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文部分的译写

英文部分的译写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中文学术论文进入国际交流的问题上,当前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英文摘要的作用。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仍有许多学术期刊中的英文摘要语言质量低下,与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不相适应,难以达到参与国际交流的语言水平。英文部分写作的质量对学术期刊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本高质量的、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地道和专业的英文表达是必需的。英文部分的写作质量是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稿件录取起到重要作用。
英文部分的译写_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英语是科学技术在国际上交流的最主要语言,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术论文英文部分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具有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在世界科技界的地位正在迅速提高,在国际上的科技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语言问题,中文论文在国际上流通困难重重。为此,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为了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促进中文学术论文进入国际交流的问题上,当前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英文摘要的作用。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仍有许多学术期刊中的英文摘要语言质量低下,与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不相适应,难以达到参与国际交流的语言水平。

中文学术论文要求译成英文的论文要素有: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及联系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中图和表的主要信息(如图和表的标题、坐标轴上变量的名称、图例和注解等)。这些英文信息或附在文后,或附在文前,表和图中的英文则以中英文对照方式在文中相应部位列出。

写好论文中英文部分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国际交流。英文部分写作的质量对学术期刊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本高质量的、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地道和专业的英文表达是必需的。英文摘要更具有对外交流和传播科学技术的作用。英文部分的写作质量是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稿件录取起到重要作用。国内来稿中英文部分是问题最多的部分之一,审稿专家和编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对那些不合格英文部分的修改比重新翻译还费时间。所以,英文部分写得正确流畅、地道和专业,能给审稿专家和责任编辑以良好印象,减少编辑的工作量,从而十分有利于稿件的录用。

1.英文标题的译写

由于标题的特殊性,它们与严格的英文文法不尽一致,但符合国际惯用,适合鲜明、精练地表达文章内涵。

标题一般以一个短语,尤其是名词性短语为好。常常以一个或几个名词为中心,根据所要表达的意义在中心词前后进行修饰。避免用句子形式表达,也不宜采用动词词组结构,如果有必要,也应把开头的动词变形为非谓语形式,即动名词的形式。

英文标题的写法一般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中心词,然后以限定性词或短语修饰中心词。

(1)确定中心词。中心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从中心词的角度,可以把英文标题大致区分为如下2种情况:

一种是以表达研究目标、结果或对象的,其中心词是不具动词性意义的名词。例如:

例1: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of Insect and Mite Community Among Three Types of Tea Gardens(三类典型茶园昆虫和螨类群落组成和动态的差异)。

这里的中心词是“Differences”。

例2:Optimal Water Condition for Tea Seedlings Under Greenhouse Manufacturing Administration(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

这里的中心词是“Condition”。

另一种情况是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动作概念,如要表达研究过程、研究途径或方法等,此时需要把这种动作以动名词或分词的形式将其名词化,例如:

例3:Preparation and Mass 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l Gly-cosides in Tea Seed Flakes(茶籽饼粕中黄酮苷的制备与MS鉴定)。

这里的中心词是“Preparation and Mass Identification”。

例4:Determination of Theanine in Tea by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茶叶中茶氨酸)。

这里的中心词是“Determination”。

上述两种类型的标题中,第一种情况的中心词表达文章的主题显得更直接明了,所以应尽量使用名词作中心词。

(2)选取限定的词或短语。确定了中心词以后,对于其他要表达的含义可以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来达到。例如在上述例1中,用“in Composition and Dynamic……”来修饰中心词“Differences”的具体内容,并用“Among Three Types of Tea Gardens”来进一步限定该研究的范围。

标题中用于限定中心词的常采用介词短语、形容词、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复合词、不定式短语、名词和动名词等。

采用介词短语:在上述例2中采用了介词短语“Under Greenhouse Manufacturing”来修饰中心词“Condition”。

采用现在分词:例5:Soil conditions affecting seedling root growth of tea plant(影响茶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这里用现在分词短语“affecting……”来修饰中心词“conditions”。

采用复合词:例6:cell-to-cell transport of proteins during plant development(植物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在细胞间的运输),这里用复合词“cell-to-cell”来修饰中心词“transport”。使用复合词可以使标题的句子结构变得更为简洁紧凑。

此外,修饰和限定中心词的常用结构还有:不定式短语、名词和动名词结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短语,等等。

