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舰载机与潜艇战

舰载机与潜艇战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的解释,航空母舰是指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许多优秀的飞行员对此望而却步。
舰载机与潜艇战_科技发展与战争形

早在飞机从陆上升入天空不久,便有人想到,平静、光滑的水面应该也能够供飞机起飞和降落。

1905年6月6日,飞行员加布里埃尔·瓦赞尝试着驾驶一架箱形风筝式滑翔机,借助高速汽艇的动力,从塞纳河上拖曳起飞获得成功,并在河面上空滑翔了好几分钟。1907年,莱特兄弟也试验过一种装有浮筒和水翼面的水上飞机,但因飞机的发动机动力不足而未果。1910年3月28日,瓦赞的朋友亨利·法布尔,驾驶一架在机身和机翼下分别装有一只中央支撑筒与两只平衡筒的普通陆上“柯蒂斯”式飞机,在水面上进行了几次短距离起降飞行,尽管险象环生,可碰得鼻青脸肿的法布尔还是从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1911年1月26日,格伦·柯蒂斯亲自出马,驾驶一架由本公司制造的“柯蒂斯”式水上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近海,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表演。这天,当汽艇将水上飞机拖至海滩时,许多人为它那笨拙的机身担心,因为人们普遍感到,这只“水牛一般腰身的家伙”是很难飞得上天的。然而,一看到柯蒂斯驾驶着它在海面上起飞的情况,人们不仅疑虑顿消,而且还全部惊呆了:这只“水牛一般腰身的家伙”的滑行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最快的水上高速艇!只见它的马达嗡嗡地吼叫着,机身两旁溅起了一层层雪白的浪花,滑行速度的越来越快,最后机头猛地一抬,机身旋即脱离了水面,像一只大海鸟一样,轻快地跃入了天空,并越飞越高。顿时,观看的人群沸腾了,大家欢呼着:“笨重的水牛飞起来了!笨重的水牛飞起来了!”

一段时间后,“水牛”服役了,成了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得力助手。在使用过程中,美国海军对“水牛”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比如,设计了新的船身(严格地讲应该为机身)、换装了西班牙—瑞士公司制造的飞机发动机或罗耳斯·罗伊斯飞机发动机等。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制造出了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被多次使用的F-1型、F-2型水上飞机。其中,F-2型水上飞机的时速为95英里,续航时间达6小时,装有7挺刘易斯式航空机枪。另外,还可装载两枚460磅炸弹。战争史上第一艘被飞机击沉的潜艇——德军的“UC-36”潜艇——即受损于此型飞机。

为了扩大水上飞机的使用范围,使其能够伴随着远洋舰船出海作战,人们受建造航空母舰的启迪,设计了一种专门的水上飞机供应船。这种船只装有起重机,却没有飞行甲板。发放飞机时,先用起重机将飞机从机库里吊出来,放到海面上,再让其自行起飞;回收飞机时,先让飞机降落在供应船附近的海面上,再由起重机将它吊到船上来,放入机库。

这种使用飞机的方法缺陷很多:首先,在水上飞机起飞与降落阶段,供应船必须保持静止状态,这使其在此间极易遭受到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攻击;其次,将飞机从船上吊到海面上、从海面上吊到船上,既麻烦又需要非常高超的操作技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再次,发放飞机的准备工作太繁琐、发放速度太慢,难以适应作战行动的要求,往往未等到飞机起飞,战机可能就已经丧失了。另外,由于水上飞机翅宽、体大、飞行速度慢、突防能力低,和航空母舰上轻便灵活的舰载机相比,既难以胜任空战行动,又不能很好地履行轰炸任务,所以,自始至终,水上飞机及其供应船都没有成为海战的核心力量。

也正是因为航空母舰的大量出现,水上飞机及其供应船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才不断地被缩小、放慢,最后完全让位于航空母舰与舰载机的生产和发展了。

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的解释,航空母舰是指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在现代战争中,航空母舰主要被用于遂行攻击敌舰船,袭击敌基地、港口设施和陆上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己方部队登陆和抗登陆作战等任务。现阶段,关于航空母舰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按动力区分,分为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航空母舰;第二种,按排水量区分,分为大型航空母舰(6万吨以上)、中型航空母舰(3万~6万吨)和小型航空母舰(3万吨以下)。航空母舰从其诞生到成为海战的主宰者,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曲折的过程。

1910年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军港内,出现了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高大的“伯明翰”号巡洋舰躺在船坞里,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正在对它进行“手术”。这些人拆掉了该舰上14英寸的主炮塔,清除了其甲板上一些不太重要的设施,并利用有限的空间,安装了一块长83英尺、宽28英尺的斜面平台,使原来好端端的一艘巡洋舰,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其实,这个令当时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工程,是美国海军中一些有识之士在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据理力争后所得来的“胜利成果”。尽管那时美国海军的上层人士对飞机还不怎么感兴趣,但是作为一种海上侦察工具,飞机看上去的确还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装备;而在海上作战中,飞机因失去了供其起降的飞机场,完成侦察任务的范围受到了明显的限制。此时,要更好地保障海上作战,首先就得增大飞机的航程,可是这样做却需要解决提高飞机飞行速度、建造更大的飞机、增强飞机的防护能力等一系列难题。因此,美国海军最终决定:建造一个“海上活动机场”。

改装完毕后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下海了。它那巨大的身躯在海浪中不停地颠动,飞机在这个浮动的平台上起飞、降落能行吗?许多优秀的飞行员对此望而却步。一位名叫尤金·伊利的中尉飞行员站了出来,他想第一个尝试在“海上活动机场”上起降飞机的滋味。

11月14日,一架“金鸟”号柯蒂斯式双翼机被起重机吊到了“伯明翰”号巡洋舰光滑的甲板上。伊利中尉从甲板这头走到那头,他在细心地计算着起飞的距离。当他感到有把握时,便毅然地跨进了飞机的座舱。马达响起来了,空荡荡的甲板前方,可以看见蔚蓝色的海水。伊利与往日从地面起飞时一样,开始驾机加速滑行。就在飞机快到甲板尽头的一刹那,他拉起了操纵杆。只见机头一昂,机身随即离开了甲板,飞机升入了空中。伊利沉着地驾驶着飞机,以他的母舰为中心在空中盘旋了一周,然后安全地降落到位于4千米外威洛比岬上的、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机场上。“海上新霸王”——航空母舰,就这样顺利地诞生了!

