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际合作的契约模式

校际合作的契约模式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12月,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三地四校的共同倡议下,决定成立“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共同推动京津冀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提高艺术培养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京津冀部分高校将有可能实现学分互认,探索三地学生进行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实现形式。

校际合作的契约模式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采取正式方式合作的一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强弱联合办学

强弱联合办学是指水平上差异较大的学校之间联合,以便强校帮助相对水平差一点的学校快速提高水平。强弱联合办学要给予弱势主体充分的话语权和参与的机会,并且要有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两会期间,强弱联合办学得到了不少人大代表的赞成。例如,吴正宪提出,要建立京津对口支援河北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积极借鉴对口援助和各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经验,通过优质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师资管理干部培训、联合教研、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一体化、实验实训基地共建、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名师工作站建设、高校科研机构举办附中附小等方式,加快提高河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48]闫立英代表认为,“在基础教育方面,建议加大北京基础教育品牌的输送。北京的基础教育品牌特别多,在人才的吸引、办学的管理等方面,可以依托北京的管理模式,把河北的教育资源基础做起来。加强北京名校和地方资源对接,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强人才培训,实现三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尽快缩小河北和京津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49]

2.不同类型学校对接,形成教育链

不同类型学校对接是指在协同过程中高校可以对接职教、大学可以对接小学等合作模式,而不是高校对接高校、职教对接职教。有一位河北专家谈到,“可以利用北京的部属高校,像清华、北大这样的优势大学在唐山生成符合唐山经济的应用技术大学,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教育链。原始研发型的高校到唐山设立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实现成果转化”。再如,2015年3月,石家庄市教育局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签订了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将石家庄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合作区。协议指出,要探索打通两地从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寻求两地合作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实现路径。在现有政策下,探索开设与天津中职、高职院校进行“2+1+2”等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合作,或两地中职学校采用“1+2”或“2+1”合作办学形式,而后通过现有的天津中高职衔接贯通的机制,升入天津高等院校就读。

3.同类学校形成校际联盟

近几年,三省市各种教育联盟相继建立,这些联盟大多数由几所学校形成。例如,2010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全面启动MPA教学案例合作,天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近期,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实现师资共享、产学研协作、联合培养、智库建设等。2015年12月,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三地四校的共同倡议下,决定成立“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共同推动京津冀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提高艺术培养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盟成立后,三地院校将共同致力于深入研究和探索艺术职业教育规律,坚持五个对接的原则,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优秀的新型实用型人才,并提出建立干部教师挂职和互派制度,推进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深度合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实现优质课程互通、互联、共享,支持在校生跨院校学习;广泛开展招生就业合作,努力推进联合招生,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共同组建协同发展专家团队,全面指导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努力提升各院校专业建设和科研水平;建立广泛的观摩、交流、比赛成果展示、学生创业平台,推进三地艺术职业教育均衡、协调、错位发展。[50]刘宝华认为,三地四校的合作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盟、互动,是整体的合作,它涉及学校的所有员工,需要每一位员工参与其中,通力合作。[51]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三校协商,也联合组建“京津冀信息服务协同创新共同体”,在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服务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推动信息资源发展,提高学科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这些联盟形式多种多样,在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两会期间,闫立英代表针对当前高等教育资源京津冀三地严重不均衡的情况,建议成立京津冀高校联盟,支持引导京津的学校依托河北的高校联合办学,解决北京高校本科院校办学空间不足、办学规模小的问题。北京的“211”“985”重点院校,多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的招生规模很小,河北高校资源很多,建议在疏解高校方面统筹规划,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52]这种联盟超出了个体学校之间合作的范畴,是一种由多数高校共同参与的一种联盟。

同类高校在课程、教学上形成联盟很受青睐。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透露,目前,天津几所高校已经建立了学分互认制度,课程可互听。天津工业大学将与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在“十三五”期间共建共享一批精品资源课程。未来,京津冀部分高校将有可能实现学分互认,探索三地学生进行跨地域、文化交流的实现形式。一方面将北京丰富的文化科技等社会大课堂资源向天津、河北学生开放;另一方面,也探索将天津、河北两地独特的地方教育资源向北京中小学生开放,教育边界将向外延伸,北京学生有望到河北、天津上实践课。[53]有专家指出,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京津冀高校联盟的框架内,统筹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相互开放各自的优势专业,通过师资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不同形式,实施校际第二学位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京津冀优势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王伟哲、闫志利提到了分段式合作模式的两种类型:一是“1+2”合作模式,即学生一年级在某行政区域职业院校学习,二年级后再到另一行政区域的职业院校学习,并由后者安排学生实训、实习等;二是“1.5+1.5”合作模式,即学生在某行政区域职业院校学习一年半,而后到另一行政区域的职业院校学习半年,再由该校负责安排学生到学校所在行政区域的企业实习一年。例如,河北省部分职业院校利用北京市高级宾馆众多、旅游业发达的优势,与北京市相关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实施了餐饮旅游等专业学生的共同培养。[54]分段式学校联盟是一种职业教育联盟的有效形式,高校在学生培养上紧密合作,依托各自优势,将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由不同行政区域的职业院校或企业分阶段承担学生培养任务,可充分利用不同行政区域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分段式合作模式能让农村生源学生受到大都市环境的熏陶,有利于提升“环境育人”的效果。

4.高校共建联合开发机构、研究院所及中心

三地高校应该共建联合开发机构,实施高校服务经济区域协同发展项目,以承接和服务为主体,可以在水资源、大气治理、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率先加强区域高校联合,协同创新,扩大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有专家介绍,“我们围绕京津冀产业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领域积累了较强的研发能力,近些年,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了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院、华夏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河北省发改委合作建成环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同时与保定市和中国济南科学院英利集团等单位也合作建立一批机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专家建议,京津冀几所高校可以联合申请创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

事实上,京津冀已经有一些高校联合成立了中心或者研究院所。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牵头,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主要协同合作单位的协同创新机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宣布成立。2015年6月,北京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和唐山曹妃甸区,围绕加强产学研合作,在曹妃甸建立科研院所,开展中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等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5.不同地域的大学研究院所之间合作

在校际合作中,有学校层面的合作,也有校际院系所之间的合作。如果说学校层面的合作领域更为广泛的话,那么校际院系所之间的合作则更有针对性,且更为简便易行。如2008年天津大学药学院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源共享方面针对国家重大要求联合攻关,共同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和教学机制,进行创新型药物研发。[55]这种合作形式的遍地开花对于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