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高考改革

试论高考改革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在公众关于教育的讨论中挑选出一个热度最高涨、呼声最强烈的话题,那一定非高考改革莫属。若想真正促使高考进步、教育进步,我们必须要在改革之前深度分析目前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对偏远的省份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尚属合理,本节高考改革暂不予以重点讨论。显而易见你会选择前者,因为读书是可以主动去做的事,有直接的操作性,高考改革却不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制度的改革并不能直接改变人与人能力的排名。

如果在公众关于教育的讨论中挑选出一个热度最高涨、呼声最强烈的话题,那一定非高考改革莫属。高考为什么会和改革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高考制度中的确存在着一些显性问题。这些问题中最明显也是遭到人们最多次不满的就是同一所大学在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家为此已产生了旷日持久的抱怨。

一些痛斥大学录取分数线差异的短文在网上流传,文中有一句虽然带些夸张但是却反映了一些情况的话如是说道:“同样是560分,北京的学生可以上重点大学,河北的考生却连高考的一本线都达不到。”差异巨大的分数线背后还有着很多教育不公的表现:北京、天津、上海的考生拥有全国人均最多的本地大学,却在高考中做着最简单的试卷,用较低的分数线考出了全国前三的一本录取率。河北、河南等高考大省的当地名牌大学少之又少,但那里的学生却要用较难的试卷去迎战很高的分数线。

不可否认,由于很多复杂的原因,上述现象的确说明了高考作为全民性质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但高考成绩又作为唯一因素决定了绝大部分同学可以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它几乎蕴含了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最大的盼望和要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们总是将高考的高分作为最终目标。存在问题的高考制度加之高考对大家的重要性使得“高考改革”这一话题必将引人注目。

改革是为了什么?自然是解决问题,促使进步。这个目标不存在争议。但是怎样进行改革?那就是众说纷纭、众口难调的问题了,它具有很大的难度。若想真正促使高考进步、教育进步,我们必须要在改革之前深度分析目前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度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困难。

针对各省录取分数线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地区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一部分拥有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省市,它们在招收本地学生时能较大程度地放宽对高考成绩的限制。北京每23.3万人就能拥有一所当地的高校,河北则要71.1万人才能拥有一所当地的高校,河南省则是每77.7万人拥有一所高校。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甚至有发展为地方保护主义的趋势,也是下文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第二类则是硬件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的确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当地人民有很多都不够重视教育。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是大部分地区所不具备的。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对偏远的省份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尚属合理,本节高考改革暂不予以重点讨论。衷心祝愿那里的孩子们能够早日享受优质的教育条件。

目前,要求全国一张高考卷、一个分数线的呼声较为强烈。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想当然地认为统考统录之后全国各个大学的分数线就会降低,重点大学、一本大学就不会像现在一样遥不可及,学生们用和自己以往相同的成绩就可换来更灿烂的前途、更好的命运。说实在的,若不是因为这些美好无比的想法,大家断不会如此渴望高考改革。

但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些美好的想法真的是现阶段实行统招统录的必然结果吗?或者说,单是制度的改革就能让你轻易地脱颖而出吗?

根本不是,压根不能!

先来看一组大致的数据:北京市每年有9万学生参加高考,而河北、山东、河南这些人口大省则每年都各有大约60万人参加高考。就全国而言,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的考生面临着与河北考生同样的竞争压力与考学难度。由此观之,少数几个拥有“分数线福利”的一线城市的高考人数显然不及高考大省考生数量的零头。如果简单地实行统考统录的政策,那就是将每年少数几十万学生的“分数线福利”平均分给了全国其他地方近千万人次的考生。试想:一块能让几十万人吃饱的蛋糕平均分给几百万人,那每个人分到的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面包屑罢了。面包的比喻反映到教育问题上就是说以前的几十万人每人享有一定量的福利,但若在统考统录的政策实施之后,分红的群体一下子扩大了十几倍,每个人就只有很少的分数优惠了。这是很简单的除法。打个比方来说,清华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大概是680分,统考统录之后降了就算降下10分,那全国的考生仍需考出670分的高分才能考得上。这样微小的变化就能帮成绩在四百多分、五百多分甚至六百小几十分的学生们圆了清华梦吗?显然不可能。学生大多是400分到500多分的水平,清华分数线这样微乎其微的变动对他们来说有何意义?一流的名校仍是远在天边的遐想。

读到这里有人会质疑:“这样说来,统考统录的政策仍然可以帮助原本会与清华失之毫厘的670分的学生圆了清华梦呀,这不是有用的吗?”请质疑者们站在这些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有670分水平的学霸,你是愿意利用有限的高中时光抓紧学习来提高成绩以期考上清华,还是一天天地关心和琢磨抽象的高考改革政策呢?”显而易见你会选择前者,因为读书是可以主动去做的事,有直接的操作性,高考改革却不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教育改革嘛,你自己说了不算,那又何必去关心和支持所谓的统考统录?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考不上清华,670分的学霸仍可以上全国名牌的大学。实质上,能考高分的学生对教育改良的盼望并不急切。