航空母舰的问世,并没有产生出倡导者们所期望的那种“惊天动地”的轰动效果。大多数国家的海军对航空母舰反应比较冷淡,少数国家甚至对其不屑一顾。但是,英国的皇家海军却与众不同:他们对航空母舰的出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率先组建了海军航空兵这个全新的兵种,而且还决定要大力发展航空母舰这种新式战舰。因为,在“一战”以前,英国一直以“海上霸主”的身份称雄世界;而在大战爆发后,同盟国的海军在战争的刺激下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尤其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常常令英国的皇家海军无计可施。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作为协约国核心成员之一的英国坚定认为,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巩固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由于航空母舰的制造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许许多多的难题摆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面前。第一,航空母舰是活动目标,在海上行驶状态中,飞机起飞与降落的安全系数必须相当高。第二,飞行人员不但要有高超的飞行技术,更需要具备非凡的胆量和勇气。第三,由于舰体有大小限制,飞行甲板不可能做得很大,但面积太小了又不行。不过,这些难题经过能干的皇家海军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和飞行员们的积极配合,在一段时间后即逐一获得了解决。

1917年6月26日,一艘装有长度达284英尺飞行甲板的英军航空母舰——“暴怒”号航空母舰——建成下水了。8月2日,皇家海军航空兵的中队长E.H.那宁驾驶着索普威思“幼犬”式歼击机,从岸上机场起飞。在环绕着行驶中的“暴怒”号航空母舰飞行一周后,成功地降落在其飞行甲板上。不过,飞机降落时,机头离甲板的边缘不足3英尺。5天之后,他在进行第二次降落试验时,因操作手法稍有失误,使得机身撞击了飞行甲板。结果,飞机一头扎进了大海。

E.H.那宁的死让工程技术人员们感到十分悲痛,他们觉得,是他们工作的失误断送了这位优秀飞行员的生命。此次事故后,工程技术人员们下决心不再让E.H.那宁的悲剧重演。于是,他们为如何使飞机降落后尽快地停下来绞尽了脑汁。

首先,受用网捕捉飞鸟的启发,他们在飞行甲板的末端安装了三层渔网,但试验结果不理想。飞行员们对这些总是绞坏发动机螺旋桨的渔网十分反感,并说在驾机降落时有一种“自投罗网”的感觉。紧接着,拦阻索应运而生。拦阻索开始是纵向的,但鉴于飞机降落时速度的加快和重量的增加,又改成了横向的,并由单根变成了多根。此时,仍然有人认为:拦机网是有用的,它终究被安装到了拦阻索的最末端,以作为最后的应急补救措施。关于飞机安全着舰的问题,就这样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其基本做法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稍后,另一方面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由于“暴怒”号航空母舰是由轻型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成的,其位于飞行甲板中央一侧的指挥舱和烟囱,常使一些技术不十分熟练的飞行员提心吊胆;而即使是技术高超的飞行员们也经常抱怨上述障碍物所产生的空气旋流。飞行员们说,他们希望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毫无顾忌地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降落。

1918年,第一艘飞行甲板上没有障碍物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出现了。它舰身吃水线以上的建筑,被宽大的飞行甲板覆盖着。远远望去,该舰就像一艘顶着巨大平面板块的运输船。作为“海上活动飞机场”,航空母舰的性能从此变得越来越优越了。

舰载飞机在安装了机载武器、装载了炸弹后,其重量比开始时有了显著的增加,起飞速度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期间,曾一度出现过舰载机滑行到飞行甲板末端时还未达到起飞速度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们最先想到的是加长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长度,但实践证明这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较理想的方案是使用一种能够帮助飞机加速的起飞装置。在这方面,美国人早在1913年时就作过尝试。不过,因在当时无法找到强大的动力来源,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位于“蒸汽机故乡”的英国人在稍后却有条件捷足先登了。他们利用航空母舰上现成的蒸汽作动力,制成了“蒸汽弹射器”。飞机借助这种装置,在数十秒的时间内,即可获得规定的升空速度。

1917年9月,“蒸汽弹射器”将第一架舰载飞机“弹”入了空中。飞行员声称,用这种装置起飞很舒服,也很令人放心,只是一开始时有些紧张。到了1922年以后,“蒸汽弹射器”已成为了世界各国航空母舰上必不可少的标准设备之一。

英国人的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其发展速度却放慢了下来。因为,英国陆、海、空三军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使英军统帅部始终都没有明确确立进一步发展航空母舰的战略思想。然而,在此期间,美国、日本却奋力急起直追。他们一方面大力建造航空母舰;另一方面,还注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日本人在1919—1923年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该舰是完全按照航空母舰的要求来设计、建造的,不像美、英海军的航空母舰,由作战舰只(战列舰、巡洋舰等)改造而成。

法国的航空母舰事业起步较晚,其制造航空母舰的水平远在英、美、日三个海军大国之后。

德国人后来见势不妙,也仓促上马,建造了一艘航空母舰,取名“齐柏林伯爵”号。然而,由于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特别是德国没有适合于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所以,德国的航空母舰虽然下水较早,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仍未服役。“齐柏林伯爵”号一直像只铁棺材似的漂浮在德国的军港内。“二战”中,同盟国的轰炸机从它头顶上飞过时,都不曾舍得对它扔下一颗炸弹。

航空母舰搭载着作战飞机出现在海战的舞台上,这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使海军航空兵获得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然而,与威风凛凛的战列舰相比,刚从襁褓中成长起来的航空母舰,还是显得太过单薄、太脆弱了。再加上,此时正处于“大炮巨舰主义”在海战理论中占据绝对上风的时代,航空母舰尽管已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作战潜力,但当时世界海军界的大多数人士依旧认为,航空母舰既缺乏足够的装甲防护,航速又低,只能承担为战列舰提供战斗勤务保障的任务。所以,他们主张:航空母舰的主要工作是侦察敌情;在情况紧急时用舰载机纠缠敌舰、设法拖住它们,使战列舰能够及时赶来,然后用大口径火炮最终消灭敌舰。犹如坦克在最初被运用于战场时只被当成是步兵徒步作战的一种支援性武器,而不是被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突击能力的主战兵器加以使用一样,海军航空兵和其赖以施展本领的航空母舰一道,也遭到了冷遇。

