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读书方式的本色钩沉

传统读书方式的本色钩沉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吟诵名家各有各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2]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传统吟诵和现代朗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读书方式。传统吟诵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现代朗读的历史不足百年。当时西方的话剧已传入中国,话剧中的朗诵方式为时人接受,进入课堂,成为一种新的读书方式。

古人是怎样读书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估计99%的语文教师不清楚。现代学生的读书方式主要有三种:朗读、默读、浏览,其中最常见的是朗读。而在中国古代并无“朗读”一说,古人最主要的读书方式是传统吟诵。

作者手书条幅

(一)传统吟诵的概念辨析

1.传统吟诵的概念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文学语言,对其塾师寿镜吾先生的读书场景做过生动的描述: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寿镜吾先生的读书之声与当今的朗读压根儿不是一回事。这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传统吟诵。

什么是传统吟诵?吟诵名家各有各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将其定义为:传统吟诵是中国古代一种口耳相传的美读古诗文的方法,介于“读”与“唱”之间,是拉长了声音,用唱歌似的声调来诵读古诗文的一种读书方式,能充分体现作品的声韵美、意蕴美,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内心情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读书方式,被称为“中国式读书法”。[2]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传统吟诵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读书方法,像唱歌,有旋律。

第二,传统吟诵是美读古诗文的方法,主要用于读古诗文。

第三,传统吟诵是作品、作者、读者三要素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方式。

2.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1)吟诵和朗读的区别

传统吟诵和现代朗读(艺术化的朗读称朗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读书方式。传统吟诵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现代朗读的历史不足百年。20世纪一二十年代,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处于新旧文化、新旧语言交替之际,国文教师面对白话文教材,如何读法,颇为闹心。当时西方的话剧已传入中国,话剧中的朗诵方式为时人接受,进入课堂,成为一种新的读书方式。最明显的标志是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伴随着话剧传入中国,教育界开展了对如何诵读汉语作品问题的讨论,“两字一顿”的读法一度盛行,而抗日战争时期,这种结合了西方话剧的汉语朗诵方法逐步定型,语体朗诵完全取代传统吟诵的方式。[3]古法吟诵与现代朗读的主要区别是:吟诵是文言的“读”,讲究行腔使调,是诗人或吟者对于作品的一种有声玩味;朗诵是白话的“念”,虽有节奏感,但并不追求悠扬起伏、悦耳动心的腔调旋律。

(2)“吟”和“诵”的区别

2005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有“吟诵”一词,解释为“吟咏诵读”。[4]简单地说,“吟”是吟咏,“诵”是诵读。查《说文》,“呻”与“吟”为互文,都是小声哼读的意思;“诵”与“讽”也是互文。“讽”是“不开读之”,是背诵的意思。可见,“诵”是按照一定的节拍熟读背诵之意。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对吟诵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他从节奏、旋律、拖腔、传习四个方面,对“吟”和“诵”的异同做过精辟的论述,对于吟诵学习者颇有启示。

两者之同:①“吟”和“诵”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都是“乐语”,即表现出一定音乐美的有声语言。②“吟”和“诵”都按一定的腔调进行,行腔使调时又都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两者之异:①“吟”重音乐的节奏;“诵”重语言的节奏。②“吟”时旋律往往鲜明,比“诵”悦耳动听;“诵”时旋律一般不太鲜明,比“吟”表意明晰。③“吟”时声音拉得较长,听起来好像唱歌;“诵”时声音相对较短,听起来不像唱歌,“颇类似和尚念经”。④“吟”腔比较复杂,故学起来难些;“诵”腔比较简单,故学起来易些。[5]

一般来说,“吟”适合读诗词,“诵”适合读文章。读诗词称“吟咏”,读文章称“诵读”。“吟”有明显的旋律,音乐性强;“诵”虽有旋律,但不十分明显,音乐性弱。因此,吟咏诗词,抑扬顿挫,好似唱歌;诵读文章,吟调简单,比较平直。