当然,以高分学生的视角为基点所分析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我们还需要为“统考统录”政策在目前条件下可行性的缺乏找到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前面我说到了,很多高考大省的学生之所以想要全国统一的分数线,是因为想以自身目前的分数上一所更好的大学。简而言之,他们盼望高考制度的改良能减小自己面临的竞争。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人的能力有高有低,而资源的数量却是有限的,这样的情况就必然会产生竞争。根据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能力更高的人必然会拥有更多的资源,也就是说,只要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彼此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教育不是要消除竞争,而是要有良性的竞争机制。

人与人之间又怎么可能没有差异呢?假如我是能考500分的学生,那么我能上的大学就一定比600分的大学次些,也一定会比400分的大学好一些。制度的改革并不能直接改变人与人能力的排名。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少数拥有“分数福利”的地区的考生或许会不适应统考统录后提高的分数线,但那是短暂并且容易改变的。(北京等地的学生虽然分数相对低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学习能力差,这一点在下文会专门论述)况且,目前享有“分数福利”的学生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他们无法对拥有极大人口基数的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考生的竞争排名产生大的影响。无论改革与否,什么排名的学生照旧会是什么排名。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每年有千万计的高考考生,这带来的竞争强度是非常硬性的。即使现在真正实现了统考统录,考生们的竞争压力仍将保持。在目前阶段是可以这样说的,“分数定未来”的高考制度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有效率分配的唯一途径与必然选择。这也是纵使目前的高考制度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能一直持续稳定运行的根本原因。不是制度带来了竞争,竞争来自于优质资源的有限性。

与统考统录对大多数人微乎其微的影响不同,再站在北京等地考生的立场上想一想,统考统录的高考政策却会直接提高他们的分数线或增加试卷的难度。还有一些教育资源的确匮乏的地区,那里的师资、设施和教育观念也会直接使得学生的成绩难以提高,他们的分数线也会随着统考统录政策的实行而提高。试问:这些地方的考生会没有反对的意见吗?

尤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前文已经论述了全国的统考统录并不能让数量庞大的考生们的竞争压力减小,河北和河南等高考大省的考生甚至还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河北等高考大省的分数线高,学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比其他地方好,实则不然。单纯的成绩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我们应该明白,高考时的各个省份其实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其中的一个既定的环境中有很多很多的竞争者,这个环境可以是河北,也可以是青海。我们知道,青海的分数线要比河北低很多。在青海,550分就能是很厉害的尖子生了,可河北550分的学生就不太可能上本一的大学。这是否意味着河北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强大呢?并不是。青海的学生很多都考三四百的成绩,但为什么有人就能考550分呢?那是因为他在青海这个环境中比别人对待学习更认真,自身学习更努力。青海550分的学生和河北650分的学生一样,他们都是比竞争者更优秀很多的人,也都是习惯优秀,努力进取的人。只不过由于自身所处环境的差异,他们的成绩有了100分左右的明显的差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尖子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并无太大区别。或许青海550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英语成绩要比河北学生的低一点点,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尖子生普遍有着进取的精神,在大学阶段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查漏补缺。

就像篮球队内训练一样,球员若身在一支防守不佳的队伍,那他就算有天才的进攻潜力也难以被开发出来——在面对只值20分的防守时,100分的进攻是不会出现的。环境对人有着奇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客观地看待各个省份在高考制度中相对独立的环境。决定一个人考试名次的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和相对于其他人努力的程度。一个学生如果努力,就算不改革也可名列前茅。倘若一个不努力的学生在河北混了400多分的成绩,他转去分数线较低的地区也会很快坠落到300分的水平。是否努力与改革与否之间并无联系。

从这点上来看,统考统录所带来的小幅度的降分虽是公平之举,却根本无法改变大部分懒人的命运。退一万步讲,我们空想全国所有大学的分数线都降了一大截,满分750分的卷子每个人考500分就可以上清华大学。听起来很爽是不是?但那样的清华还能叫清华吗?在那种情况下谁还愿意下功夫去当尖子生呢?如果这些重点大学的门槛都被大幅度地拉低了,那无异于中国教育自毁门户。顶尖的重点大学尚且如此,那么在这种假设下的二本、三本院校还有门坎可言吗?还有立足之地吗?现在二本、三本的大学还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分数线大幅降低后,几乎人人都可挑个一般的学校来读,那么二本、三本甚至普通一本的大学学历还有含金量吗?这简直抹杀了这些学校存在的意义。由此观之,盲目的统考统录甚至会使原本尚可稳定运行的教育体系变得混乱。

综上所述,统考统录的愿望听起来很棒,但却只能小范围地解决“公平”这一道义层面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对偏远地区的考生造成一定时期的不公平)他的建议并不能减少竞争压力,让学生轻松成长,更不能满足一部分懒人考生对减小考学难度的期盼,还会受到目前拥有分数福利的考生们的反对。俞敏洪先生的提案虽然很有道理,也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这项建议无法带来真正的实际利益,自然没有人会真正地、迫切地主张它、宣传它、实施它。

