下结论。结果,不仅使工作陷入被动,也使学生对公正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在教师眼里永远是一个坏学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成才。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教师应该自觉地克服心理效应的影响,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去深入地了解学生。一旦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找到了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也意味着教育的成功。

四、公正地对待学生

教师的爱,是应当普遍地给予全体学生的,是应当包含着科学的是非标准的,因此必须充分体现出公正性。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必须公平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既不偏袒任何一名学生,也不委屈任何一名学生;二是教师必须公正地、是非分明地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既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积极热情地赞扬他们的优点。坚持教育公正不仅有其实现公正化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所必需。“教师持之不公,学生心之不平;教师行之不正,学生心之不敬。教师的公正是学生认识社会之端始,学生把教师视为社会之代表,教师待学生不公正,学生有可能视为社会无公正。教师待学生以公正,学生往往视为社会对己之公正,进而相信社会之公正,遂自养成公正之心,正直之志。教师之公正,利于树立威信,端正师表,在人格上为学生所敬重,在言行上为学生所信赖,在道德上为学生所效仿。”公平和公正,是教育爱应当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的集中体现,是使学生对教师感到可亲可敬的必备条件。缺乏公正性的爱,必然会带来各种副作用,不但不能推进教育活动的开展,反而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要使教育爱真正具有公正性,教师就必须具有一颗无私的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认真培养对于学生行为的准确而又敏锐的鉴别力;要敢于面对自己处理问题的失误,一旦发现就要尽快地、开诚布公地加以纠正。

公正地、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并不等于否定因材施教,并不等于在教育上实行平均主义。在任何一个学生集体中,学生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总会存在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比较后进,原因之一往往是由于他们存在某些缺点,导致过去得到的爱比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很有必要在取得其他学生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适当地多给这部分学生一些爱。这与教师从个人好恶出发偏袒某些学生,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做也并不容易,同样需要教师具备一种理智的、科学的情感。赞可夫曾经指出,“有一句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善于透过学生“难看”的外表去探求他们内心的力量和美,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爱可以大显身手的一块特殊园地。

五、严格要求学生

(一)严格要求学生的意义

1.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体现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品德的发展都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虽然他们有独立的意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希望摆脱家长和教师,独立地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教师、家长事事处处都对他们加以限制,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他们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可事实又证明,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天真幼稚,还不能充分把握住自己。比如,对电子游戏,许多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学生又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意识,所以,有些学生一玩就入迷,产生严重后果。再比如,有些学生受高消费、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的影响,有报酬才参加劳动,花钱请人代写作业等。对类似的事情,如果教师不管,不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切顺其自然,从表面上看,学生高兴,教师省心省力,但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最终会贻误学生。换句话说,教师爱学生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可以溺爱、放纵、护短,姑息、迁就。教师只有对学生既尊重、关心、信任,又对他们身上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即严格要求他们,才是真正地热爱学生。正如赞科夫指出的那样:“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否则,没有要求,就没有期望,也就没有教育,当然也不会有学生的健康成长,爱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育事业、学生的成长都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殷切期望,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缺点,在各方面成熟起来。

2.严格要求学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促其成才的需要

学生经过小学、中学的系统教育,应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勇于进取,富于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为了促使学生尽快成才,教师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其实质上就是给学生提出较高的,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调动其不断进取的积极性,使他们将内在的潜力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地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集体当中,并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即现在的目标达到了,又有新的更高的目标等待攀登。这样,学生将不断地完善自己,在思想、品德、智力、心理、体质等方面逐渐成熟起来,成才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教师都是爱学生的,都盼望着他们成才,只有把这种爱落到实处——严格要求学生,才是真正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爱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但却不应当同学生建立一种毫无原则的、庸俗的“哥们儿关系”,而应当在爱的同时坚持严格要求。通过严格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正是教育爱所追求的目的。因此,爱与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严格又必须要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感情用事,不能对学生溺爱和放纵。从本质上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无比深沉的爱。马卡连柯曾经申明:“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这话是完全正确的。

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意味着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所谓减轻学生负担,其实质是要减轻那些压抑学生主体性,妨碍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的过重负担。例如过分繁琐庞杂的课程内容,一味死记硬背的教学要求,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和惩罚性的作业,等等。一句话,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加健康、充分的发展。因此,减负不仅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要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如果减负带来的实际后果,是学生学习的松松垮垮,是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降低,甚至是放任学生去参与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活动,那就完全违背了减负的初衷。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坚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仅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这种要求的内涵还应当不断加以丰富和更新。

