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力量

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力量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这是所有成功者学以致用的共同特征。而王选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一个匠人的贡献,而是将先进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的贡献。学是为了用,我们要养成学用结合的习惯,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要学以致用,还必须善于思考,在思考中领会知识的精华,吸收知识的养分,化为行动的力量。

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研究生期间,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点的。”

——王选(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家)

16~17世纪,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他在书中写道:“人类知识和人类的权力归于一,任何人有了科学知识,才能驾驭自然、改造自然,没有知识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这一论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来经过马克思的阐释,科学知识首先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力量”的使命,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从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其实,我们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真正有用的知识是要运用在行动中才能显示它的重要作用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力量。如果你学了满腹的知识却不去运用,就像宝藏埋在了地下。你只有把它挖掘出来,并拿去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这是所有成功者学以致用的共同特征。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将知识装“满脑袋”,通过实践最终也会装满口袋。

在王选的“照排系统”横扫中国时,方正这家起步于中关村的电脑公司也摇身一变,成为一家极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公司。而王选也由一个北大教授,变身为方正的“企业管理者”,两个大相径庭的角色,要求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和素质,王选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

1982年,一位领导告诉王选,很多部门担心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性样机不能继续改进并投入使用,因为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都只是为了献礼、评奖、评职称,王选不假思索地说:“如果仅仅为了报专利、评职称,目的早就达到了。从一开始我们就是想让中国甩掉铅字。”在北大,像王选这样根据市场需求来确立自己研究方向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他对我们的要求是‘顶天立地’,技术要一流,同时做出来的东西要实用。”王选的学生、现方正研究院院长及CTO肖建国回忆道,王选确定科研课题前,都会先花大量时间考虑:这个技术演化下去会成为什么样的产品,在市场上会有什么反应;或是现在市场上需要什么产品,我们的技术能不能演化过去,从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进行双向思维。

聪明的人有很多,而市场头脑正是王选不同于其他教授、用自己的发明造福社会的根本原因。1989年夏,在北大档案馆前的一棵大树下,王选找肖建国谈话,要他转课题,做彩色出版。当时国内的彩色出版物还不多,国际上连研发这项技术的试验设备都还很少,只能根据揣摩和替代设备来研究。两年后,成果一诞生就立刻成了世界领先。

人们以“当代毕昇”来称呼王选。对于这个评价,有人则认为是一种贬低,等于完全将王选从学者这块剔出来了,成了一个和毕昇一样的匠人。而王选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一个匠人的贡献,而是将先进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的贡献。我们祖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作为青少年,我们也不应该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应该从书本中走出来。学是为了用,我们要养成学用结合的习惯,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坚持要活学活用的原则,不能死搬教条,墨守成规。《三国演义》中的马谡熟读兵书,却因街亭的失守而身败名裂,就是不懂活学活用的结果。“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中的赵括也是不懂活学活用的例证。

要学以致用,还必须善于思考,在思考中领会知识的精华,吸收知识的养分,化为行动的力量。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真正的受益常从思考中得来。人在学习中要通过深入细致地思考,才能加深理解真知,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

实践不仅能够检验青少年已有知识的正确还是错误,实践中还能产生新的知识。青少年除了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外,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学习,这样我们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以后才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造福人类和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