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执行力研究的缘起与内涵

执行力研究的缘起与内涵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执行力是指执行者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期目标的操作能力,把组织战略决策和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具体行为。对于一般个人来说,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于领导者来说,执行力就是领导力;对于团队来说,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和战斗力;对于政府来说,执行力就是行动力和公信力。组织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分别有不同的执行力要求。

公共政策的研究者通常将政策过程划分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等环节。政策执行尽管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引起西方公共政策学者的应有重视。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诸如“向贫穷开展”、建设“伟大社会”等社会公共政策。这些庞大的政府改革项目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非常振奋,但最终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巨大落差,这种反差开始引起人们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广泛讨论。由此,西方学者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并很快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其兴起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政策科学家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1973年推出的报告《执行——联邦的计划在奥克兰的落空》一书。他们的研究表明,奥克兰计划并未按照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那样被执行;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问题就在于执行方式尤其是采取“联合行动”的困难上。此后,西方学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充分采用各种方法和不同视角来探讨政策执行过程,提出了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交易理论、管理理论、系统理论、演进理论等,使政策执行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学界对政策执行的关注相对较晚。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公共政策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来执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收得了较好成效。但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策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集中于政策执行环节,或者越来越与政策执行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章篇名中最早出现“执行力”一词的时间是1995年,而频繁出现则主要集中于2004—2016年间。2006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

从领导学的视角看,要理解执行力,必先理解执行。组织行为学认为,执行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完成任务的行为。这是简单化的理解。二是团队达成目标的过程。行动过程比行为更复杂一些。三是组织决策、运营、操作的系统集成。这就把执行看作一个组织行为的集合。进而言之,执行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方式。同样的任务,由不同组织、不同个人来执行,但有好坏之分、水平高低之别,原因就在于领导力不同。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指出:“人们通常都喜欢从战术角度去考虑执行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战术是执行的核心,但执行不等于战术。执行是战略的基础,所以它必须成为战略的决定因素。”可见,执行还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执行是战略决策制定之后的行为,那么执行力就是衡量执行水平高低、执行者能力大小、执行效果好坏的一个概念。换句话说,执行力是指执行者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期目标的操作能力,把组织战略决策和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具体行为。对于一般个人来说,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于领导者来说,执行力就是领导力;对于团队来说,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和战斗力;对于政府来说,执行力就是行动力和公信力。组织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分别有不同的执行力要求。对于高层和决策层来说,执行力就是具有前瞻性并正确制定战略的能力,主要强调战略性和方向性;对于中层或管理层来说,执行力就是把战略和规划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能力,主要强调有效性和策略性;对于基层或执行层,执行力就是贯彻落实的能力,主要强调技术性和操作性。执行力的衡量标准,包含了完成任务的意愿强弱、技能高低、效果大小和程度深浅,此外还进一步表现在执行者执行的力度、速度和强度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