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山羊和狼(改写)

小山羊和狼(改写)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括两个部分:前者,点明要写的内容,“小山羊”为第一主角,“狼”为第二主角,中间用“和”把它俩连在一起;后者,说明这次作文的性质,不是独立命题作文,而是“改写”。老山羊和狼,童话中的两个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学过课文后,教师以“小山羊和狼”为题安排改写练习,会受到学生欢迎的。于是,小山羊把一条前腿伸下去。换小山羊出场,有些情节必须改变。

【审题】

这次的题目与一般的题目不同。它包括两个部分:前者,点明要写的内容,“小山羊”为第一主角,“狼”为第二主角,中间用“和”把它俩连在一起;后者,说明这次作文的性质,不是独立命题作文,而是“改写”。

【要求】

1.通过这次练习,培养学生助善除恶的意识,明辨是非,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不上坏人的当。

2.改写的具体做法应该是:

首先,认真反复地琢磨课文《会摇尾巴的狼》,掌握其情节与中心,对老山羊和狼两个童话人物有明确的认识。

其次,这次改写,主要是换第一主角,将老山羊换成小山羊。这就有其他的情节了。

注意事项:

模仿原文情节,保持原文中狼的狡诈;和老山羊比,要突出小山羊的天真。

3.篇幅会长一些,分段会碎一些,改写嘛,以原文为依据就是。

【导学】

基于这次练习的特殊性,教师需多花些时间和力气讲授“改写”这方面的作文知识。

一、什么叫“半独立性”作文

小学阶段的学生练习作文,其难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看图说话和写话。这个阶段主要安排在低年级。经过多次练习,到二年级下半学期时,教师挂出一组连图(为三连图),说熟了之后,在黑板上再给出一些重要词语,然后让学生把内容写下来。这就是看图作文了。

此时,班里不少学生能写三四百字呢。不过,家长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写的内容完全由教师负责(课前教师选好材料,画好图)。作文中最大的难点——“写什么”的问题,由教师给包办解决了。教师看全班作文,基本上写得一样,都是照那组图写的。千篇一律吗?这在低年级阶段是正常现象,我们当老师的不着急。

2.半独立性作文。升入三年级,教师不挂图了,把“他(她)做的对”写在黑板上。许多学生感到为难,我“写什么”呀——选材问题在拦路了。为给学生搭个上这一台阶的“坡”,搞几次这类半独立作文过渡一下。例如:

以课文为据,出些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题目。本次练习即属此类。

先搞一次活动,带学生去公园玩一趟。回来后,以“公园春光好”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

这种半独立作文“半”在哪里呢?还是在选材上。“写什么”的大难题,教师帮着解决一半,即大范围给学生。具体到小情节,学生需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时的作文,千篇一律的大框架是存在的,但又有每人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内,各篇之间并不完全雷同。

3.独立命题作文。这类作文,“独立”在什么地方呢?也主要指选材方面。为尽早带领学生闯过独立选材这一关,教师在中、高年级经常指导学生练习的,就是这一类作文。例如:“我的爸爸”,怎么挂图哇?一个爸爸一个样;“记最近我的一次生日”,谁知道你们家的情况啊?各家有各家的过法。因此,写这类文章前,教师只在如何选材、如何谋篇上进行指点,不再提供“半独立”的材料了。“写什么”的问题完全靠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解决。到这时,选材关过得不好的学生该大喊大叫了:“怎么办,我不知道写什么呀!”到这时他才知道,过去的“会”写是老师给配备好材料的结果。

教师在批改这类作文时兴趣盎然,因为一篇一个样子,千篇一律的问题不复存在。也只有到这时,教师才可以放心地说:“这班学生会作文了,他们基本上闯过了独立选材关。”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这本小册子中,我是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撒手的。望教师和家长在阅读中,取得共识。

二、“改写”是怎么回事

改写,和一般命题作文不同。这种练习形式可以说容易,也可以说难。说它容易写,是因为有原文为依据,不用再去独立选材了,也就没有人感到“不知道写什么”了。说它难写,是因为怎么改,删去什么,增加什么,在什么地方需多多开动脑筋,这也是很需要费力思考的。不常练的学生也会觉得不顺手。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逐步摸到它们的规律。

《会摇尾巴的狼》,是深受中年级学生喜爱的课文。老山羊和狼,童话中的两个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学过课文后,教师以“小山羊和狼”为题安排改写练习,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有人问,五、六年级学生,回过头来这样练一练,可不可以呢?当然也可以。只是,年级高了,要求也应再提高一档才是。

【例文】

小山羊和狼(改写)

一只狼掉到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一只小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招呼他说:“小朋友,你是最愿意做好事的,帮帮忙吧!”

小山羊问:“你是谁?为什么跑到陷阱里去了?”