主要军事强国的军队领率机关对海军航空兵及航空母舰的高度重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痛海战的洗礼之后,才逐渐开始的。

1940年4月9日,德军突然占领了丹麦。随后,又不顾英国的海上阻击,分别从海上和空中对挪威进行了入侵。挪威军队面对强敌,自知不是对手,只作了象征性的抵抗。于是,德军长驱直入,迅速控制了纳尔维克、卑尔根、奥斯陆等一些重要城镇。德军的这一举动,直接侵犯了英国在挪威的既得利益。于是,英军立即做出了反应。

4月15日,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一支舰队的护航下,于挪威的纳尔维克实施登陆。16日、18日,英军又分别在拉门索斯、安达尔斯尼斯进行了第二、第三次登陆。

英国人的登陆行动激怒了德国海军,他们马上派出了以“柯尼斯堡”号重型巡洋舰为首的一支舰队,前往英军登陆地区,企图破坏英国海军对其登陆部队的掩护、支援行动。皇家海军闻风而动,也紧急派遣了包括“暴怒”号航空母舰在内的一支特混舰队,赶往登陆地区。然而,身居要职的皇家海军守旧派们根本不重视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的作用。他们只将“暴怒”号作为一艘供应舰使用,在其飞行甲板上竟然连一架飞机都没有搭载。

4月19日,皇家海军特混舰队驶近挪威海湾。此时,舰队的主力战舰尚未到达。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德国空军立即派出90架陆基轰炸机来迎接他们。当德军的轰炸机群出现在挪威海湾上空时,轰炸机那宽大的身翼几乎把半边天空全都遮住了。而英军舰队因为一架飞机也没有,毫无制空权可言。虽然舰载高射炮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射击,但仍阻挡不了德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一个多小时后,皇家海军一艘驱逐舰被炸沉、三艘巡洋舰被炸伤。即便是舰队中防空火力最强的战列舰“罗德尼”号,也被炸得燃起了熊熊大火。在舰员们的拼死抢救下,该舰才最终控制住了火势,幸运地得以保全下来。

在遭受德机狂轰滥炸的过程中,整个英军舰队“望天兴叹”,他们是多么希望此时能够出现一支英军的战斗机群去痛击那些行动并不灵便的德国轰炸机啊!“暴怒”号航空母舰舰长看着自己舰艇空荡荡的飞行甲板,只能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再摇摇头。

挨打之后,英军舰队不得不退让到德国空军陆基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外。然而,这样一来,皇家海军特混舰队既无法支援已登上挪威的海军陆战队,又不能拦截沿挪威海岸驶来的德军舰队,一时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

痛定思痛,皇家海军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飞机来阻击德军的舰队!战斗命令被紧急下达了。

第二天拂晓,在奥克尼群岛的哈特斯机场上,皇家海军航空兵所属的19架“大鸥”式俯冲轰炸机,各被挂上了一枚重500磅的炸弹,油箱里也被注满了油。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大鸥”们一架接一架吃力地滑过跑道,升入了天空,向约300海里远的卑尔根飞去。

原来,就在19日的夜间,英国间谍发现了德军“柯尼斯堡”号巡洋舰的踪迹——这艘德军的主力战舰当晚正锚泊在卑尔根军港中。对英军来说,这是难得的一次实施空袭的好时机。19架“大鸥”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将19枚500磅重的炸弹全部扔到“柯尼斯堡”号巡洋舰的舰身上,让该舰葬身海底。

两个多小时后,天已大亮。抵达卑尔根军港上空的英军飞行员们从空中向下看去,发现军港内虽然停泊了不少舰船,但身躯庞大的“柯尼斯堡”号仍非常显眼,十分容易辨认。

“瞄准巡洋舰,俯冲投弹,然后低空返航!”随着飞行指挥员命令的下达,第一架“大鸥”在尖厉的呼啸声中俯冲了下来。“轰!”一枚500磅重的炸弹在德舰附近爆炸,水柱冲天而起,将几只小船抛入了空中。刚听到空袭警报的德军水兵们,还没有到达自己的战位,炸弹便从天而降了。

英军的轰炸机在密集的高射炮炮火中穿行,一枚枚500磅的炸弹不时地落下。“柯尼斯堡”号紧急启航,在卑尔根军港内兜起圈子来了!

到嘴的肥肉岂能不吃掉?“大鸥”们像一群马蜂似的,紧紧“叮”着“柯尼斯堡”号,使其无处躲藏。

“轰隆!”一声清脆的巨响,德舰舰身中弹,马达应声熄火。稍后,它便像死鱼般直挺挺地浮在军港内的水面上,只能随着波浪一上一下地摇晃。

在高射炮急促的射击声中,两架“大鸥”先后中弹,很快就变成了两团火球,飞速地向海面坠去……但是,其他“大鸥”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却,他们有秩序地一架接着一架向德舰俯冲、投弹。

“柯尼斯堡”号没有能逃脱最终覆没的命运!在主机停转后,它的舰身又中了两枚炸弹。炸弹的爆炸使整个舰只很快就被烈火与浓烟吞没。红红的火光中,不时地钻出抱着救生圈的德军水兵,他们惊叫着跳入海中。紧接着,巡洋舰上的几艘救生艇被放了下来。于是,落水的士兵们便争先恐后地往救生艇上爬。

数分钟后,“柯尼斯堡”号前炮塔下的弹药舱被大火引爆。猛烈的爆炸除把该舰自身的前底部撕裂外,强大的冲击波还将位于其附近海面上满载逃命水兵的两艘救生艇掀翻。紧接着,海水快速地向“柯尼斯堡”号底舱涌进,它开始徐徐下沉。

