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雅言承文明,诗词润人生

雅言承文明,诗词润人生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中课内教材中涉及的咏物诗较少,给学生提供的借鉴不多。本节课就以鉴赏课外咏物诗为教学内容。而在这之前,刚在课外诗歌中学习了林逋的《山园小梅》,以此为例也便于学生理解。这节课就以咏物诗为例,介绍几点有效的学习方法。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里的物,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也叫意象。所以,读一首咏物诗,先要把握作者所咏之物的特点。以此来提炼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之间的虚实关联性。

余姚市梁弄镇中学 金文娟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课外古诗词从2013年开始走入中考试卷,并单独命题,赋分4分。初中课内教材中涉及的咏物诗较少,给学生提供的借鉴不多。本节课就以鉴赏课外咏物诗为教学内容。

2.学生情况: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比较弱,只局限于单纯的字词层面的识记和背诵,对于诗词内在的理解不够,尤其是教材中少有涉及的咏物诗。而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小的古诗文之后,基本上掌握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对于鉴赏咏物诗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而在这之前,刚在课外诗歌中学习了林逋的《山园小梅》,以此为例也便于学生理解。

二、适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

三、设计特色

以生为本,在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以“四个点”为抓手,由浅入深地诵读诗歌,告别平时随性低效的诵读方式;以咏物诗鉴赏为例,给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古诗词打开了一扇窗。

四、过程实录

很多同学问我,课外古诗词如此枯燥无味,该怎么学?有无有趣的鉴赏方法呢?这节课就以咏物诗为例,介绍几点有效的学习方法。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里的物,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也叫意象。诗人往往通过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所以咏物诗的情感比较委婉含蓄,我们鉴赏咏物诗,需要反复诵读。如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所言: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那怎么读才有效,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呢?

注意把握四个点。

(一)咏物诗鉴赏关注四个点

1.找实写“形似”点(形态、色泽、环境)

2.抓虚写“神似”点(内在品格)

3.扣整体“构思”点(托物言志)

4.瞄表现“艺术”点(对比、比喻等手法)

这四个“点”从不同角度切入,较好地帮助我们读出诗歌的内涵,避免泛泛而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诵读是鉴赏古诗词最基本的方法。现在以我们熟悉的《山园小梅》为例,运用“细读追问”的方式,逐层鉴赏咏物诗。

(二)咏物诗的鉴赏方法

1.由表及里,细读追问——寻“物趣”

我们知道篮球技术中有三步上篮,鉴赏咏物诗也离不开三步法,即提炼、联系和体会。

提炼物象“形与神”的虚实关联性,巧设情境。其中包括:是什么?怎么样?在何处?

弄清这三个问题,基本上算“读清”了全诗。这三问都要围绕“物”来思考。《山园小梅》是首咏梅的小诗,诗人描写的物象是梅,读题可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是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在艺术上可说臻极至致,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抓住梅的“疏影”“横斜”和“浮动”三个关键的形象特征,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因为提炼这三个词就能把握梅花的形象特点。准备一组(2—3张)朦胧月色中的梅花照片,播放诸如《梅花三弄》等舒缓恬淡类型的轻音乐,使我们身临其境,自然感受梅花绝艳的气质风姿。诗人将梅

花置于清澈的池水上、朦胧的月色中、安谧的环境里,水月花相互映衬,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高洁端庄的神态品格。所以,读一首咏物诗,先要把握作者所咏之物的特点。

2.由物及志,品味涵咏——觅“理趣”

过渡:一首好的咏物诗,常常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这需要我们结合诗人的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细加体会。

(1)联系诗人“物与志”的契合点,动情故事

你听过“梅妻鹤子”的故事吗?林逋的一生是非常特别的,他一生隐居在西湖孤山,20多年都没有到杭州城市里去窥一窥,而且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

基于他对“梅妻”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为何他笔下的梅“疏影”状其轻盈,“横斜”传其妩媚,“水清浅”显其灵动温润。诗人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如妻子般清绝高洁的风骨,篇末两句更出彩,诗人近乎“以身相许”式的告白,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情怀。梅花的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找准了“物与志”的契合点,我们就已经打开了自主揣摩诗人所言之情、所咏之志的大门。

过渡:咏物诗在写作上常常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我们在鉴赏过程中也要善于体会。

(2)体会诗词“表现手法”的高妙处,“联姻”flash动画

插入带音乐的动图或flash动画。

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在写作手法上,尤以首联和颈联最为高妙传神。“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一个“独”,一个“尽”,将梅花置身于众芳,巧妙衬托出梅的与众不同,这里除了对比、衬托,还用了拟人的修辞,属于正面描写。“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联更传神。“偷眼”一词,也巧妙突出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来赏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后句用设想之词,假想粉蝶也会因爱梅而“断魂”,烘托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幽居之乐,属于侧面烘托。

(三)小结

回顾这节课,诵读咏物诗需要把握四个点和三种鉴赏方法:

1.找实写“形似”点;抓虚写“神似”点。以此来提炼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之间的虚实关联性。

2.扣整体“构思”点。以此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瞄表现“艺术”点。以此来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让我们鼓足兴趣的风帆,品读鉴赏古来圣贤的经典雅言,真正让诗词浸润人生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