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使用“过度纠正法”克服孩子的坏习惯

怎样使用“过度纠正法”克服孩子的坏习惯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内森博士发明了“过度纠正法”来对付孩子的顽固陋习。这一方法的特点在于利用处罚的手段纠正坏习惯的同时,教会孩子好的行为。它不仅适用于纠正一般的坏习惯,而且对严重的神经性习惯、攻击性和伤害性行为也是很有效的。“过度纠正法”对纠正孩子的某些顽固性习惯也有相当好的效果。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孩子对某件东西具有顽固的偏爱,不停地摆弄它们,直到弄坏为止。比如不停地开门关门,玩弄插销等等。你越不让他干,他干得越起劲,而且会不断地转移目标,很让家长头疼。对孩子这样的坏习惯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学家内森博士发明了“过度纠正法”来对付孩子的顽固陋习。这一方法的特点在于利用处罚的手段纠正坏习惯的同时,教会孩子好的行为。它不仅适用于纠正一般的坏习惯,而且对严重的神经性习惯、攻击性和伤害性行为也是很有效的。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墙上乱画,常常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打一顿,但收效甚微。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把墙上擦干净,如果他不会擦,可以手把手教他,监督他擦干净为止,然后告诉他其他可以涂画的地方。假如孩子下一次没有记住,又在墙上乱画了,可以再一次重复上述过程。

使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是让孩子尝到自作自受的苦头,要求他按照你的要求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直到他再也不想这样做了为止。一开始纠正时,孩子肯定会反抗,哭闹,大发脾气等等。家长不能心软,要坚持到底,必要的时候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强迫他去擦墙,不理会他的反抗或抱怨。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方法足以使最调皮的孩子放弃他的坏毛病。

“过度纠正法”对纠正孩子的某些顽固性习惯也有相当好的效果。例如,冰冰是个5岁的孩子,他特别好动,对任何东西都想试一试,摸一摸。尤其是对开关之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家里的水龙头、电灯开关经常被他弄坏。为了纠正孩子这一坏习惯,冰冰的父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如果他打开了一个开关,就要求他反复多次检查家里的每一个开关和插头,看看是否关好了。在检查了几遍之后,孩子就开始厌烦了。这时家长仍要求他“再检查一遍,厕所里的灯可能还亮着呢!”又检查了一遍后,家长才告诉他今天的任务完成了。这样几天下来,冰冰对开关完全失去了兴趣。

在使用这一技巧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让孩子自己挽回损失。例如,孩子把房间搞乱了,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或打了别人,应要求他自己整理房间,收拾玩具,向被打的人道歉。

2.让孩子练习正确的做法。在纠正孩子错误做法时,别忘了同时教他学习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建立起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叫孩子回家他不回来,等他回家时,就让他出去,听到叫他再进来。这样连续做10次,可以强化他的正确行为。

3.要监督孩子的练习过程。在孩子练习正确的做法时,要监督他的行动,及时纠正和指导。当然,这样做要浪费不少时间,但十分有利于孩子建立新的良好习惯,其总投入与产生的效果比还是值得的。

4.在必要时,手把手地教孩子正确的操作办法。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顺从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如果孩子不肯练习,就要握住他的手强制他去做。有许多家长抱怨:“我让他做,可他不听呀,我也拿他没办法!”当孩子意识到家长似乎拿他没办法时,家长唯一的选择就是像操纵机器人那样握住孩子的手去做,不要管他如何哭闹、发脾气或反抗,坚持帮助孩子做完,或直到孩子自己愿意去做了。

5.及时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已减少破坏行动时,就应及时给予鼓励,鼓励的方式可以是减少重复练习的次数,带他去他喜欢的地方玩一次或拿他爱吃的东西给他等等,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到做正确的行为能得到相应的鼓励和奖品,时间一长,孩子的好表现会越来越多,坏习惯会越来越少。

6.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事。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操作,但绝不要代替孩子去做。有许多家长,一边数落孩子弄乱了屋子,一边自己动手把屋子收拾干净,结果,孩子根本听不进家长的斥责,下次依旧我行我素。

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清扫和整理,坚持对孩子的要求,并且要让他知道,如果表现不佳,会随时增加练习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