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原则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时数是固定的,是教师可以直接控制的;而课外体育活动,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体育锻炼,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教师难以直接控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断产生、积淀的规范人类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对提升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与社会文明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精神与行为的养成,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命教育原则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手段对生命教育具有独特功能。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发展心理素质,还要引导学生认识身心健康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没有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没有正确生命观和人生价值观,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千变万化。

(二)终身体育原则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人们体质的有效手段。由于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果不进行锻练,强的会变弱;经常规律的锻练,弱的可以变强,因而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练,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现代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会使他们一生受益。

(三)竞争与合作原则

竞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的定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产生的群体力量是单独个体的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无力的竞争,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愈好,力量愈强, 自然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体育具有独特的竞争与合作魅力,体育竞争激励着人们拿出所有的体能、勇气、智慧去奋勇拼搏、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为集体争取荣誉。合作是运动项目本身的需要,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联络感情、加强人际交往、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四)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原则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

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本领。因此,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与比赛中,学会彼此尊重与宽容、真诚相待与理解、公平竞争与团结合作、遵守规则与体育道德,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人际氛围。

(五)课外指导性原则

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时数是固定的,是教师可以直接控制的;而课外体育活动,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体育锻炼,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教师难以直接控制。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活动的平台,引导与帮助学生自行设计、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把体育课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应用到课外体育锻炼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体育锻炼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力。

(六)体育精神养成原则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与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中蕴涵着有价值的思想和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这已经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 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即强调拼搏与进取的精神。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断产生、积淀的规范人类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对提升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与社会文明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精神与行为的养成,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