(3)吟诵和唱歌的区别

传统吟诵介于“读”和“唱”之间,似读非读,似唱非唱。它比读更具有音乐性,与唱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有唱的旋律,但无唱的乐谱,是一种形式自由的,同时又遵守规则的特殊“唱法”。其实,音乐元素只是传统吟诵的外壳、表象,它和唱歌的声音在本质上不是一回事。传统吟诵表面上看像是乐声,本质上是语声,目的是借助声音、旋律表达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吟者自身的审美体验。因此,传统吟诵调的旋律比较自然、质朴、简单,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歌曲旋律那样华丽柔美、婉转起伏,但能达到吟者直抒胸臆、闻者悦耳动情的效果。因为唱歌是为了追求歌声的悦耳动听,目的在于音乐意义的表达,重的是乐;而吟诵是为了体验文字的审美内涵,目的在于语言的涵泳玩味,重的是语。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二)传统吟诵的发展历史

传统吟诵发源于先秦,发展于汉魏六朝,兴盛于唐代,繁荣于宋元明清,衰落于民国。传统吟诵的发展史与汉语史、民乐史、教育史是紧密相连的,大致经历了一个诗乐融合和诗乐分离的历程。由于技术的原因,中国古代没有录音、录像的手段,古人究竟是怎样吟诵的,今人无法直接听到古人的吟诵声。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学者的考证,我们至少能从中了解一些传统吟诵的发展历史。

1.诗乐融合阶段的吟诵

诗歌起源于先民日常的生活和劳作,最早的吟诵当数诗歌吟唱。诗歌的语言带有音乐性,先民在劳作之余,吟诗唱歌是一种文化娱乐。《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6]可见诗乐同源,关系密切。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吟诵名家华锋教授说:“从音乐的角度上说,原始诗歌的歌唱,就是后世诗歌的吟咏,因为它们同样有旋律、有节奏、有韵律。”[7]周代,吟诵已经成为当时教育机构太学的必修课程,是一种最常见的读书方式、教化方式。到了春秋,私学兴起,吟诵更为广泛。两汉时期,太学中设“五经博士”,教学子诵读五经,以博得功名。据《汉书·艺文志》载: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8]“讽书”就是用吟诵的方法背书。“讽书”九千字就能入仕为吏,地位如同后世科举,两汉学子趋之若鹜,吟诵成为一种时代风气。

2.诗乐分离阶段的吟诵

六朝时期,随着陆机、沈约、刘勰等人“声律论”的创立,不但为近体诗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吟诵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9]的作诗标准,与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吟诵规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乐融合逐渐成为历史,诗乐分离的现象随之出现,使吟诵从偏重音乐向偏重文字音律转轨。到了隋唐,科举与诗赋挂钩,创作与吟诵相连,吟诵的地位更加凸显。随着诗歌的兴盛,吟诵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文人雅士更是以吟诵作为辨别声律、表情达意和文化娱乐的手段。“旗亭画壁”这个典故充分说明唐代配乐歌唱乐府、声诗,已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从宋代到清代,是吟诵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由于大批蒙学教材的出现,吟诵在民间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文人在吟诵理论上提出了很多见解。宋代学者郑樵指出:“作诗未有不歌声也。”[10]吟诵成为诗词创作的主要手段。元末明初的刘绩指出:“唐人诗一家自有一家声调,高下疾徐皆为律吕,吟而绎之,令人有闻《韶》忘味之意。”[11]这说明当时已关注到了吟诵本身的美学价值和吟腔的多样性。清代的桐城派提出了“因声求气”理论,对吟诵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吟诵的要领在于体现诗文的音节韵律,在字句中求音节,在音节中见神气。可惜建立民国后,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兴起,流传了数千年的吟诵进入了衰落期。时至今日,传统吟诵在我国中断了将近百年。