投完炸弹的英国海军俯冲轰炸机群,从容地排成“Z”字形队形飞离卑尔根军港。此时,所有飞机油箱中的燃油都不多了,飞行员们要尽可能地以最少的耗油量返回机场。

17架“大鸥”借助着海面上空上升气流的帮助,低低地飞行着。当机群到达哈特斯机场上空时,有4架飞机的燃油已经耗尽了,只是靠着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才最后滑行降落成功。

击沉德国“柯尼斯堡”号重型巡洋舰的消息振奋了英国皇家海军,他们决定乘胜发起攻击,一举歼灭德军的舰队。

4月21日,一支英军快速驱逐舰舰队,乘着夜暗的掩护,冲进了德国海军的军港。交战中,英军舰队共击沉德军驱逐舰2艘、击伤3艘。另外,有5艘德舰乘混乱之机,溜出了军港,向海上逃窜。

4月22日,“暴怒”号航空母舰和“厌战”号战列舰率一支舰队出发,奉命给逃跑的德军舰只以“一个彻底的打击”。为参加这次作战,“暴怒”号航空母舰特地搭载了16架“剑鱼”式舰载攻击机。

在茫茫的海面上,“剑鱼”式攻击机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加速航行的德军舰只。伴随着第一批炸弹的投下,德舰队形发生了混乱。而英军舰载机则在空中盘旋着,像赶鸭子似的迫使德舰驶往英军舰队开来的方向。

一段时间后,“厌战”号战列舰赶到。在它那14英寸口径主炮隆隆的炮声中,一艘德军驱逐舰起火爆炸,并很快从海面上消失;此间,“剑鱼”攻击机投下的炸弹,也使另一艘德军的驱逐舰燃起了大火。

面对海上和空中的同时攻击,主炮口径较小的德军驱逐舰根本无力组织起有效的还击。

德军舰队眼看着就要全军覆灭了!但是就在此时,英舰的雷达发现,德国空军的陆基轰炸机群正朝这个方向飞来。于是,皇家海军的舰队在16架舰载“剑鱼”攻击机的掩护下,撤离正在作战的海域。

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以其杰出的表现和显赫的战果,迅速令人刮目相看!当然,仅凭这些初期的战功,就要那些“大炮巨舰主义”者们放弃他们的顽固立场是不切实际的。不过,即便是这些人在此后的海战中,也总是念念不忘海军航空兵部队。通过海军航空兵部队这几天的作战行动,他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在现代海战中,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是不可缺少的!”

1941年5月26日至27日,英国海军舰队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所载14架“剑鱼”式舰载鱼雷机为主力,在法国布勒斯特港以西900多千米处的海面上,一举将法西斯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最为赏识、被当时世界海军界誉为“海军中最可怕的军舰”的法西斯德国巨型战舰——“俾斯麦”号战列舰——一举击沉,极大地震动了世界各国。海军将领中那些热情的航空母舰的推崇者们,由于这一胜利更加坚信:未来统治世界海战舞台的将不是大炮巨舰,而是搭载有作战飞机的航空母舰!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舰队利用6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对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实施了成功的突然袭击,致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几乎丧失了全部战斗力:有5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5艘其他舰只被击沉;30余艘舰船被击伤;损失飞机280多架;亡2403人,伤1178人。太平洋舰队的几艘航空母舰因当时没有停泊在军港内,有幸躲过了一劫!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既再次充分地显示出了海军航空兵部队和航空母舰的巨大作战能力,同时又给“大炮巨舰主义”的海战理论敲响了丧钟!然而,顽固地坚持海战的胜负取决于谁的军舰吨位数多、谁的火炮口径大的“大炮巨舰主义”者们,并不就此服输,他们仍在做最后的努力。当被称为“战列舰之王”的日本造“大和”号和“武藏”号两艘超级战列舰建成下水后,这些人仿佛又看到了一线生机。他们不仅希望这两艘巨型战列舰能打败航空母舰、重现战列舰昔日的“海上霸主”风采,而且还预言,这两艘超级战列舰将代表着世界海军今后的发展方向。

“大和”号于1937年11月开始建造,1941年12月16日建成下水。该舰全长263米、宽38.9米,桅顶高50.3米,主甲板装甲厚410毫米,标准排水量为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9吨,最大航速27节,编制舰员2500人。其舰载火力特别强,仅火炮就有:3座3联装主炮塔(舰身前部2座、后部1座),配置460毫米(18英寸)主舰炮9门;口径为30至306毫米不等的其他各型火炮120余门。每座主炮塔全重2500吨,围壁装甲厚560毫米,炮弹单发重量达1.5吨,需用液压装弹机进行操作。因为设计精良,主舰炮有着令人满意的发射速度。舰身两侧,高射炮炮管林立。近距离地从侧面观看,宛如刺猬一般。另外,在舰尾部的左侧,还装有2台蒸汽弹射器,可将舰载的3架“92”式水上攻击机弹射起飞,待其执行完任务后,再用舰载起重机对其进行回收。整个军舰高大魁伟,犹如一座浮动于海面上的“钢铁堡垒”和“武器库”。

“武藏”号是按照与“大和”号相同的设计图纸制造的。它和“大和”号的差异,仅在于其编制舰员只有2400余人。

“大和”号、“武藏”号汇集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和技术设施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比“俾斯麦”号还大2万多吨)、装甲最厚、火力最强、舰载设备最现代化的超级战列舰。它们下水后,立即就成为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主力和核心。

在参加海战的过程中,这两艘超级战列舰确实没有辜负其设计者们的期望。它们所拥有的口径为460毫米的主舰炮发挥出了令人害怕的威力(其每发炮弹都具有和一枚500千克炸弹相当的作战效能),曾一度让盟军的水面舰艇闻之色变。

很快,超级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较量的时刻就到来了!