(3)英文标题的大小写及斜体问题。目前主要有3种方式:全部字母大写、主要词首字母大写、句首字母大写。从拉丁文借用过来的词应写成斜体,如et al。对于生物的学名,属以上名字的首字母要大写,种以下名字要全部小写,生物的属以下的学名全部用斜体书写。例如:Camellia sinensis。

(4)其他常用译写技巧。出于检索准确性和排序的考虑,英文标题开头一般不用A,The等冠词

标题的长度一般宜控制在15个单词以内,或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然而具体到某一论文时,为了鲜明表达主题,并突出其在某方面的创新点,有时会出现较长的论文标题,对此应当以内容表达为主,同时尽量考虑标题的简洁。

考虑到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以及要使结构紧凑、简洁明快,应尽量去掉不必要的“Study of”、“Research of”等词语,可以直接写出所研究的内容。

例如:“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Content Tea Catechins with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吸附树脂法制备高纯儿茶素的研究)可改为:“Preparation of High Content Tea Catechins with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以数字开头的标题中,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而应用英文基数词。

在中文标题中常用破折号来连接主标题和副标题,在英文标题中则应采用冒号来连接。

2.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的英译

作者署名的翻译,以前的普遍做法是按英语国家的习惯将名放在姓的前面,并常在署名前加上衔头。例如把作者“朱永兴”译成“Prof. Yong Xing Zhu”,有的还把姓名简化为首字母加缩写点,例如上例可能被写成“Prof. Y. X. Zhu”。在有多个作者的情况下,国外的署名往往把最后两个作者用and连接起来。这些署名方式尽管流行,但并没有规范,缺乏统一性,没有法规依据,结果给文献检索等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中国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执行中国的国家标准。中国汉族人的姓名要按汉语拼音音译方式来翻译,姓在前,并且全部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双名的两个词用连字符连接,双姓也要译成一个单词,且全部大写。例如:

作者“朱永兴”应当译成“ZHU Yong-xing”,而不是“Yongxing Zhu”。

作者“王林”应当译成“WANG Lin”,而不是“Lin Wang”。

作者单位名称及地址的英译,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排列顺序为: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省名、国名。例如:“Tea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Hangzhou 310008, China”(中国茶叶学会,杭州310008,中国)。

我国的地名,除西藏(Tibet)、香港(Hong Kong)等少数例外,都要用汉语拼音拼写。例如:Beijing,Shanghai,Taiwan等。

地名的各个汉字的拼音之间有两个元音字母相连的,需要用撇号分隔,例如西安要译写成:Xi'an。

有些单位已经具有固定的标准英文名称,对此应当以法定的固定英译名称为准。

3.英文摘要的译写

摘要的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般应将研究目的、方法简单写出,但对作者自己创造的新方法,则必须表达清楚;研究结果、结论等更须表达清楚,力求具体、明确,应把具体的内容、数据等写出;对有些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和作者的独到见解,也可以简单提及。相反,对那些常规的方法、抽象笼统的结果、评论性的话则不必写出。有些中文摘要中有较多的套话,内容空泛,或表达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等,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而应根据全文内容重新组织,舍去套话,充实数据,整理逻辑关系,写出更贴切原文的英文摘要。

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句子结构上往往存在前后次序的差别,表达方式上有各自最恰当的词语,并且与中文不一一对应。国内许多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是根据中文摘要直译成英文的,由于没有考虑适合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英文摘要往往使外国人费解。所以,我们建议,在翻译摘要时一定要考虑到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差异,通过意译将原文主要内容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要逐字逐句、一一对应地生硬翻译。

英文摘要写作的基本要求:

与中文摘要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描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2)英文摘要必须符合“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为此,英文摘要应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英文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的信息。当前学术期刊上英文摘要的主要问题是要素不全,繁简失当。

(3)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在摘要中尽量采用短句;可用动词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动名词;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尽量用标准英语,而不使用俚语和外来语;不使用文学性的描述手法。

(4)引言中出现的句子不应在英文摘要中重复,也不要简单重复标题中已有的信息。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学术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英文摘要的编写。

写好英文摘要,固然需要多方面的素养,但就我们的现状来看,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就可有效地改善当前在英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显著提高英文摘要写作水平。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研究报告摘要的英译问题。

首先,研究报告的摘要一般应当是报道性的摘要,但对那些内容多且难以概括的文章,可以考虑将重要部分写成报道性的,而将其余难以概括的内容写成指示性的,即采用报道-指示性摘要形式。英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以150~250个词为宜,不分段。