(三)传统吟诵的吟调介绍

传统吟诵之所以不同于朗诵,关键在于它有旋律,有乐感,即存在一个“调”。为了便于学习、传承,人们常把从某人口中流传下来的传统吟诵调子称作“××吟诵调”,如“叶嘉莹吟诵调”“戴君仁吟诵调”“华锺彦吟诵调”“霍松林吟诵调”“赵朴初吟诵调”等。还有些传统吟诵调是用地方名来命名的,如山东调、杭州调、闽南调、甘肃调、河洛调等。目前唯一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吟诵调是常州吟诵,被称作“常州调”。还有一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调也用地名或地域来命名,如陈侣白先生的福建福州调、江西省宗远崖先生的“楚调唐音”歌吟等。之所以用地方名来命名传统吟诵调,主要是因为传统吟诵的地域性非常强,一地有一地的方言、山歌、民乐,用来吟诵,就形成了风格相近、旋律相似、具有地域特色的吟诵调子。

全国各地的传统吟诵调虽然多得数不清,但其来源不外乎四类:第一类源于官学,如著名昆曲艺术家张卫东的吟诵调,源于北京的国子监官韵吟诵,是官学吟诵调的代表传人;第二类源于私塾,这在中国古代是最普遍的;第三类源于学校,无锡国专的“唐调”是一个典型;第四类来源于家传,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老先生,如屠岸、叶嘉莹、钱绍武、华锋、萧善芗等吟诵名家,皆有家传之风。

(四)传统吟诵的吟诵规则

现代学人中,赵元任、唐文治等一代宗师都对吟诵作过深入的研究。较早关注吟诵规则的是华锺彦先生。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平长仄短”“二四分明”“声情并茂”等吟诗规则,为吟诵规则的研究开了先河。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更是潜心研究,提出了三个层次、十大规则。这些规则的阐述、提炼,对于吟诵初学者来说,就是指路的明灯。笔者根据自身的吟诵学习体会,认为普通学生只要掌握四条吟诵规则即可。

1.依字行腔

“依字”指吟诵的旋律是根据字音声调连缀而成的。吟诵的旋律随字音声调而上行、下行、平行。普通话吟诵要依普通话字音,方言吟诵要依方言字音。语音不同,吟出的腔调就千差万别。“行腔”则是按照一定规则,将长短、高低、强弱、快慢等因素配合成和谐的音组,形成特定的旋律,把词句吟诵出来。它往往与各地的戏曲、民歌、小调有密切的关联。

2.因情行调

这里的“情”指作品情感、作者情感、吟者情感的有机融合。音高、音长、音速、音强、音弱等音乐元素的变化组合,形成了与三类情感相匹配的低沉、高亢、激愤、明快、哀怨、缠绵等吟诵旋律。李白、杜甫的诗风不同,吟调自然有别。苏轼的两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老夫聊发少年狂”,内容不同,情感不同,吟调必然迥异。

3.平长仄短

平长仄短是声律体诗文的创作规则,同时也是传统吟诵的吟诵规则。“平”指平声,“仄”指仄声。一句诗中处于“二四六”位置上的字,也可称作节奏点上的字,其平仄读法应当遵循平长仄短的规律。平仄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简化归类出来的,平声指阴平和阳平,仄声指上声、去声、入声。四声的读法差异明显,传递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用这样的规律吟诵诗文,声音或长或短、错落有致,造成听觉上的一种声韵美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虽说平仄是针对近体诗、韵文而言的,但在诵读古体诗和散文的时候,也可以作适当的参照,尽量把诗歌声韵的音乐美表现出来。

4.回环往复

传统吟诵的旋律与歌曲相比,相对简单。一首作品的旋律线是几个基本旋律排列组合、循环往复的结果,就好比主旋律在一首交响曲里可多次反复出现。无论是哪种文体,吟诵的旋律线大多如此。例如,“唐调”的读文法(“散文调”)只有两个基本旋律,靠两者排列组合、勾连跳跃,演化出变幻莫测的吟诵旋律线,听上去犹如神龙出没,悠游自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