1944年10月24日,为了阻止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美军两栖作战部队在莱特岛登陆,日本海军中将栗田健男率执行“捷1号作战计划”的四支日本舰队中实力最强的中央部队向莱特湾进发,“大和”号、“武藏”号威风凛凛地航行在该舰队的中部。

与此同时,美海军上将哈尔西正率领他的第3舰队,在莱特岛以北海面上担任掩护两栖部队登陆任务。他的一支航空母舰大队刚被日本海军中将小泽治三郎率领的北方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其中的“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在遭受重创后沉没。

当哈尔西得知栗田的中央部队已经进入了其第38特混舰队舰载机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内时,便立即命令该舰队的司令官米切尔采取行动。

米切尔海军少将是个热心的航空母舰推崇者,他对“大炮巨舰”理论十分反感,曾明确讲过,我就不相信战列舰的炮弹能比飞机投的鱼雷和重磅炸弹更厉害。接到哈尔西上将让他攻击“大和”号、“武藏”号的命令后,米切尔少将立即激动异常,他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油然而生。

经过反复的比较、权衡,米切尔少将把归他指挥的12艘航空母舰上的全部舰载机,统一划分为5个攻击波次,并授权空中飞行指挥官:可以根据所面对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两艘超级战列舰中的任意一艘进行重点攻击。

发现了航行中的日本海军中央部队后,指挥着260架舰载作战飞机的美海军空中飞行指挥官,立即指派力量对其发起攻击。

面对来自空中美海军舰载机的攻击,栗田健男的中央部队因为编成内没有航空母舰,无法以空战的方式与之抗衡,所以,毫无制空权可言!此时,其重型军舰上所搭载的聊聊几架水上攻击机在庞大的美军舰载机机群面前,犹如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很快,美海军空中飞行指挥官决定:重点对日军舰队中的“武藏”号超级战列舰进行攻击。于是,舰载机群开始了有选择的进攻……

发现敌机主要是针对着自己而来,“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使出浑身解数,进行了竭力的抗击!它那巨大舰身两侧林立着的120余根防空火炮的炮管,在剧烈地抖动着,把密集的弹雨连续不停地向空中泼去。

见此情形,美海军“无畏”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和“复仇者”式舰载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们,竟然就像一群真正无畏的复仇者一样:他们前赴后继,尽管前面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地被击中坠海,但是,后面的飞机却丝毫也不惧怕,仍连续不断地涌上来,始终如马蜂一般,紧紧地围住“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上下翻滚,左右盘旋。

日军超级巨舰的防空火力虽然很猛、很强,但面对着蜂拥而至的美海军舰载机,“弹雨”也存在着应接不暇的盲区!在不知不觉间,“武藏”号那巨大的舰身便中了8条鱼雷、4枚炸弹。

凭借着超常的坚盔厚甲,“武藏”号有效地抵御了美舰载机的疯狂攻击。它不仅没有被击沉,而且还依然保持着强大的作战能力。不过,在多次中弹后,这艘巨舰的航速已经明显地减慢了。

日舰航速的减慢,让美海军舰载攻击机获得了难得的瞄准投弹时机。

“瞄准敌舰受伤部位发射鱼雷!”“把炸弹扔向敌舰上起火的地方!”美海军空中飞行指挥官不失时机地提醒着激战中的战友们。

得到提示的舰载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们马上放慢了攻击速度,开始进行准确的瞄准攻击。

几分钟后,40多条鱼雷拖着白色的航迹,从四面八方向“武藏”号超级战列舰围拢过来……在一连串的爆炸声中,“武藏”号超级战列舰浑身战栗,它那厚实的舷甲板上的洞口扩大了!紧接着,“钢铁堡垒”的内部开始起火、爆炸。

与此同时,“无畏”式舰载俯冲轰炸机也拼死突破日舰的防空火网,投下了数十枚炸弹。其中,至少有6枚炸弹命中了“武藏”号甲板上已经起火燃烧的地方。原来的火焰被炸弹爆炸的气浪扑灭了,但更猛的烈火接踵而至。

“武藏”号超级战列舰的钢铁身躯被彻底地摧毁了——它向一侧翻斜着,巨大的壳体在滚滚浓烟中迅速地下沉,1000余名未来得及逃出的日本海军官兵和他们的战舰一道,永远地葬身于太平洋的洋底!

美海军航母舰载机群如期地击沉了日本法西斯“武藏”号超级战列舰,哈尔西、米切尔等人虽然感到解气、高兴,但仍觉得有些美中不足。因为,“大和”号超级战列舰还在,这个怪物仍然能给那些不愿放弃“大炮巨舰主义”的海军顽固派们提供寄托幻想的灵柩!所以,在此后的太平洋海战场上,美国海军舰队始终都保持着对“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极度关注。

然而,由于已经看清了“大和”号存在着缺乏有效空中掩护的致命弱点,再加上国内燃料不足等原因,日本法西斯大本营在此后的几个月内,一直命令“大和”号趴在锚地内,不让其参与任何海战行动。

1945年4月1日,强大的美国两栖作战部队在美、英等盟军联合舰队的掩护下,一举登上了冲绳岛。但是,为了实现阻止盟军部队对日本本土直接进攻的“不切实际”的愚蠢企图,日军大本营仍决心竭尽全力地组织力量对这个所谓的日本“门户”予以坚决防守。为此,日军大本营一方面严令其已布防于岛上的10万守军,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依托阵地进行殊死抵抗;另一方面,倾其所有,将残存不多的水面舰艇部队、所剩无几的潜艇部队以及新组建的“神风”敢死队都调集了过来,用以支援守岛部队的防守作战行动。

很快,“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就和日本海军残存的其他十艘舰艇一起,在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将的指挥下,向正在进攻硫磺岛的美国海军特混编队发起了自杀式的“菊水”特攻作战行动。

美海军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在得知“大和”号已经出动了的消息后,一度有过让其舰队中“依阿华”级战列舰前往与之对决的想法。但是,反复思量后,他最终还是决定,把击沉“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任务交给本舰队中的航母舰载机群去完成。

4月7日,作为盟军联合舰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米切尔海军少将指挥的美海军第38特混舰队的侦察机,在中国东海海面发现了日军“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当时,这艘巨舰正在全速驶往冲绳岛,企图快速赶到那儿,用它那可怕的460毫米巨炮,轰击美军的登陆部队。

获得了“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行踪,米切尔少将激动万分。他终于又有了难得的痛击日本巨舰的机会了!

