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通向生存的“养生途径”只占十分之三,通向死亡的“养生途径”也占十分之三。坚持下去,必定步入死地;幡然醒悟,彻底自新,自然起死回生。老子提出的“死地”是“必死之地”的概念,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个“危险之地”的概念。排雷工兵进入该“危险之地”,须避开埋有地雷的“死地”而行走于相对安全的路径。各行各业误入“死地”而不幸遇难的鲜活生命,换来了《安全操作规程》。

【简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犀虎,入军不被甲兵。犀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河上版第50章)

【译文】

远离“死地”(出)就能生存,遭遇“死地”(入)就会丧生。人们的“养生途径”决定人们的生死。通向生存的“养生途径”只占十分之三,通向死亡的“养生途径”也占十分之三。还有十分之三的“养生途径”徘徊在“生与死”两个方向之间。

为什么这样说呢?例如,过度营养与过度治疗等错误的“养生途径”,名为“养生之道”,实为“寻死之途”。坚持下去,必定步入死地;幡然醒悟,彻底自新,自然起死回生。

我(老子)听说古代善于养生者,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遭遇犀牛与猛虎,进入军队又不被刀枪所伤。犀牛坚硬的头角撞不到他,猛虎尖锐的前爪碰不着他,锋利的刀剑伤不着他。因为他没有进入“死地”,总是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鉴赏】

老子提出的“死地”是“必死之地”的概念,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个“危险之地”的概念。“危险之地”并非全是“死地”,其中也有相对安全的区域,所以,才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例如,某个密布地雷的区域,称作“危险之地”。“危险之地”就是存在“死地”的地域,但并非“必死之地”。排雷工兵进入该“危险之地”,须避开埋有地雷的“死地”而行走于相对安全的路径。若不幸踩上地雷(死地)就难免伤亡。

各行各业误入“死地”而不幸遇难的鲜活生命,换来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每一个字,都是遇难者的鲜血结晶。《安全规程》之类的保命知识,如同救生圈,保护我们的生命。人们若能坚守《安全规程》而远离“死地”,就能获得安全。

又如,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电工。电工们从事高危险性的工作而能圆满的完成任务,表明他们遵守《安全规程》,知道哪里是“死地”而远离了“死地”。

本节以“生生之厚”,即“过度养生与过度治疗而导致死亡”为例,提示人们若不知道“死地”在哪里,往往会误入“死地”而自取灭亡。因此,我们要认真吸取“过度治疗”之教训,学习“养生之道”的精华,细心地研究与生命相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