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说:“我,你不认识吗?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狗哇!今天,为了救一只掉到陷阱里的小鸡,我毫不扰豫地跳了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唉,可怜可怜我这善良的狗吧!”

小山羊看了他几眼,半信半疑地说:“你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没听爸爸说过呀!再说,你不大像狗,怎么有点儿像狼呢?”

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呢!”狼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就拖着硬尾巴摇了几下,噗,噗,噗,把陷阱里的土都扫了起来。小山羊懂的事不多,真相信它是狗了。

狼见小山羊不再问什么了,忙说:“快点吧,这是你助人为乐的好机会。只要你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明天见到你爸爸,我一定要好好儿表扬表扬你!”

于是,小山羊把一条前腿伸下去。狼得意极了,抓住小山羊的腿猛地向上一蹿。正在这时,猎人赶到了,一棍子打死了恶狼。

“您怎么把善良的狗打死了?”

猎人拍了拍小山羊的脑门儿说:“他是一只恶狼!你爸爸要是在这儿,就不会相信他的花言巧语了!”

【评析】

这一篇自有它的特色。

一、改写是以原文为依据进行的

面对三年级学生,改写的要求不可过高,不能过分强调“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有些文章走了板、离了谱。这次改写的重点是主角置换,即将“老山羊”换成“小山羊”,其他方面应照原文思路进行。把握住这一点,是本篇夺优的关键。

二、想象力的发挥恰到好处

1.改写,前面有具体要求。换小山羊出场,有些情节必须改变。改动多大,怎样做才算恰到好处,这就要看每个学生各自的功夫了。本篇,该生有几点做得很好。

“我,你不认识吗?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狗哇!”

这一句,妙。狼这么一说,一下子就确定了与小山羊的亲密关系

2.获救后的保证,与原文比,因人而异,改动很大。原文是“马上报答,舔舔毛,咬咬虱子”。这里呢,换成:

“明天见到你爸爸,我一定要好好儿表扬表扬你!”

这样写,既符合童话中小山羊的身份,又如实地展现了儿童的心理状态。

3.最后,猎人拍着小山羊脑门儿说的话也很精彩。

“你爸爸要是在这儿,就不会相信他的花言巧语了。”

这样写,使人又想起原文中的老山羊,有余味,有深度。

难怪有的学生说:“这样的改写练习,既有趣又不难,我们愿意做。”

这里需要提示两句的是,有的学生离开了合理的想象,异想天开,胡编乱造,不宜提倡。例如:小山羊认清陷阱中是只恶狼,“掏出手枪”,立即将他击毙。或小山羊把蒙汗药放进啤酒中,扔下陷阱,然后去报告猎人……这就不着边际了,也不符合小山羊的性格

三、段落的安排,自然合理

初学作文,“三段体”只是出发站,文章段落的安排是灵活多样的。原文小段分得那么细,是内容的记叙与人物的对话所需要的。该生改写时注意到这一点,他以原文结构为本,也采取多层小段结构,非常值得提倡的。

其实,按头、中、尾三段应负的任务看,没出大格。第一段为开头,二至七段为中间部分,八、九段为结尾。他这样学以致用,在“有段落划分”这一步上能力又提高了一层。

四、语句通顺、流畅

原文语言就是流畅的、生动的。在这基础上,他的改写有几点做得好。

1.使用原文语句,适当穿插改写,做到通顺、流畅、衔接自如。

2.关联词语用得准确。例如:

狼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就拖着硬尾巴摇了几下……

“只要你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

3.成语用得好。例如:

毫不扰豫 半信半疑 助人为乐 花言巧语

五、使用标点符号的基本功扎实

学生初学书面语言时,要先掌握的是前七种标点符号的使用,即逗号、句号、冒号、引号、问号、叹号、顿号。其他标点有一定难度,需在中、高年级慢慢地学。本篇中有几处标点的使用体现出该生语文基本功很扎实,例如:

“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狗哇!”

这里,他会用破折号了。

“您怎么把善良的狗打死了?”

这里,写人物语言,只用引号,不用冒号了。根据上下文意思,别人能知道这是谁在说话。会这么用标点说明作文能力又提高了一步。

六、不打底稿,一次成文

打底稿,这是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起步的“拐棍”,待练习一段时间后,“走得稳了”,这“拐棍”应该丢掉。若一辈子写什么都得先打底稿,那说明当年老师没教好。我教的学生,毕业前都具有一次成文的能力,获得这一能力,受益终生。

那么,丢底稿这“拐棍”什么时候合适呢?这要看两点:一是学生对作文格式十分熟悉,字体书写工工整整,卷面保持干干净净;二是初步学会了列提纲、用提纲。有了这两下子,“拐棍”自然丢得开。这时学生会感到,照拟好的提纲写非常方便,再打什么底稿,啰唆了。

这一能力的形成,大约是在四年级上学期。该生还没升入四年级,所以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