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道德的养成性带来的启发

职业道德的养成性带来的启发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必须以符合职业道德本身的特点和接受养成训练者的实际情况为尺度。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通过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而养成的。道德行为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所谓“内省”,即内心的检讨和自我评价,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道德修养的提高不能脱离道德实践,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也是这样。

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认知明理

条条大路通罗马。”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必须以符合职业道德本身的特点和接受养成训练者的实际情况为尺度。中职生应当怎样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第一,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的事情要从小事做起,只要长期坚持做好的小事,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成就大的事业。同样,从业者良好的综合素质,需要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来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通过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而养成的。比如,要培养敬业精神,首先要从热爱本专业做起,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道德行为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跨入中职校门,就应严格按照行规、校规等各种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以指导个人学习、生活、交往和社会实践等各种行为。中职生行为规范中的要求看似小事,意义却很大。这是因为,日常行为规范是道德规范的基础,道德规范是日常行为规范的提高和概括。只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才能掌握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才能更好地在职业活动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读读想想

德国大哲学康德,活了80岁,一生奉献于哲学。他每天走出朴实无华的书房,徒步到大学,忙于他的哲学研究,生活规律不曾稍改,真正做到“数十年如一日”。他对时间的控制,有如一位科学家,分秒不差。他每天必在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大约在十点就寝。这个严格的生活习惯,他始终严守不渝。对别人来说,别说数十年,连数个月恐怕都做不到。康德严格控制时间的习惯,关键在于他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良好的职业习惯主要是自律的结果。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己的发展。一个喜欢整天蒙头大睡的人,只能在梦中成就他的事业。因此,中职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自律。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学习,通过专业学习亲自感受和体验本行业、本专业具体而丰富的职业道德内涵,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比如,公安干警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是通过艰苦的训练练就的;医务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是在临床治疗的专业学习中逐步养成的。

第一,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职业意识是社会职业活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职业意识的树立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开端。作为一名真正的职业人还有许多知识技能要学,诸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职业规范。职业规范是指某一种职业或岗位准则,包括操作规程和道德规范。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是对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同时也是从业者得以施展才华,使职业成功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第二,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能力,包括处理业务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等。任何职业都有专门的职业技能,这种特有的职业技能是一个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它标志着从事者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职业技能的最大特点是应用性,掌握专业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任务。在职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有近一半的时间要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和现场操作实践,这为我们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提供了实践基础。参与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同样也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的过程。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使从业者面临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问题,因此,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从业者,不仅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干一行钻一行。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刀,只有在石上磨,才能变得锋利;人,只有在实践中练,才能增长才干。投身社会实践的熔炉,才能促进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情感是非功过是行为的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必须从培养职业情感入手。所谓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好恶、羡慕或鄙夷的情绪和态度。社会实践是培养职业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从业者的职业情感是在专业学习,特别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我们中职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和实验室进行,对社会上的职业了解甚少,所以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达到认识专业、走近职业,训练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情感的目的。任何一种职业的合理存在,都是以其满足他人、社会的正当需要为基础的。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感受到各种职业被社会尊重与重视的程度。有关部门及学校组织的“便民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都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积极主动地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自己对职业的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情感。

第二,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把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在职业实践中经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而获取的正确认识,运用到职业实践活动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与职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完善过程。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人们之间的职业关系,真正懂得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逐步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信念,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

社会实践是培养我们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大课堂。离开社会实践,我们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道德理论,也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因此,应该将自己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奉献。

(四)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必由之路。

第一,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所谓“内省”,即内心的检讨和自我评价,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道德修养的提高不能脱离道德实践,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也是这样。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依据道德要求和规范不断评价自我言行、进行自我反省,才能在职业活动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经常会发生一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主观需要、动机和兴趣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靠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斗争,即“内省”来解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内省”呢?

一要严于解剖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在学习和工作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经常用职业道德规范来检查对照自己的行为,既看到成绩,又发现不足。同时,还可以请良师诤友帮助自己找出弱点,并闻过则喜,积极改正,即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要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相比,我们肯定还会有不少差距,因此,要积极内省,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要有改正缺点的信心与决心。古人云:“有过能改,则无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果能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在实际行动中改正了缺点和错误就是值得肯定的。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读读想想

大文豪托尔斯泰年轻时不太勤快,36岁时,他发现自己身上明显的存在急躁、懒惰、缺乏毅力的缺陷,什么都想干,但又难善始善终。他深感这种性格上的弱点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障碍。于是,他针对自己的弊病,采取每天早起做操和临睡前坚持写日记两项措施,把这两项活动一直坚持到八旬高龄。当人们整理托尔斯泰的遗物时发现,在他逝世前几天,日记本里还留下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字迹。他借助这两项好习惯,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缺陷,写出了《复活》、《战争与和平》等世界不朽之作。