为稳操胜券,米切尔少将派出了一支由280架舰载机组成的攻击机群。该机群中的大部分飞行员都参加过击沉“武藏”号超级战列舰的战斗行动。不仅如此,为了圆满地完成这次作战任务,所有舰载机都特别地挂装了专门用来对付“大和”号厚装甲板的装药量达1000千克的重磅炸弹和改进型鱼雷。

攻击机群在侦察机的引导下,很快就找到了所要攻击的目标。

12时31分,机群发起了对“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全面攻击行动。

“大和”号开始了垂死的挣扎!该舰上的日军高炮射手们巧妙地用曳光弹编织了数道火网,强制性地把美军的攻击机群与日舰分割了开来。

面对着这罕见的密集炮火,美海军的舰载机群一时竟然无法靠拢日本巨舰!

已到了手的猎物岂能让它跑掉?美海军舰载机群空中飞行指挥官当即决定:采用主佯配合攻击战术发起攻击!

他首先将一支由80架鱼雷攻击机组成的偷袭机群派往“大和”号的左侧背方向,指示他们集中鱼雷攻打日舰后半部的弹药舱位置;紧接着,命令另一支由近百架俯冲轰炸机构成的机群先迎着太阳飞去,然后折返回来,进行俯冲轰炸;最后,命令剩下的100多架飞机继续留在“大和”号的正面,分波次、不间断地接近“大和”号,并伺机发起攻击,持续吸引其火力。

完全没有空中掩护,单凭着舰载高射炮的炮火,这怎么能够阻挡得住280架飞机的打击呢?十多分钟后,“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就陷入了灭顶之灾中!

80架鱼雷攻击机突然出现在它的左舷后方,以10机一个编队开始轮番投雷。拉开成扇形的鱼雷航迹,使日舰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或者停止不动,都逃脱不了被数雷击中的命运!

几乎与此同时,从光芒四射的太阳方向又窜出了鱼贯而来的俯冲轰炸机。舰上的高射炮手们想瞄准轰炸机进行射击,但是阳光太强,他们根本无法睁开眼睛。而就在这当儿,咣!咣!咣!一枚枚重磅炸弹落了下来……

顷刻间,空中、海面都成为了死亡的陷阱。

“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彻底地绝望了!

在轰隆隆、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这艘超级巨舰的舰体开始向左侧不断地倾倒,并且,甲板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不一会儿,从舰身后部传出了闷雷般的巨响(舰上的弹药库被引爆了)。紧接着,军舰开始了加速下沉,舰上承载的2000多人中仅有200余人生还。

战后数据显示,在上述两次作战行动中,米切尔少将的舰载机群分别损失了18架和10架航母舰载机。

“武藏”号、“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沉没是继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之后,给“大炮巨舰主义”者比“珍珠港事件”更加响亮的一系列耳光!自此时开始,那些墨守成规的海军顽固派将领们彻底地没有了市场!

翻开“二战”的海战史,你将会很容易地发现,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场上,航空母舰几乎扮演了每一次大型会战的主角。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6月的中途岛海战、8至10月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海战,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岛海战、10月的莱特湾海战等,航空母舰都是最后胜负的决定者。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金海军上将,早在叙述珊瑚海海战的报告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海军历史上的所有大规模战斗中,双方水面舰艇不曾交换射击者,这要算第一次。这是一种新型海战的开端……”[8]

航空母舰就是这样在一次次你死我活、殚精竭虑的海战行动中,逐渐地确立起自己“海上新霸主”地位的!伴随着航空母舰成为“海上新霸主”,海军航空兵部队立即得到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军队高层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地成为了各主要军事国家海军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的海上突击力量。

几乎是在与航空母舰向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发起挑战、将海战行动由平面作战发展为海空立体作战的同时,海军中的潜艇部队也在迅速地崛起、壮大。随即,水下作战成为了海战中不可缺失且无法替代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面对着海军中潜艇部队力量不断增强的现实威胁,反潜作战也快速地变成了水面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

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考察,潜艇作为一种水下袭击兵器,如同许多其他军事技术的发明一样,也有着漫长的酝酿、成长历程。

据传,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家和发明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就曾绘制出了“水下战舰”的图纸。但是,由于他担心,如果人们获得了有关这类战舰的知识,可怕的战争将会变得更加可怕,因此,他一直把这一设计图纸深藏不露,秘不外传。

1776年,为偷袭英国的海上舰队,美国人布希尼尔(David Bushnell)发明了一艘被命名为“海龟”的水下战艇(即今天的潜艇)。该艇呈椭圆形,底部用盛水的水柜(其中有一个小水泵,能进行灌、排水)来控制沉浮;艇身装有手摇推进螺旋桨和升降螺旋桨;艇后安有手控方向舵,舵上拴一个能装70千克炸药的药桶,药桶可在水下按需要运动并对位于水面的目标实施攻击。

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埃兹拉·里曾奉命驾驭“海龟”去偷袭英国海军舰队的大型快速战舰“鹰”号。当埃兹拉·里驾驭“海龟”借助潮水的动力钻到“鹰”号战舰下面时,因选择钻孔的位置不当,他始终都没能把火药桶固定在“鹰”号的船底上。并且,由于害怕所携带的氧气不够用,埃兹拉·里最后无奈地放弃了偷袭行动,驾艇悄悄地浮出了水面。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海龟”很快被英军舰队的巡逻艇发现了。眼看着就要被英军的巡逻艇追上、俘获,埃兹拉·里急中生智,把火药桶从舵上解了开来,并同时启动了定时爆炸装置,然后驾艇迅速前进。在英军的巡逻艇追击到距火药桶尚有200米左右远时,爆炸发生了——“轰隆!”一声巨响,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英军的巡逻艇因不明真相,吓得赶紧调转船头,停止了追赶。这就是现有史料中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潜艇与水面舰艇交战的大致情况。

1797年,具有特殊发明天才的罗伯特·富尔顿把一个建造潜艇的计划献给了法国的执政府。按照这一计划建造出来的“魟鱼”号潜艇,在1801年于布里斯特港口试航时,曾在水下潜航达1小时之久。虽然试航比较成功,但富尔顿并不主张采用这一发明。因为他感到这种船只会“对海盗有用”,是“不道德的武器”。

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1846年,南军用一艘原始的潜艇击沉了北军一艘新造的巡洋舰时,潜艇的作用才开始被各国海军所注目。尽管当时这艘潜艇未能安全地返回——涌进巡洋舰舷部裂口的海水把它和9名艇员一起吸了进去,使它与巡洋舰一起沉入了海底。但是,潜艇的作战能力已较充分地显露出来了。