如果你对目前的教育情况并不了解,那么你一定会问:“明明河北等地学生的成绩更高,学习更好,那为什么让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占据名校的一大块招生名额?”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清华、北大这些北京名校更愿意招收本地的学生入学。”很多人想不通这是为什么。除了前面提到的环境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地方的教育观念差异。

很多人向来认为“高分=学习好=能力强=顶尖人才”,而顶尖人才(即高分者)就应该上清华北大。其实这个等式体现了落后的、机械的应试教育思想。客观地来说,很多高考成绩是580分的北京学生比680分的河北考生更符合人才的标准。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类学生所习惯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大致将“北京模式”与“高考大省模式”的不同看作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比。当然,素质教育能够实行要得益于其教育资源的丰富,这是必需的因素,也是北京等地的优势所在。这本身不存在非议和“公平与否”的讨论,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教育本身。

在“北京模式”的教育中,学生们的确可以走出教室参加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甚至科研创新的活动都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学生们实践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培养。北京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没有高考大省中学生的成绩高,但他们并不是每天优哉游哉地坐吃分数福利,恰恰相反,他们接受的是更复杂多元的教育。

再来看看人口基数数倍于北京的河北省,这里的人均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北京相比都显得捉襟见肘,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有限,且大多是隔靴搔痒、草草了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人多资源少的情形,学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学生们安排在一个个固定的教室里长时间地学习,这至少为学生们单纯的考试成绩的提高找到了一条被大众认可且能够普遍适用的途径。“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这些令人反感的名词其实都是有限的教育资源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直接说明了教育改革的难度,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人们期盼的能降低竞争压力的高考制度改革缺乏可行性。

河北的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待了十多年,他们考出的成绩自然普遍要比北京的学生高一些。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使高考大省的学生们丧失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他们往往不会创新、不愿交流、不能实践、不知合作。他们会做一些偏题、怪题,却缺乏将基础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自己的见解都不被教育所重视,创新当然是难上加难了。在这个方面,北京等大城市的学生就有大不一样的情况,他们往往能得到用自己的思路研究问题的任务,也能活跃于各种科研创新比赛当中。明明白白的高考成绩只是实现了学生的选拔分流,影响并不持久。综合能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与幸福指数的因素。

我作一个有些夸张的比喻吧。如果把上学比作去吃一顿自助餐,高考大省的孩子就像是吃了十二分饱后撑得难受的那一类人,北京等地的孩子则像是恰恰吃了非常舒服的七八分饱并且注重荤素搭配,还给自己加了饭后的水果和甜点的另一类人。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哪种人可被称之为会吃自助餐的人呢?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可以把“吃了几分饱”看作是分数,把“撑得难受”与“吃得舒服”看作是填鸭教学和素质教育给予学生的感觉,将“水果甜点”看作用以培养综合素质的各种课外活动。这样看来,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清华北大更愿意选择哪一类的学生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北京等地的学生虽然分数不是特别高,但却能得到很多大学青睐的原因。考出高分的能力在很多时候都不能直接与学习能力对等,擅长做卷子,刷题的能力是非常贫瘠单薄的,它会限制人的思维。教育不应该生产做题的机器,可做题的机器正盛产于应试教育体系。

我们很难把造成这种现象的责任归结于谁。北京等地的资源确实领先其他地区一个层次。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一线城市是我国形象的门户。“北京教育”和“高考大省教育”正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很多教育问题并不是通过几项改革措施就能直接解决的,以发展为基础的改革才能有效地促进发展,空谈没有实际意义。教育资源的完善需要时间,教育观念的进步也需要时间,这两者都是比教育制度的改革更能促进教育进步的推动力。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寄过大的、急迫无比的希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这一点再次得到了论证。

那我们是不是就只能消极地等待,不情愿地服从于应试教育呢?当然也不是的。除了完善教育资源,人们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对教育能否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前文我说高考大省的教育资源匮乏,那主要指的是学校本身的资源。学校虽然只能给学生提供数量有限的教室和老师,但我国的人口素质已经大大提高,接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已经为人父母,担当起了家庭教育者的角色。大部分家长都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不是更多的补习班的练习册,而是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教育的航标。家长们必须认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事实,必须明白一些他们之前认为的无足轻重的道理,他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和重大意义——综合能力不仅能为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提供很大的帮助,更对孩子一生的生活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北京模式”是我国比较接近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只有弄明白了先进的教育模式,认识到教育真正的、全面的作用,家长们才能普遍做到不要求孩子用大笔的时间盲目地做卷子和练习册;家长们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大力支持孩子们的爱好;家长们才能够真正用心和孩子交流而不只是简单地发布命令、布置任务;家长们才会自然而然地联合起来,反对不科学的应试教育与填鸭教学。到那时将是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育改革水到渠成,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光明未来。只有当这些观念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教育才真正到了破茧成蝶的腾飞阶段。什么是思想解放呢?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就是。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家长认识不到教育真正的作用,漠视素质教育,习惯性地让孩子多做题少休息,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有乐观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一个个地解决问题,一步步地改良我国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