第二,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它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慎独”是自觉道德意识的体现。

从最隐藏处最能看到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越是独自一人,没有监督时,越要小心谨慎,不做违反道德的事。人的自我修养就是要诚其意而正其心。否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如何诚其意而正其心?“慎独”正是强调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信念的作用,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一个人做了坏事别人可能看不见、不知道,他的行为善恶全凭他自己的良心判断,这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的真正考验,而这种考验对于提高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大有裨益。

相关链接

慎独,是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词处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叟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时时处处也不能离开的。“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总是十分警惕。“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大作家高尔基出于写作的需要,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曾十几年与酒鬼、赌徒打交道,但始终严守“慎独”而一尘不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可能时时处处受到他人监督,所以,只有自律,防微杜渐,才能“慎独”自守,把握自己,从而逐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慎独”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自我锻炼,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陈毅同志诗曰:“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培养“慎独”精神,要在隐藏、微细的地方下工夫,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还要特别重视自制能力的培养,随时随地用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

道德修养,根在实践,贵在自觉,重在坚持,难在“慎独”。如果不亲身实践,或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或不能持之以恒,其结果必然在工作中一无所获,一事无成,职业道德也难以形成。

在祖国建设的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先进人物涌现出来,在各条战线上他们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业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淘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还是数学专家吴文俊,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品质高尚,苦干实干,不计名利,立足一个岗位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们要用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执著的敬业精神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以提高自己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自我修养有很多方法。比如座右铭,本指放在座位右边用以自警的一种铭文,后来推而广之,凡是以自警、自戒、自勉的文字,凡能指导自己行为的名句、格言,不论是抄录的,还是自编自制的,不论是记事本上的,还是输入电脑的,或是放在什么地方的,都叫座右铭。不少人爱收集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铭志和自省,逐渐地也就成为一种具体的自我修养方式。又如,制订修养要则。修养要则要比座右铭更具体,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提出“五个不虚”,后来又制订七条修养要则,既可以包括道德修养的全面内容,也可以侧重道德修养的某个方面。再如,写日记也是进行自我修养的一种好方法,写一次日记就等于跟自己谈一次话,能起到经常自我总结、自我反省,不断激励自己和警戒自己的作用。

(五)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在职业活动中(包括实习活动)强化,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途径。因为这时中职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正在向从业者角色转化,对职业的认识也变得更实际、更深刻。

第一,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

在职业活动中,只有让我们学习的职业道德知识内化成职业道德信念,才会使人产生修养上质的飞跃。所谓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转化为坚定的信念。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确信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现实性与正义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的真诚信奉。道德知识一旦内化为道德信念,就会使人产生热情的、坚定的道德行为。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积极内化道德知识,将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来对待,产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养成必不可少的。

参加工作仅8年,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售货员刘淑琴已站在了“全国十佳营业员”的领奖台上,成为商业职工最高荣誉的获得者。骄人工作业绩的取得,源于她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工作中她以张秉贵为榜样,把为人民服务、使顾客满意作为天职。她不满足于一买一卖的简单售货,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大学经济管理系,一边学,一边将知识运用到销售工作中,成为一名具有经济头脑的营业员。随着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她工作越干越出色,还被光荣地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第二,将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外化,是指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在职业行为中,始终不渝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如果一个从业者内心的职业道德情感不通过职业行为体现出来,就只能表明他的这种情感是不真诚的、虚伪的。孟子说,“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做一个言行一致的现代职业人。

1.和要好的同学讲一讲自己听说过的因不遵守职业规范而导致失业或事故的真人真事。

2.阅读下文,并在小组交流与分析,说说“15美分”是否真有那么大效益。

交流研讨

成功者的第一课

——15美分的效益

美国新泽西——曼哈顿航线的老板兼A-P-T卡车运输公司的总裁阿曼·因佩拉托雷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说道:我10岁那年正是经济大萧条时期的1935年,我在街角的一家糖果店工作。一天,我在桌子底下拾到15美分并把它交给老板。老板扶着我的双肩承认,钱是他故意放在那儿的,以此看我能否值得信任。后来,我一直为他工作到上完高中,我知道是我的诚实使我在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在后来的年代里,我干过很多种工作,侍者、停车场的服务员、房子清洁工等,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糖果店学到的关于信任的一课,是使我同别人一起工作和创建事业,并最后使我成功的关键。

(摘自《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读本》,人民出版社

记录同学们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