1899年,美国发明家荷兰(John P.Holland)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实用的潜艇——“荷兰九号”。该艇在水面游弋时,靠45马力的汽油引擎驱动;潜入水下时,靠蓄电池为马达提供动力。其蓄电池的电量由汽油引擎维持,但充电工作只能在潜艇浮于水面上时进行。在今天看来,“荷兰九号”已基本具备了现代潜艇的各种特点。

潜艇的主要攻击武器是鱼雷。鱼雷最早出现于1866年。当时的鱼雷重136千克,直径为33.5厘米,装8.2千克炸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在水中的航速达6节。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为“鱼雷”,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外部形状像鱼,而且还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快速地运动。

1870年,鱼雷在解决了定深、航程等问题后,被作为新式水中兵器正式投入了作战使用。

1879年,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发射管被研制了出来。从此,潜艇有了正规、高效的武器系统,其作战效能也因此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在建造技术和战术两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虽然拥有当时第一流的D级和E级潜艇,但保守的皇家海军却仍推崇“无畏战舰时代”的标准战略,认为潜艇只是弱国海军的武器,是一种速度慢、可靠性差、不能独立作战的“小玩具”。因此,在“一战”初期,英国尽管已拥有了32艘潜艇,但它们都只被用来进行海岸巡逻,并不执行海战任务。

和英国人的做法截然相反,在技术上并不占优势的德国人似乎不自觉地意识到了潜艇的作战潜力。他们大胆地将潜艇派往远洋,让它们去进行单独作战的尝试。

1914年9月22日拂晓,一艘老式的德国U-9潜艇,因偏离预定的航向,与3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不期而遇。结果,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中,英国皇家海军的这3艘战舰便相继中雷沉没,400名英军官兵随之藏身大海。类似事件的多次发生使潜艇在大战爆发才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高调地”显示出了其不可忽视的海上威胁能力。

刚开始时,德国人只是将潜艇专门用来攻击协约国的军舰,但后来他们扩大了潜艇的攻击范围。1915年2月,德国人明确宣称,他们只要在“作战地区”(主要指英伦三岛周围的海域)发现了船只,无论是敌国的还是中立国的,将一律予以击沉。德军这种无限制的潜艇攻击,使协约国和中立国在大战期间共损失了1100万吨船舶吨位,给英国构成了“利剑逼喉”式的威胁(因为英国的大部分物资供应来自于海外),曾一度引起了当时欧洲人的极大恐慌。

针对潜艇的威胁,协约国迅速采取了多种防御措施来对付潜艇的攻击。首先,他们研制出了深水炸弹。这种炸弹在水下爆炸,爆炸时能使周围水的压力骤增,从而可将位于爆炸点附近的水下潜艇艇壳压破。其次,他们发明了水听器。这种装置可以侦听到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发出的声音。

在实际行动中,协约国不仅在商船上配备了大炮和深水炸弹以及水听器,把商船武装了起来,而且还让它们结队航行,并派出军舰进行护航。他们曾用混合舰队,包括驱逐舰、小型护航舰、摩托艇、拖网船、伪装成货船以诱敌的假船等舰船,来引诱、搜索敌军潜艇。有几次,甚至还使用了飞机和飞艇来进行反潜作战。

就在潜艇战与反潜艇战孰优孰劣尚不明朗时,“一战”结束了。随着这次大战的终止,德国海上强国的地位也被战胜国们一笔予以勾销了。为了确保德国的潜艇永远不再危害这些海上强国的航运,于1919年签订的海军和约明确规定:“德国应在各指定港口向协约国和美国政府交出160艘潜艇(包括所有巡航潜艇和布雷潜艇),连同其全部武器装备,其余潜艇全部遣散并解除武装。”[9]和约还规定,禁止德国在今后再建造潜艇。

1921年,英、美、法、意、日五个世界上海军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潜艇舰队的英国极力主张废除自己和各国的潜艇部队。他们认为,潜艇只是袭击商船的有效武器,而且使国际法遭到践踏。然而,拥有较小作战舰队的国家对此却提出了异议。这些人觉得,潜艇既是攻击敌方军舰非常有效而又非常合适的兵器,同时又是非常有用的一种侦察手段。此外,美国人还指出,没有任何充分的理由说明,使用潜艇比使用其他军舰更加违反国际法。

鉴于在会议桌上不能废除潜艇部队的这一事实,英国人便开始研究进一步的反潜措施。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英国皇家海军就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来研制测定水下潜艇位置的新仪器——声纳(asdic)。“声纳”一词是最先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协约国潜艇探测研究委员会”(1917年成立)名称的缩写。

声纳的实质就是“水下雷达”。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声波发射器和回波接收装置。工作时,发射器先向水中发射出扇形声波束,波束在水中运动的过程中,遇上目标(包括潜艇)便产生回波。由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可测定(在一般性的海水中约为每秒1450米),因此,根据发出声波脉冲和接受到声波回波二者间的时间间隔,就可较准确地测算出目标到声纳处的距离;又由于回波能指示出方向,所以,声纳能够测定出目标的具体方位。

英国皇家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即开始大量使用声纳,到1935年时,其海军舰队中已有半数以上的驱逐舰装备了这种仪器,而其他舰船的改装计划也正在进行之中。此后,英国规定,所有新建造驱逐舰和反潜舰艇在出厂时都必须装备声纳。鉴于声纳具有比“一战”中猎潜舰艇所使用的简单的定向水听器优越得多的性能,英国公众普遍相信,皇家海军已经找到了对付敌人潜艇的“真正管用的办法”。

事实证明,英国海军防患于未然的做法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在两次大战的中间间歇期内,德国海军就像灰烬中的“不死鸟”一样,很快就东山再起并重新活跃在海洋上。