(二)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要求

1.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中小学生的不成熟性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缺乏理解,因而产生不满情绪,对教师的要求抵触;二是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要善于把道理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使他们懂得严格要求是自身进步的需要,是教师关心爱护他们的实际表现,因而自觉地接受严格要求,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只有这样,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有一个班的大多数学生都有随便吐痰的习惯,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教师在纠正学生这一不卫生的习惯时,做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并没有马上提出“严禁随地吐痰”的要求,而是先启发学生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并且用科学的知识来诱导学生,老师说:“在显微镜下,可看到一滴痰里有大量的病菌,肺结核就是由痰传播的,大家应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第二天,随地吐痰的现象显著减少,老师及时表扬了学生,而且以后每天都讲随地吐痰的害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一个星期以后,随地吐痰的人已由多数变为少数,老师当众郑重宣布,从今日起,严禁教室随地吐痰,违反者要记入《班级日志》,严重者要刷洗地面。最终在教室里杜绝了随地吐痰的现象。这位老师把爱生和严格要求融为一体,出于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才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反复讲清道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爱,所以这种严格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教育要真正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需要有一个过程。由于中学生心理、思想、道德的发展仍然很不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这一点,就决定了教师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时候,不能期望谈一次话、开一次班会、搞一次集体活动、进行一次家访,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学生的素质就都提高了。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必须做到循循善诱,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有这样一个教育事例:一个经常逃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承认了错误,以后稍有转变。可是没几天,他又不上学了,在大街小巷游游荡荡。第二天,老师通过家访,在肯定他进步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第三天他上学了,但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秩序。老师没有对他发火,而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启发他的自觉性。事后,他向老师做了检讨,并把开学初抢的同学的铅笔盒交了出来,老师当面表扬了他。可是过了几天,他又因成绩差、学习跟不上而逃学了。这次老师对他的帮助是从给他补课做起的。当他的学习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又及时性的鼓励、表扬他,把他的作业拿到同学面前展览。这种种教育措施,终于使他感受到了教师的慈爱、同学的可爱、学校的温暖。从此,他不再逃学了。为了更好地激发他的上进心,鼓励他搞好学习,老师还特意让他参加知识竞赛,结果他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从这个学生的转变中可以看到,教育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不怕反复,坚持引导;还需要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不断寻找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而要做到这一切,没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可能的。

2.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对学生从严要求是教师具有职业道德的体现,但是,严格要求又必须以对学生高度负责和促进其逐步成长为前提。严而有度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是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理解和接受的,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就是说,严格要求必须要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自身的情况不同,对于严格要求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个要求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要求适中,可以达到,因而对此要求乐意执行;有些学生认为要求太高,难以做到,要求对他们来说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只有从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恰当的尺度向他们提出“既可望又可及”的具体要求,才能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从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增强自信,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如果要求过高,规定过死,千篇一律,脱离实际,就会使严格要求变成硬性强制,变成捆挷学生手脚的绳索。这样就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抗拒心理,使他们的个性无法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甚至造成阳奉阴违的双重人格。坚持严而有度,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坚持遵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规律。这就需要教师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班里的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如果对所有学生都一样的要求,表面上看是很严格,但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性,没有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都有所提高的目的,也很难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这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严而有方是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觉贯彻对他们提出的严格要求。任何合理的要求,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为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教育方法就必须灵活多样,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严而有方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达到某种要求的过程中,善于疏导,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自觉服从要求。如学生精力旺盛,下课后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做一些比较危险的游戏,不仅使教室里尘土飞扬,妨碍其他学生的休息,也影响下一堂课的正常进行。对此,教师必须要管,但是只采取禁止的方法不能把学生的精力、兴趣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真正的严格要求是引导学生把剩余的精力转向发展多种正当的兴趣爱好上来,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地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一来,学生的课余生活将十分丰富,加上教师的引导,在教室里打闹等现象自然就会消失。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为了班级纪律好,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限制、命令,没有疏导,这不是对学生的真正爱护,自然学生也不会服从。总之,严而有度、严而有方,是教师对学生真诚关心、热爱,渴望学生进步的体现;没有爱心,对学生不负责的教师,是不会研究教育艺术、掌握教育分寸的。

