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尔基的教子方法

高尔基的教子方法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尔基经历了跨越两个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四十多年艰苦的创作生涯。高尔基自己一生历尽磨难,对子女的教育就更加费心,更加讲究方法。高尔基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寓教于生活中,即使在疗养期间也不例外。后来儿子先行回国了,拖着病体的高尔基常常漫步花前,思念自己的儿子。高尔基没有面对面地说教,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向儿子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展示了这位伟大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马克西姆·高尔基,真名叫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他出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的一个木工家庭。青少年时代他历尽坎坷,饱尝人间风雨,因此他为自己取了笔名“горький”(高尔基),汉语意为“苦难者”。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经历了跨越两个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四十多年艰苦的创作生涯。他的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及散文诗《海燕之歌》《鹰之歌》等,在中国广大读者中早已赢得了崇高声誉。

高尔基自己一生历尽磨难,对子女的教育就更加费心,更加讲究方法。对于孩子的才华和天赋他从不过多地夸奖,他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让这火花燃烧成熊熊烈焰。”他认为过早地给予“一片赞扬声”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而言过其实地对孩子过分赞扬更是有害的。因此,抱着十分严肃又爱护备至的态度对一个家长来说是有益的。

高尔基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寓教于生活中,即使在疗养期间也不例外。1907年他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疗养,偶然的一次他见到小儿子马克西姆在院子里松土种花,便不住地称赞:“好!好!”并亲自帮儿子培土浇水,植了一片花。后来儿子先行回国了,拖着病体的高尔基常常漫步花前,思念自己的儿子。不久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通过种花的事给儿子讲述了人生的大道理,教育儿子热爱生活、社会和人民,勇于奉献。在信中他写道: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愉快而有意义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而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是一封多么感人,多么富于哲理的教子信啊。高尔基没有面对面地说教,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向儿子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展示了这位伟大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这封教子信几十年来一直为各国人民所传诵,成为人们教子的好“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