在“一战”结束后的“被禁止”时期,德国海军尽管面临着海军和约的束缚,但在潜艇设计方面,仍始终保持了最为先进的思想。1922年,德国造船厂经德国海军部批准,以荷兰造船工程设计公司为掩护,在荷兰成立了一个秘密的潜艇建造处。该处用替外国海军造船的方法,使德国潜艇制造人员不至于落后于当时的最新发展。在1927—1933年间,德国在外国的造船厂先后设计、建造了8艘潜艇。其中,2艘于荷兰建造,交付荷兰海军使用;1艘于西班牙建造,交付土耳其海军使用;5艘于芬兰建造,交付芬兰海军使用。如此一来,当“混世魔王”希特勒在1933年冬批准重建德国潜艇部队时,一个技术领先、经验丰富、工作高效的潜艇设计处早已准备就绪了。

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然撕毁了禁止其再建造潜艇的凡尔赛和约。这时,在基尔的德国和荷兰的工厂中,“一战”后德军第一批潜艇的建造工作正在重兵警戒下的厂房里悄悄地进行着。6月15日,U-1潜艇下水。两天之后,德国便主动与英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该协定规定:德国将自愿地把其海军舰船的总吨位数限制为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数的35%;以此为交换条件,英国允许德国重新建立与他们吨位数相当的潜艇部队。6月29日,也就是海军协定签订后的第11天,德国自1918年战败以来的第一艘潜艇,正式开始了其服役历程。

伴随着潜艇部队的重新建立,在“一战”中担任德国UB-68号潜艇艇长、后来一度成为英国人俘虏的邓尼茨(Karl Doenitz)被雷德尔(Erich Raeder)元帅任命为德军潜艇部队训练司令官,负责指挥整个德国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由于在“一战”的海战行动中有过与协约国护航舰队遭遇并差点丧命的亲身经历,邓尼茨一上任,就极力寻求一种能够战胜护航运输队的有效战术。他坚信:如果护航运输队采用的是对付潜艇单艇攻击的战术,那么,协同一致的潜艇“狼群”集群攻击战术,则是对付护航运输队十分有效的作战方法。因此,他在大力推进新潜艇建造计划实施的同时,还在严格地训练着德国年轻的新潜艇艇长们。在训练新潜艇艇长的过程中,他特意地让这些人演练多艇集团攻击的“狼群战术”,并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这一战术的方法技巧。

在实战中,“狼群战术”的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将所有潜艇成扇形展开,以求得尽可能高的敌舰发现率;其次,由最先发现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潜艇,用电台召集离它较近的其他潜艇,并通知德国海军指挥中心;最后,在“狼群”集结完毕时,指定一名富有经验的艇长担任“头狼”,让他负责指挥“狼群”中其他潜艇的具体作战行动。

在战术手段运用方面,潜艇“狼群”主要采用尾随跟踪、昼伏夜出、水面攻击、近距离射雷的行动方式,对整个盟国护航运输队进行长时间的穷追猛“咬”。

由于德军对潜艇的使用和对坦克的使用一样,实现了新战术与新技术兵器的有机结合,因而,德军的潜艇在“二战”的海战行动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巨大成果。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共击沉盟国船舶2500余艘,总吨位达1400万吨以上,平均每天有近万吨的战果。盟国损失船舶总数的三分之二,都是由德军的潜艇所造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邓尼茨被盟国舰艇和商船上的将军、水兵、船员,甚至平民百姓们视为“专设绞索、播种死亡”的恶魔,而德军的潜艇则成为了他们闻而生畏、望而丧胆的一群凶残的“恶狼”。

尽管“狼群”战术使德军的潜艇部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是这种战术并非无懈可击。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根本缺陷:

第一,必须在浩瀚的海洋上发现一支小小的护航运输队。如果盟国的护航运输队能够根据英国潜艇跟踪室提供的情报,谨慎地选择航路并不断地变换航线,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被德国的潜艇所发现。

第二,主要依赖跟踪潜艇与护航运输队之间保持着持续的接触。由于德国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有不间断的空中侦察,因此,护航运输队如果能将跟踪的潜艇击沉,或迫使它长时间地脱离接触,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摆脱“狼群”的攻击。

第三,作战企图难以保密。跟踪潜艇在跟踪护航运输队的过程中,几乎都是在不停顿地对外发送信号,盟军无线电侦听员只要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即使不能破译跟踪潜艇所发送的密码信号,但根据这些信号的类型和发报地点,也能够非常容易地联想到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更何况在潜艇“狼群”开始攻击之前,盟军还拥有用飞机来加强对护航运输队掩护的机会。

1943年上半年,同盟国的主要领导者们深深认识到,在未解除德国潜艇的威胁并从根本上赢得大西洋作战行动之前,进攻欧洲本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明确决定,在大西洋战场上,要把反德国潜艇的作战行动放在一切作战行动的优先地位上。

随即,这一新作战指导思想变成了盟军部队的实际行动:他们改进了雷达;增加了护航航空母舰;设立了反潜特混舰队;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战术。此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科学家们根据德国潜艇在集结阶段依赖于无线电信号的这一弱点,专门为水面舰艇研制出了一种小型高频定向探测仪。装备有这种仪器的护航舰艇,只要测出两个或数个方位后,便可准确地确定跟踪潜艇的具体位置。

在盟军部队新技术和新战术的双重打击下,德国的潜艇“狼群”很快就陷入了灭顶之灾之中。到“二战”结束时,德国海军投入作战的1162艘潜艇(不包括袖珍潜艇)中,已有727艘被盟军击毁;其参战的4万名潜艇水兵中,至少有28000人丧生、5000人被俘。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部队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面对着惨痛的失败,在战争初期曾狂妄地叫嚣过“单凭潜艇我就能打赢这场战争”[10]的恶魔邓尼茨慨叹道:“英美反潜战的胜利并非因为他们在战术上占有什么优势,而是因为他们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作战兵器和探测设备——上占有优势。”[11]

【注释】

[1]刘戟锋.武器与战争[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274.

[2]转引自刘戟锋.武器与战争[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277.

[3]古德里安.闪击英雄[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12~13.

[4]同上,13.

[5]转引自卢林.战术史纲要[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87.

[6]梅林津.坦克战[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4.

[7]转引自刘戟锋.武器与战争[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261.

[8]顾卫华,等.海空大战[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115.

[9]转引自A.普赖斯.空潜战[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0:31.

[10]转引自刘戟锋.武器与战争[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232.

[11]同上,2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