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在先,纠正孩子任性的坏习惯

预防在先,纠正孩子任性的坏习惯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孩子的任性带有普遍性。任性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是孩子要挟大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孩子任性还会影响老师、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转移注意力是矫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办法。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不着哄劝,不知不觉间就会淡化孩子的拧劲,使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

天天5岁了,平时父母太忙,他基本由爷爷奶奶带大。因为家长太溺爱,天天养成了自私、无理取闹、固执的性格。昨天,奶奶接天天放学,因为出门匆忙没有带钱包,没办法给他买喜欢吃的饼干。结果天天根本就不听奶奶解释,躺在地上打滚撒泼,奶奶怎么劝也不听,最后他负气回到幼儿园,死活不回家。

无奈,奶奶只好向老师借钱买了他喜欢吃的饼干,他才跟着奶奶回家了。天天这样任性,真是让奶奶和老师伤透了脑筋!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家长过分宠溺、纵容是孩子任性的根本原因。现代家庭里很多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无节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生怕照顾不周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孩子自然会得寸进尺。

现在,孩子的任性带有普遍性。任性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是孩子要挟大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世上的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由于疼爱,于是喜欢迁就孩子,结果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

3~6岁的孩子,正是心智快速发育的时期,喜欢凭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喜好去做事,这就是任性,主要表现为固执,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意孤行。如果家长放任孩子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少关心他人。

孩子任性还会影响老师、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如果经常性地情绪失控,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了。

孩子任性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打不得,骂不得,却时时刻刻被孩子的任性折磨。那么,遇到孩子任性,到底该怎么办呢?

1.明确要求,预防在先

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2.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保持一致

尤其是在孩子任性时,家长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愈演愈烈,很难得到改正。

3.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到其他事情上,家长应抓住时机,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避免孩子的任性。孩子注意力转移了,心态也就变化了。因此,转移注意力是矫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办法。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不着哄劝,不知不觉间就会淡化孩子的拧劲,使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

4.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甚至打滚、撒泼时,家长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