3.合理要求,持之以恒

严而有恒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始终一贯,坚持到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只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都应该被看做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为学生对教师所提要求的认识、理解、体验有一个过程;往往要经过由最初的不太理解到比较理解,以至最后完全理解的过程,逐步体会到这一要求在自己成长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要求本身缺少相对稳定性,或者教师提出要求后,没有检查、督促、落实,那这种要求不过是一种形式,它将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所以,只有保持合理要求的连续性,持之以恒,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这需要教师既为学生的今天着想,又为学生的明天着想,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打好各方面的基础。也许今天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一片爱心,但当他们长大以后会衷心地感谢教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所以,爱学生就意味着要培养他们成才,而成才的关键是教师不间断的严格要求学生。

凡是教师提出的各种方向正确、分寸适度的要求,都应当让它们在学生中享有一定的权威性。为此,教师自己首先就必须对这些要求采取持之以恒、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果教师本人对于贯彻这些要求随随便便,时紧时松,有头无尾,它们就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而为了能够真正保持严格要求的一贯性,就需要教师在提出要求前要经过认真的调查和周密的思考,在贯彻要求的过程中要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身体力行地带头去落实。

六、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文献《学记》提出的主张。它的意思是说,教和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中常常有学,学中常常有教,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思想,后来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赏、继承和发扬。韩愈在《师说》中就曾经正确地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而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开拓者之一的蔡元培先生,也曾在一次与友人议论“学行”与“人格”的关系时明确指出:“就学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言,总是平等。”这些论述,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思想中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体现着民主与平等精神的宝贵精华。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无疑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因而,应进一步大力提倡。它应当成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应当成为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师德修养升华到高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必须冲破头脑中长期形成的许多观念上的障碍,例如“只管教不管学”“以权威自居”“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不允许学生超过自己”,等等。由此可见,实现“教学相长”,是对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同学生保持人格平等、真正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场重大考验。具体说来,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学”中汲取营养来改进自己的“教”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因此,一个真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不仅要敢于严格要求学生,还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面镜子,经常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北京著名的特级教师张子鄂多年以前就说过:“学习好的学生是提高我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提高我教学方法的老师。”这话是十分精辟和深刻的。如果一位教师永远只管教,不管学,不懂得或不善于从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中去求得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那么就很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很难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受到学生的认可和赞扬。

(二)要求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欢迎学生指出错误并勇于公开承认错误

以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真理为职责的教师,并不能因此就把自己当成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每个教师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使自己做出了最大努力,在教学中仍然难免发生错误。因此,被学生指出错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通过掩盖错误来维护自身“威信”的虚荣心。一般说来,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既说明他学习认真,又说明他很有勇气,教师理应竭诚表示欢迎。以往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学生当众指出教师错误的情况较少出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学生主动精神的增强,这种情况很可能增多。对此,教师在心理上应当有所准备,逐步使自己真正有“闻过则喜”的品格。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时,曾收到一位23岁的年轻人的来信,指出并纠正了他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一处错误。华罗庚读信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不久就决定把这位年轻人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工作。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这件事在科学界传开后,华罗庚先生更加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在教育实践中,与此相类似的事例是很多的。教师应该为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能从学生身上吸收某些有益的东西,感到由衷地高兴,并逐步养成随时注意向学生学习的习惯。

(三)要求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看法的独立见解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所谓创造性见解,必然是基于独立思考的见解,是具有一定突破性的见解,其中当然就可能包括突破教师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大都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极不利于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必须逐步加以改变。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至少在听到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不同于教科书的看法时,不应当武断地立即加以否定,而应当做到冷静地听完,认真地分析。如果学生的看法理由充分,确有新意,当然就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支持;如果学生的看法并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只要其中某个方面、包括他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一定可取之处,也应当在讲明正确道理的同时,对其进行热情的鼓励。只有当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这样去做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才有可能逐步落到实处。

(四)要求教师要有欢迎、鼓励和支持学生超过自己的宽阔胸怀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后人总是要超过前人,学生总是要超过教师。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一切身为教师的人们都应当懂得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教”学生,总有一天学生会超过我们。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也曾经提出:“教师的天职——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在我国学术界,有些人就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这一教育现象称为“苏步青效应”。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超过教师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他们现在已在某种方面超过了教师,教师也要真心诚意地表示欢迎、鼓励和支持,并且毫不犹豫地、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在当前社会迅猛发展、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里,培养这样一种宽广的胸怀,无疑应当成为每一位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