第二,有些在中文中习以为常的套话、空话、逻辑关系不清的表达方式等,在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而应根据全文内容重新组织,舍去套话,充实数据,整理逻辑关系,写出更贴切原文的英文摘要。

第三,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句子结构上往往存在前后次序的差别,表达方式上有各自最恰当的词语,所以摘要英译,在文句上不必与中文一一对应。而应当考虑到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差异,通过意译将原文主要内容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给予完整的表达。

关于时态的正确运用:

在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或叙述自然规律、永恒真理时,要用一般现在时。例如:This study deals with nutrition of tea plant(本研究涉及茶树营养)。在叙述已完成的研究内容时则需要用过去时态。例如:Nitrogen treatments in 3 levels were applied(布置了3个水平的氮素处理)。在结果描述,或在表达作者观点、推论、评论等内容时,需要采用一般现在时态。例如:“The above facts show that…(上述事实说明……)”,“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ea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under that environment(作者认为,在那样的环境下茶叶品质将得到改善)”。在表达“研究目的”时,用一般过去时,因为在着手研究时这个目的已经被确定。例如:“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然而,在表示本文的目的时,则宜用一般现在时。例如:“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iscuss…”。对实验过程的描述一般须用过去时态。例如:“Magnesium fertilizer in 6 levels was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tea field.(6个水平的镁肥施于试验茶园)”。

关于语态的正确运用:

为了强调叙述的客观性,许多作者使用被动语态。这样做的理由是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谁施加该动作对得到的实验结果关系不大。例:“Fresh tea leaves were treat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for several minutes…(茶鲜叶在厌氧条件下处理数分钟……)”。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期刊及作者主张在摘要中尽量采用主动语态,因为这样可使句子表达清晰、语感强,而且主体明确。例:“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tea plant(作者系统介绍了茶树组织培养历史和发展)”。摘要中采用何种基本语态,既要考虑表达内容的需要,又要根据期刊的偏好,并且不要在一则摘要中改变基本语态的风格。有较多的国外期刊要求摘要中采用主动语态。

关于人称的正确运用:

由于我国国标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要求摘要应用第三人称来写,并采用省略主语的句式,例如:“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调查”等。所以,国内许多学术期刊比较容易接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的英文摘要,并较多地运用被动语态和动词不定式等结构来表达研究内容及结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给人以客观描述的印象。

然而,许多国外著名科技期刊中,采用第一人称及主动语态的摘要比较普遍。这样的写法是为了强调作者的新成果、新结论,以区别于他人或前人的结果,同时突出作者的学术观点。在英文摘要中采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还可使主体明确,句式相对较简洁。所以,我们建议在投稿国内学术期刊时,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的风格来译写英文摘要,而向国外英文期刊投稿时,以采用第一人称及主动语态的写作风格为好。

4.关键词的译写

英文关键词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外读者提供一个从主题词检索论文的途径。每篇论文应标注3~8个关键词。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英文关键词一般可以从英文标题、摘要及正文小标题中选词,并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自然科学技术名词》以及各种专业英语词汇、词典中选取。

关键词一般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形式,不用动词形式,不用非公知的缩略语。可由单个名词或词组构成,单个名词可以是专门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名词词组可以是并列词组、带of结构的词组、所有格结构的词组、前后带修饰词的词组、生物的学名(拉丁文学名)等。拉丁文学名要注意其大小写和斜体等的规范性用法。多数情况下,名词以采用复数形式为宜。

5.图、表内容的英译

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果一般以表或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它们是研究结果的有序、直观的体现。通过图和表读者可快速了解该研究工作的精锐部分;国外读者主要通过英文摘要和英文图表来了解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所以,图和表的英文内容必须注意其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图表中需要有英译的部分有图表的标题、表头、图的纵横坐标轴名称及度量单位、表注或图注等。图和表标题的英译与论文标题的英译类似,图、表标题一般由名词短语构成,不应用句子,也不宜用动宾结构。在译写技巧上,一般可以先确定一个名词作为中心词,并尽量把此中心词放在突出部位(一般在句子前面),再用各种词、词组或名词性短语修饰、限定这个中心词。

图、表名中的词或词组应尽量用全称,避免用缩写或代号。从流行趋势看,图、表标题开头的冠词一般可省略。图、表标题的开头也不要用阿拉伯数字,遇到有数字开头的情况,应该用英文的基数词来表达。

