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作文是怎样评分的

高考作文是怎样评分的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规定,参加阅卷的教师,必须无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高考。高考作文评分规则严密,评卷细致。评卷组在业务组研讨阶段,会对随机抽取的一批样卷逐一评分,给出评分标准和理由,由此校准作文评分的标尺。可见,《年轻》是首动人的青春之歌,也是一番大彻大悟的经验之谈。当生理上年轻时,最好还是老成一点好;当生理上衰老时,还是应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年轻,生活才会不断地流光溢彩,生命才有得以延续的理由。

参加高考阅卷的教师,以省级示范高中一线骨干教师为主,另有部分大学教师(其中不少是教授、博导)。按规定,参加阅卷的教师,必须无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高考。

为确保作文阅卷质量,语文阅卷点会进行“样卷校标”。先由业务组组织专家评定“样卷”,并“定标打分”,然后向全体评阅作文的教师发放“样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打分,最后对专家定标分和阅卷教师分进行比较、总结、分析,让阅卷老师能够随时“校正标准”。

高考作文评分规则严密,评卷细致。评卷组在业务组研讨阶段,会对随机抽取的一批样卷逐一评分,给出评分标准和理由,由此校准作文评分的标尺。正式评卷实行二评制,并以三评和仲裁确保公正。研讨阶段,与会专家有时会为一篇作文给分的高低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会有个大多数人认同的结果。一旦通过,以后评卷都会按这个通过了的分数标尺,衡量同类作文。不仅如此,一篇满分作文,不是由某个评卷老师说了算的。阅卷老师在判卷时,如果发现某篇作文不错,可以给满分,就会直接向业务组专家推荐,由专家来确定该文是否应该给满分。

【题目】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信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请以“年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时光……”这段提示语,引自美国作家塞缪尔·乌尔曼的《年轻》。该文接下来写道:

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和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老人。

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收着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

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的心中,捕捉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死于年轻的八十岁。

可见,《年轻》是首动人的青春之歌,也是一番大彻大悟的经验之谈。以“年轻”为题作文,可把立意确定为:“年轻”不代表岁月,不欢迎庸俗,不需要悲观,决不能放弃理想;人要永葆青春,只有意志坚定,乐观向上,不断追求

本题若选写议论文,从“为什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角度展开思考,可确立的分论点有:①年轻是一种朝气,可以使我们充满对生命的热爱;②年轻是一种激情,有助于我们将热爱转化为生命中的精彩;③拥有年轻的心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活;④拥有年轻的心态,也就拥有了人生的幸福……再从“如何保持年轻的心态”角度进行发散,刚可提炼出“始终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和对他人的爱”“大胆尝试新方法和探索未知世界”等分论点。

【例文展示】

年 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公《龟虽寿》中的名句,我一直很喜欢读,有时读出一种开阔豪迈的胸襟,有时读出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乃至蔑视,有时又读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倔强,有时又读出一种青春永驻的乐观心态。

人,就该活得轰轰烈烈;英雄,更该永不言老,永不言败。曹操,这位大将军,在宛城丧子折将后痛定思痛;这位汉丞相,在败走华容时三笑周瑜、诸葛亮;这位魏王,在割须弃袍之后巧施反间计……连遭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抱负,即使身后骂名累累。不像刘备,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七百里连营烧回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也不似孙权,守着父兄的基业,夺了个荆州后便南面称帝。

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有志,人就永远年轻。[“有志不在年高”是说年轻人也可开创一番业绩,引在这里不够妥当。]武则天称帝后,尽管年逾古稀,据说又重新长出眉毛,花白的头发中又冒出了几缕青丝。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太平治世的渴求,竟然有如此神力。

我喜欢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激越,也很欣赏《康熙王朝》主题曲中“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豪情。人生在世,谁能不老,谁会不死,但只要有一腔热情就好。所以我深憾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荒谬,痛恨《红楼梦》中贾敬求神炼丹的颓废。同时,我也不认同年轻气盛,为了某个志向不顾一切地盲目地去拼命,所以我为那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短英雄感到不值,为那个“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少年帝王感到可惜。当生理上年轻时,最好还是老成一点好;当生理上衰老时,还是应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些作家。有的人一辈子跟笔杆子打交道,始终笔耕不辍,像鲁迅、巴金、巴尔扎克等,他们为人类留下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他们永远年轻。而有些人写了一两部轰动文坛的巨著后便“金盆洗手”,尽管可能是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他们毕竟丧失了创作潜力,心境也已老化了,未免让人惋惜,因为我们对更多更好的作品的期待就此落空了。

永远年轻,生活才会不断地流光溢彩,生命才有得以延续的理由。一旦人的心变老了,也就意味着“生命”即将告终,那是多么可悲的一幕啊!

四季如春——

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篇切合题意、感染力较强的优秀之作。作者紧紧扣住“永远年轻”这一论题,援引充足的论据,娴熟地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分析、说理,读来有理有据而又亲切自然。

另外,遣词造句上也有一定的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