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写作的现状

中小学生写作的现状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延伸,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即使想抒发真实的感受,但由于知识面太窄、语言功底不厚,导致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只能是只可意会了。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写作难的问题,比如拟题、选材、构思等,甚至连最基本的标点符号也没有掌握好,经常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学生存在写作问题却又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练习,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就可想而知了。不少学生对写作是缺乏信心,更无兴趣可言。

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延伸,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它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写作都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不知如何起笔,语言贫乏,脑中空无一物;许多学生对写作存在厌恶心理,每逢写作,寥寥数笔一带而过,应付了事……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无内容可写

许多学生面对写作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原因在于学生阅读量较少,积累的各类素材有限,一旦需要运用发挥,无材可取,只能望洋兴叹。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代写作学认为,读和写的关系密不可分:读不仅是写的基础,而且还可以促进写的发挥。[8]然而,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学生每日都围困在各类学科围积起来的题海战术中,浴血奋战,无暇抽出专门的阅读时间来积累素材。即使有时间,身心疲惫的学生也不愿意阅读枯燥无味的文章,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略沾一二,造成了阅读素材的畸形堆积。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即使想抒发真实的感受,但由于知识面太窄、语言功底不厚,导致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只能是只可意会了。

(二)无指导可教

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写作难的问题,比如拟题、选材、构思等,甚至连最基本的标点符号也没有掌握好,经常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但是,由于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是力不从心,应变和反应能力差,缺乏个性化的思想,遇到个人发挥的情境往往表达不出所以然,语言贫乏,思维较窄,难以使学生信服。每逢写作,语文教师要么简要地叙述一下相应的写作要求,要么朗读几篇优秀的作文范例供学生参考,很少针对某种文体或者某个写作问题进行讲解,更不用提对存在写作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学生存在写作问题却又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练习,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三)无兴趣可言

不少学生对写作是缺乏信心,更无兴趣可言。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压力较大,校园生活也比较枯燥乏味,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种厌学情绪一旦形成,将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种不良影响的作用下,学生要么为考试而写作,胡编乱造,敷衍了事;要么凭借脑海中仅有的素材痕迹,重复温习,机械模仿,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可言,画虎不成反类犬,结果只能是落下一个“东施效颦”的笑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