图、表标题中单词的大小写,我国目前暂无相应的规定,各期刊采用的样式有全部字母大写、各单词首字母大写、标题首字母大写等。国内外的流行趋势是采用标题首字母大写。此外,对于地名、专用名词及缩写词应采用大写(或首字母大写)。对于生物的学名要用斜体,定名人的名字则用正体,变量和变量性下标用斜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坐标轴及表头的译写,有时遇到空间不够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缩写形式。如果遇到空间不够,又没有适合的缩写形式的,可以采用代码标记加上图注或表注的方式解决。

6.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句子的简洁 应当尽可能地把全文最重要的内容在开头句中写出,这就是摘要的主题句。一些英文摘要往往以“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的句型来开头。其实在许多情况下,研究目的不必单独用句子写出,可以在主题句中用一个插入短语来表达。例如有一篇文章的中文摘要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种控制蚜虫的新农药……”,在翻译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等词不必译出,译成“A new pesticide was studied for controlling aphid”即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研究目的往往是不言自明的,或在上下文中已经隐含,或在论文标题中已明白给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目的也不必单独写出。

长句的处理 在学术论文的摘要中往往出现长句子,对复杂长句的翻译不能按字面直译,如果直译,即使翻译正确,其可读性也必然较差。对此,最好尽量将其分译为几个短句,中间用适当的关系连词等承上启下。对一些确需用长句表达的,也应尽量采用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括号等方法来简化。具体做法有:

(1)省去一些成分:有些成分在中文中看来是必要的,或是惯用的,但翻译成英文时,没有必要,省去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对此就应将其省略。例如:“The yield had raised the percentage of between 80% and 90%”,可简化为:“The yield raising reached 80%~90%”;“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可简化为“increase…”;“at the temperature of 25℃”可简化为“at 25℃”。

(2)当修饰性名词较多时,可以用复合词来简化句子:“the time of beginning to press…”可简化为“the press-beginning time…”;“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onsumption of energy to the minimum is developed”可简化为“A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control device is developed”。

(3)定语从句的简化:采用定语从句可以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清晰,但在长句的翻译中过多地使用定语从句会使句子结构繁杂难懂,故必须尽可能地简化。例如:“A tea factory which is driven by water power is being built in the town”可简化为“A water-driven tea factory is being built in the town”。

(4)括号的运用:例如:Re-dried black tea was infused 3~5 min with soft water at the ratio of 1∶100(tea∶water)at 60~100℃.在此句子中,若不将茶水比例的含义用(茶∶水)的注释方式来处理,句子就会变得既长又难以处理。括号的运用在实验方法的描述中非常有用。

去掉重复累赘的句子成分 这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因为中文摘要中本身所带的累赘所引起,有的则是中文中有惯用法,而英文中无相应的惯用法,对此可删去不译。例如:“本文作者研究了……”,不必翻译成“…was studied by the authors in this paper”,至少可以将by the authors或in this paper省去。又如:“调查研究”译成“investigation”即可,而不必翻译成“investigation and study”;“样品搜集数量达到300份”不必译成“The 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 is 300”,可译为“The collected samples is 300”,或“300 samples were collected”。

对一些中文惯用的客套词如“试论”、“略论”、“漫谈”等,只不过是表示谦虚的客套话,没有实质性学术含义,所以在将其翻译成英文标题时,一般不必译出。例如:“试论绿茶加工工艺的标准化”,就可译为:Standardization of Green Tea Processing Technics,而不必将“试论”译出。

英文标点的用法 有些英文摘要中,出现二字线、书名号、顿号等,这些都不符合英文规范。英文中没有顿号,其功能由逗号来实现;书名号也不用,书名可用黑体字来表示;在需要注释和表示强烈转折的地方,可以用2-em dash(2个m的长度)而不是中文的破折号,并且这里的2-em dash要在所注释文字的前后成对地使用。英文中表示数字范围时建议用一字线,一般不用浪纹线。英文中的组合词之间的连接可用hyphen(比em dash稍短)。此外,撇号不应误作单引号,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后要在括号内说明,句首一般避免用阿拉伯数字,如有必要,可用英文基数字,即Three,twenty-two等。英文主文题与副文题之间用冒号连接,而不是像中文文题中用破折号连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